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_全民公决论文

论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_全民公决论文

论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论文,论查韦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查韦斯就任委内瑞拉总统以来,这个南美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查韦斯提出的“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口号有关。

一 “21世纪社会主义”出台的背景及其含义

20世纪中叶委内瑞拉实现民主化后,其政治舞台基本上由民主行动党和基督教社会党把持。尤其在基督教社会党赢得1968年12月的大选后,委内瑞拉进入了一个由两党轮流执政的时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甚至被视为南美洲国家中的“民主的榜样”。①例如,美国宾州大学教授约翰·马茨认为,1958年推翻希门尼斯的独裁统治后,委内瑞拉奉行的以政党为基础的政治制度一直是拉美最有活力和最具竞争力的制度。②这种两党轮流执政的局面固然使委内瑞拉的民主化得以在一个体制化的框架内延续,但“两党政治”限制了民众和其他政治力量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空间,也使两党在腐败等问题上相互包庇。

面对委内瑞拉政治体制中的种种弊端和腐败现象,查韦斯于1992年2月4日发动了一场政变。政变部队控制了盛产石油的苏利亚州,但最终惨遭失败,查韦斯被关进监狱,两年后才获释。出狱后,查韦斯不辞辛劳地走访贫困地区,在低收入阶层中宣传自己的“闹革命”的思想。在他的努力下,“玻利瓦尔革命运动”终于发展成一个政党。而委内瑞拉的有关法律不准以民族英雄玻利瓦尔的名字命名政党,因此,“玻利瓦尔革命运动”于1997年7月被改名为“第五共和国运动”。

“第五共和国运动”提出了消除腐败和倡导社会公正等口号。在1998年11月的地方选举中,它一跃成为全国第二大党。在1998年12月6日的总统大选中,查韦斯作为“第五共和国运动”和其他一些政党组成的竞选联盟“爱国中心”推举的候选人,以56.5%的得票率当选总统。上台后,他立即在原来的国名委内瑞拉共和国中加上了“玻利瓦尔”,即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2002年4月,查韦斯的反对派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但在48小时后,查韦斯却奇迹般地重新回到了总统府。这场惊心动魄的未遂政变既没有削弱查韦斯总统反美的勇气,也没有降低其消除社会不公和改善穷人生活状况的决心。相反,未遂政变使查韦斯认识到,为了更快地推动委内瑞拉的社会发展进程,更有力地反击美国的霸权主义,他必须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以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力量,夯实群众基础。因此,从2002年下半年起,查韦斯开始在许多场合表示,他将领导委内瑞拉人民进行一场深刻的“玻利瓦尔革命”。

2005年1月30日,查韦斯参加了在巴西南部城市阿雷格里港举行的“世界社会论坛”。他在发表演讲时说:“我越来越坚信,我们需要越来越少的资本主义,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我毫不怀疑超越资本主义的必要性,但我必须补充一点,即资本主义不会从内部超越自己,资本主义需要通过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超越,超越资本主义强权的道路在于真正的社会主义、平等和正义。”③这是查韦斯第一次较为明确地表明他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爱憎分明的立场。在这次演讲中,查韦斯还严厉地抨击了美国,他说:“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残酷地压迫我们:搞经济破坏,在媒体上进行恶意中伤,制造社会动荡;从事恐怖主义,安放炸弹,煽动暴力,造成流血和死亡;策划军事政变,操纵各机构制造国际压力,等等。美国企图通过美洲国家组织将委内瑞拉变为一个附属国;企图扶植一个只知道每天发布新闻的殖民总督;企图建立一个凌驾于我们的法律、制度和宪政之上的跨国政权。所有这些,都被我们抵制了。”

同年5月1日,查韦斯领导的“第五共和国运动”在首都加拉加斯组织了一次规模庞大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集会。在这次集会上查韦斯说:“要在资本主义的范围内达到我们的目标是不可能的,要找到一条中间道路也是不可能的。我现在请求全体委内瑞拉人民在新世纪走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为21世纪建立新的社会主义。”这是查韦斯总统首次公开使用“21世纪社会主义”的提法。

在2006年12月3日举行的总统大选中,查韦斯以63%的得票率蝉联总统。12月15日,在为庆祝大选胜利而举行的一次大规模群众集会上,查韦斯说,在目前新的形势下,委内瑞拉需要一个能为革命和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工具。他宣布,支持“21世纪社会主义”的所有政党将被合并成一个新的政党,名为“社会主义统一党”。这一新的政党将领导委内瑞拉人民开展“玻利瓦尔革命”,进行“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

