对幼儿心理辅导活动有效开展的思考论文_李丹丹

对幼儿心理辅导活动有效开展的思考论文_李丹丹

内容摘要:

幼儿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首先应理解辅导理念是有效活动的基础,其次是要恰当预设明确清晰、集中突出、可操作性的辅导目标,接着要牢固掌握幼儿心理辅导的渗透性、认知教育与行为训练相结合、活动性等三大基本原则;最后是要精心设计辅导过程。明确心理辅导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团体活动,知道一个好的活动设计往往能促使幼儿活动兴趣激发,引发幼儿的情感及参与活动的交流、行为训练的积极性;掌握一般辅导活动分为暖身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转换环节——解决实际问题、行为练习环节——结束延伸环节。

关键词:幼儿;心理辅导;思考

幼儿心理辅导作为新兴课程,幼儿园在该方面仍处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没有相关的课程,缺乏开展辅导的借鉴教材,在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只有凭教师的感觉来寻找和创编,因此,幼儿心理辅导活动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学观点和策略,因而也就相对地缺少一些针对性,致使教学活动失效。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幼儿心理辅导活动有效开展的一些思考。  

(一)辅导理念是有效活动的基础

心理辅导活动的成败、是否促进幼儿的成长在于理念。辅导理念第一,辅导技巧第二,如果理念发生偏误,再丰富多彩的活动、再老到的辅导技巧、再炫目的多媒体课件,都让人感觉活动辅导后“疑惑”、“茫然”和“不解”。其根源就是老师只关注了活动的形式,忽略或甚至缺失了在活动中起到引领作用的辅导理念。因此,活动中的理念要注意二个层面的考虑:

其一,对辅导活动的主题有偏差,没有理解。心理辅导活动中往往会涉及到一些心理概念性的问题,老师自己对这些概念的含义模棱两可、有偏差,在面对幼儿的回答和交流中出现的感受、体会时,就会不知所错,前后矛盾,无法正确把握引导的方向,不能很好解决现场对幼儿的回应。比如:《善用鼓励》与《学会赞扬》中的鼓励和赞扬两个概念,是乎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交往技能,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区别出,赞扬是对具有优点、长处、成功等幼儿做出的一种积极的肯定评价,可以让受到赞扬的幼儿产生成功的愉悦和自尊的满足感,而鼓励则是恰恰与赞扬相反,它是被鼓励幼儿自身有较多的缺点、成功较少、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失去信心、老师对其所做出的一种鼓励性的评价和心理上的支持,使受鼓励的幼儿产生一种战胜挫折、困难的自信力和内在动力;所以,两者不加以细辨,在设计和实施辅导活动中就会把不准辅导的方向和主题。

其二、对不同年龄幼儿特征的把握。设计活动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突出不同年龄的不同辅导要求,使辅导内容的设计理念与年龄特征相符。如:幼小衔接是大班幼儿进入小学一年级生活中比较重要的转折点,对幼儿来说,从原来以游戏为主导性活动转到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学习活动,转型有较大的困难;而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成了大班孩子心理发展性的需要。未来新环境、同伴、学习方式、新知识等,让幼儿在幼小衔接期间有了一系列的情绪情感的、主动被动的、快乐痛苦的体验。

(二)恰当预设辅导的目标

(1)明确和清晰。不要使用容易产生模棱两可、歧义和争议的语言来表述;同时也不要使用太长、太复杂的语言来陈述。

(2)集中和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设计目标时,切记不要设计太多方面,不要想着面面俱到,考虑过多过细,而是要突出本节活动的重点辅导要达到的目标,否则就会出现“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现象,目标越具体,越便于操作,否则辅导活动失去了意义。

(3)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就是要体现在认知目标中,应该是“了解”、“获得”、“懂得”或“转变”什么;在能力目标上,要“养成”和“增强”什么,在情感目标上要“体验”、“感受”或“感悟”什么等等;此外,可操作性还要体现目标的适度性,要基于幼儿的年龄特征,设定适配的、鲜明的目标。

(三)牢固掌握幼儿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

 (1)渗透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训练的过程,老师应该在各种具体教育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之中,通过榜样作用,引起共情,从而陶冶幼儿人格。

(2)认知教育与行为训练相结合原则。健康的心理品质不单单指的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更是指认知与行为紧密联系的综合体,要培养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为表里一致的结构,则首先应在思想观念方面着手,开展认知教育,且要从外在行为方式实施行为训练,如此方可将两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3)活动性原则。幼儿心理发展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其心理健康教育与活动同样息息相关。尤其是通过假想游戏,可以了解到幼儿的真实想法,在他们的假想中,他们的情绪可以得到宣泄,从而更好地解决成长与自己能力低的矛盾,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四)精心设计辅导过程

 (1)暖身环节。活动开始,幼儿的情绪还比较低落、精神状态欠佳,为了让幼儿尽快融入活动,设计的重点是以游戏、肢体活动、音乐等形式,促进幼儿初步的互动,营造出一种轻松、温暖的氛围,消除同伴间防卫的心理,利于辅导活动的顺利开展。

(2)转换环节。通过具体形象的方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幼儿探索成长等过渡时期,提出幼儿关心的共性问题,从而了解幼儿意见和认知方式的差异、行为方式的冲突和碰撞等,一般会采用情景表演、游戏情景、多媒体课件、视频等重现生活场景,去引发幼儿的思考。

(3)解决实际问题、行为练习环节。这个环节是整节辅导活动具有实质性的环节,活动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正常情况下,经过5分钟左右的暖身和转换活动,幼儿之间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互动关系,现场中彼此信任、接纳、合作的气氛已经形成,因此,可以设计一些为达到辅导目标、满足幼儿需要和行为改变的有层次变化强度的互动游戏活动,以集体讨论、创意思考、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进行。

(4)结束延伸环节。是心理辅导活动过程的最后环节,对辅导活动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心理辅导有效,幼儿就愿意将在活动中学到、体验到、感受到的东西就会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时代赋予我们幼儿教育的重大任务,而要想促进幼儿的发展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最重要的就是全面系统、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 [M]宁波出版社 2007.7

[2] 李善英.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6月,第27卷第2期

[3] 刘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科学出版社 2008.10

[4] 刘维良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李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对幼儿心理辅导活动有效开展的思考论文_李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