2007年1月10日,查韦斯在全国最高立法机构全国代表大会宣誓就职。在就职演说中,查韦斯说,从他1999年当政至2006年,是“玻利瓦尔革命”的一个“过渡”阶段。如今这一阶段已顺利完成,因此,委内瑞拉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新阶段的名称是“2007~2021年全国西蒙·玻利瓦尔计划”。这一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在委内瑞拉建立“玻利瓦尔社会主义”。他之所以选定2021年,是因为那是委内瑞拉独立200周年华诞。查韦斯说,“2007~2021年全国西蒙·玻利瓦尔计划”的核心内容是5台“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实际上就是查韦斯将要采取的以下5项措施:第一,使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委任立法权法案》。根据这一法律,查韦斯总统可以发布实施国有化的总统行政命令。第二,修改宪法,取消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取消总统任职届数的限制。第三,开展全民教育,彻底消除文盲现象。第四,改革国家的政治机构。第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由200~400个家庭组成的合作社,并授予其一定的权力,以便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国家的政治民主进程。

二 如何实施“21世纪社会主义”

为了实施“21世纪社会主义”,查韦斯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在理论上和组织上创造条件。为了寻找“21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查韦斯经常看马列的书,对毛泽东著作尤为喜爱。他甚至能背诵若干段毛主席语录。2007年4月,查韦斯总统下令,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军队、学校、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中的雇员,都要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且每周的学习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委内瑞拉劳动部部长何塞·拉蒙·里韦罗说,学马列是“强制性的”。他还透露,查韦斯将使用全国代表大会赋予总统的特殊权力,颁布一项学习马列的行政命令。

为了确保“21世纪社会主义”拥有强有力的“政治基础”,查韦斯提出了建立委内瑞拉社会主义统一党的设想。他认为,这个政党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作斗争,发挥“21世纪社会主义”“领导者”的作用。2007年4月29日,委内瑞拉社会主义统一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党员登记,预计登记的党员人数将达到300万。

为了动员民众参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建设,查韦斯政府加大了建立合作社的力度。查韦斯认为,合作社是一种有利于提高生产力的生产组织,也是动员劳动者参与国家政治民主生活的有效方式。2001年,委内瑞拉颁布了《合作社法》。在政府的扶持下,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约有18万个合作社,④其中80%的合作社分布于服务业,其余的合作社分布于生产领域。合作社的规模不等,多则数百人,少则5人。在合作社内,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都是平等的。

第二,奉行“强人政治”战略。低收入阶层是查韦斯政府的政治基础,而资产阶级和上层社会的“精英”则构成了现政府的反对派。对于反对派的攻击,查书斯以“强人政治”手段予以回击。委内瑞拉是一个联邦制国家,1999年2月查韦斯上台后,在政治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最重大的一个举措是修改宪法。

1999年12月25日举行的全民公决通过了委内瑞拉独立以来的第27部宪法。新宪法强化了行政机关和总统的权力。此外,新宪法还将参议院和众议院合二为一,组成新的立法机构,取名为全国代表大会。⑤全国代表大会由167名委员组成,任期5年。除为土著人预留少数几个席位外,其他席位均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2007年1月31日,委内瑞拉全国代表大会举行特别会议。这一会议的会场不是会议室,而是首都加拉加斯市中心的玻利瓦尔广场。由于会议是在露天广场举行的,任何人均可观看会议的进展情况或旁听会议代表的发言。与会的人多数代表在发言中认为,为了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必须授予查韦斯总统以特殊权力。他们指出,委内瑞拉人民希望查韦斯总统获得这样一种权力。这一权力既能推动委内瑞拉的民主化,又能抵御反对派的进攻。会议通过了授予查韦斯总统为期18个月的“委任立法权”的法案。根据这一法案,查韦斯总统有权在此后18个月内,在能源、金融、财政、政府机构、国家安全、国防等11个领域颁布与国家的法律同等效力的行政命令。

全国代表大会第二副主席埃尔南德斯在当天举行的会议上说,“委任立法权”能使查韦斯总统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委内瑞拉的问题。罗德里格斯副总统回击了国内反对派和一些外国势力指责查韦斯“搞独裁”的说法。他认为,“委任立法权”的通过有助于查韦斯政府“播种民主,播种和平和社会主义”。而反对派则认为,“委任立法权”可使查韦斯的每句话成为委内瑞拉的法律,因此,“委任立法权”巩固了查韦斯的“独裁”地位,是“民主的倒退”。一些国际媒体也认为,“委任立法权”将使查韦斯总统以更有力的强权手段、以更加肆无忌惮的方式推动其改革。

委内瑞拉是奉行三权分立的国家。但1999年颁布的新宪法进一步强化了行政权,使总统的权力完全凌驾于立法权和司法权之上。

2003年,查韦斯废除了第一行政法庭,该法庭主要受理公民起诉政府的案件。查韦斯认为,该法庭对一些案件的判决明显偏袒反对派。2004年通过的《最高法庭法》将最高法官的人数从20位扩大到32位,且法官的任命只需得到全国代表大会的简单多数票即可(此前为2/3)。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最高法庭法》的颁布意味着查韦斯力图用行政权来影响最高法院的判决,因此,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委内瑞拉的三权分立已名不副实。

第三,控制舆论工具。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反击反对派的恶意宣传,查韦斯总统经常在媒体上“露面”。他不仅对记者的采访有求必应,而且还开设了一个名为“总统你好”的电视节目,每周播出一次。

2007年5月28日零点,一家有50多年历史的私人电视台因其营业执照未获政府续签而被关闭。政府不予续签的原因是,这家电视台在2002年4月的政变中“散布谣言”“鼓动民众上街抗议查韦斯政府”。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认为,查韦斯政府的措施是压制言论自由。对此指责,查韦斯政府认为,对于进行蛊惑人心的舆论宣传的媒体,政府将给以毫不留情的打击。

第四,强化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查韦斯认为,在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国家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查韦斯不仅在政治领域不断强化总统的权力,而且在经济领域通过实施国有化和土改来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早在20世纪初委内瑞拉就开始开采石油。然而,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长期受外资控制。1976年,委内瑞拉政府对石油工业实施国有化,但由于国有化后管理和技术水平无法满足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石油产量无法大幅度提高。1993年,政府不得不对石油工业实施开放政策,欢迎外国投资者进行勘探和冶炼。查韦斯上台后,发誓要降低外国公司在委内瑞拉石油工业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使委内瑞拉人民获得石油价格上升带来的好处”。为此,查韦斯政府提高了委内瑞拉政府与外国公司在石油收入上的分成比例,并要求外国公司将一部分股权转让给委内瑞拉国营石油公司。2007年2月27日,查韦斯总统宣布,他已签署新的总统行政令,决定自5月1日起,对委内瑞拉国土上最后一个被外国公司控制的石油生产基地实施国有化,这一生产基地位于奥里诺科地区,以盛产重油闻名于世。根据总统的行政令,在5月1日正式实施国有化以前外国公司可以与委内瑞拉政府就国有化的条件举行谈判。2007年5月1日,查韦斯总统宣布,委内瑞拉已完成石油工业的国有化进程。但必须指出,委内瑞拉的国有化不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他拉美国家实施的国有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美国家用极低的补偿金将外国公司收归国有。而今天查韦斯实施的国有化仅仅是提高分成比例和减少外国公司的股权。尽管如此,查韦斯的国有化仍对外资产生重大影响,引起了许多外国投资者的担忧。

查韦斯表示,能被国有化的,都要被国有化。因此,除石油工业以外,查韦斯政府还在电讯业、金融业等领域实施了一些国有化措施,从而大大提高了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五,大力实施扶贫计划。查韦斯上台后,实施了以消除贫困和加快社会发展为目标的“玻利瓦尔计划”。此外,他还制定了多个辅助性扶贫计划,其中包括开设面向穷人的特价商店,向失业者提供各种就业机会,在穷人集中的地区建造免费学校,等等。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委内瑞拉还与古巴合作,共同实施“石油换医生和教师的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委内瑞拉向古巴提供廉价石油,古巴向委内瑞拉的贫困地区派遣医生和教师。这一互惠计划既解决了古巴的能源短缺问题,也推动了委内瑞拉的社会发展。

自1999年查韦斯当政以来,委内瑞拉的贫困率(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与作为一个整体的拉美相比,委内瑞拉贫困率的下降幅度更大,如在1999年,委内瑞拉的贫困率比拉美平均水平高出5.5个百分点,但在2005年,委内瑞拉的贫困率则比拉美低2.8个百分点。这一对比充分说明,委内瑞拉在降低贫困率方面的业绩优于其他一些拉美国家。⑥

第六,开展土地改革。委内瑞拉拥有较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但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仅为4%,⑦农业劳动力在全国劳动力总数中的比重仅为10%。由于农业得不到发展,委内瑞拉70%的食品需求靠进口。进口的农产品主要包括饲料、菜油、小麦、土豆、食糖和奶制品。

查韦斯认为,不合理的土地所有制是委内瑞拉农业长期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还说,中国之所以用有限的土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就是因为中国政府很好地解决了土地问题。

如同其他拉美国家一样,长期以来委内瑞拉的土地所有制始终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大地主拥有万顷良田,而许多农民却无立锥之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1年11月,委内瑞拉颁布了《土地法》,力图通过土改来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根据这一法律,土地所有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如实申报土地数量,长期闲置的土地将被政府收购后分配给无地农民。据报道,迄今为止,已有数千户无地农户分得了土地。然而,这一并不彻底的土改能否推动农业的发展,尚不得而知。

第七,努力提升自己的国际知名度。查韦斯当政以来,委内瑞拉的国际知名度不断上升。这既与查韦斯在国内推行的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有关,也与他在国际舞台上的言行密不可分。例如,他不顾美国的禁令,到巴格达会见当时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他称古巴领袖卡斯特罗为“慈父”,以很低的价格向古巴出口石油,同时把大量古巴医生和教师送到委内瑞拉的贫困地区,为那里的贫困大众服务。他对古巴的同情如此之强烈,与卡斯特罗的关系如此之密切,以至于一些国际媒体称查韦斯为古巴的“大救星”。他与足球明星马拉多纳肩并肩地在2005年11月举行的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的会场外高呼“埋葬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口号。他敢于在联合国讲坛上骂布什总统为“魔鬼”,在其他一些场合称美国国务卿赖斯为“胡说八道的小妹妹”。他说美国有意入侵委内瑞拉,因此,他号召委内瑞拉民兵用当年印第安人对付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的毒箭来回击“美国佬”。

2007年4月30日晚,查韦斯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集会上的讲话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他说:“我们将不必再去华盛顿,也不必再去IMF或世界银行,我们要退出这些组织。”

为了构建“反美轴心”,查韦斯以石油美元为“后盾”,对古巴、玻利维亚、尼加拉瓜等国提供大量援助。设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一个经济研究中心称,自1999年查韦斯上台至2006年,委内瑞拉共提供了25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平均每年达36亿美元。⑧美国的一些媒体认为,查韦斯上台以来提供给拉美国家的援助大大超出同期美国给予拉美的援助。无怪乎查韦斯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大有超过布什总统之势。

2001年12月,加勒比国家联盟第三届首脑会议在委内瑞拉的玛格丽塔岛(Isla Margarita)举行。⑨在这次会议上,查韦斯提出了建立“玻利瓦尔替代计划”的设想,以替代美国倡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2004年12月14日,委内瑞拉与古巴在哈瓦那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玻利瓦尔替代计划”正式启动。玻利维亚和尼加拉瓜分别于2006年4月和2007年1月加入该计划。根据委内瑞拉与古巴发表的联合声明,委内瑞拉将向参与该计划的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以推动成员国之间的合作。

2005年6月,“77国集团+中国”第二届南方首脑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在这次会议上,查韦斯提出了组建南方银行的倡议。他说,长期以来,拉美国家因过度依赖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而遭遇金融危机。因此,南方银行的建立能使南美洲国家实现“金融独立”,摆脱IMF和世界银行的束缚。查韦斯还表示,南方银行的资金总额将高达70亿美元,其中14亿美元将来自委内瑞拉。2007年12月9日,南方银行成立,有7个成员国(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厄瓜多尔、乌拉圭和委内瑞拉)。南方银行总部设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玻利维亚行政首都拉巴斯设分部。最高决策机构是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各国财政部长或经济部长担任。

第八,对美国保持“政冷经热”的关系。查韦斯当政以前,委内瑞拉与美国的关系较密切。查韦斯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反美政策,使美国将他视为“卡斯特罗第二”。

2002年4月,查韦斯的反对派发动了一场未遂政变,查韦斯被赶出总统府48小时。有证据表明,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这场政变中为反对派出谋划策,这无疑增添了查韦斯对美国的仇恨。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委内瑞拉和美国在许多场合“唇枪舌剑”,但在经济上,两国却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一方面,美国离不开委内瑞拉的石油,美国油轮仅需一周时间就可把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的石油运到美国本土,而从中东海湾地区运输石油则需一个多月的时间。另一方面,对委内瑞拉出产的重油而言,美国的冶炼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第九,清算“全民公决”中的反对派。2002年12月2日,反对派发动了长达2个月的大罢工。这一以石油部门为主的大罢工使委内瑞拉经济蒙受巨大损失。

查韦斯不仅没有屈服,反而开除了参与罢工的石油工人,罢免了支持罢工的国有石油公司的多名高层管理人员。

大罢工结束后,反对派将推翻查韦斯政府的希望寄托于全民公决。根据委内瑞拉的宪法,在总统和其他公职人员的任期过半后,委内瑞拉公民可通过全民公决来决定其是否可以继续执政,但同意举行全民公决的人数必须超过全国选民总数的20%。200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反对派大张旗鼓地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支持全民公决的签名。2004年6月3日,全国选举委员会宣布,反对派征集到254万个有效签名,超过了宪法规定的20%(即243.6万个有效签名)的标准。6月8日,全国选举委员会宣布,8月15日举行全民公决,以决定查韦斯能否继续执政。8月16日,全国选举委员会宣布,查韦斯总统在15日举行的全民公决中胜出。这意味着反对派试图将查韦斯赶下台的企图再告失败。

全民公决后,查韦斯采取了“秋后算账”的措施。凡是签名要求举行全民公决的人,都被列入政府有关部门设立的一个“黑名单”,这个“黑名单”中的任何人不得应聘政府部门的工作岗位。毫无疑问,查韦斯的这一措施引起了许多人的强烈反对。

三 “21世纪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

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口头禅”是“不要社会主义毋宁死”!自从查韦斯提出“21世纪社会主义”以来,他也经常在各种场合高呼“不要社会主义毋宁死”!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如以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作为衡量标准,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相差甚远。此外,这些口号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查韦斯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也未能给出详尽而具体的诠释。此外,他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第一,政治上的反对派与大资产阶级利益集团沆瀣一气,对委内瑞拉的政治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国际媒体认为,2006年查韦斯在总统大选中取胜的根本原因是委内瑞拉的反对派犹如一盘散沙,难以对查韦斯构成有力的挑战。如果反对派在美国的帮助下整合自身力量,查韦斯将面临更大的阻力。

第二,许多委内瑞拉人对“21世纪社会主义”的含义不理解,甚至不支持。许多低收入者拥护查韦斯,因此,在2006年的大选中,查韦斯的得票率超过了60%。但是,其他社会阶层对查韦斯的内政外交颇有微词。换言之,在2006年大选中投反对票的人是不支持查韦斯的。很难设想,在一个社会分化十分严重的国家,即在1/3的国民不理解国家领导人的政治主张的国家中,查韦斯能成功地推行“21世纪社会主义”。

第三,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马列主义政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表明,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一个坚强的马列主义政党来领导。查韦斯总统也深刻地认识到,为了与得到美国支持的反对派作殊死的斗争,必须通过建立一个政党来团结各种政治力量。但是,一方面,委内瑞拉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查韦斯希望建立的社会主义统一党能否发展成一个马列主义政党,还是一个未知数。

第四,“21世纪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牢固。查韦斯在国内实施的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在国际上提供的慷慨援助,都是以源源不断的石油出口收入为基础的。一旦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下跌,委内瑞拉的出口收入将减少,查韦斯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扶贫政策)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届时,他在选民中的支持率会大幅度下跌。此外,委内瑞拉的贫困问题依然很严重,收入分配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而外债却从1999年的370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431亿美元。

第五,美国继续对查韦斯采取敌视政策。众所周知,由于美国的反对,2006年委内瑞拉试图成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努力未能奏效。美国将查韦斯视为其“眼中钉、肉中刺”,因此,美国决不会允许其“后院”中再出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21世纪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查韦斯本人也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2005年10月2日的“总统你好”的电视节目中,查韦斯说,“21世纪社会主义”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计划”。他还说:“我有许多马克思主义朋友,但‘21世纪社会主义’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计划。”在其他场合,查韦斯也表示过同样的意思。例如,2004年8月18日,他在接受美国CNN电视台采访时说:“我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如果我是的话,那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如果委内瑞拉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计划的话,那么我从我踏入政坛后的第一天就会这样说。我认为我亲近社会主义者和进步思想,但我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⑩

注释:

①Kathryn B.Sanderson,"Venezuela:The Party System from 1963to 2000".http://www.janda.org/ICPP/ICPP2000/Countries/3-SouthAmerica/39-Venezuela/Venezuela63-00.htm

②Jan Knippers Black(ed.),Latin America:Its Problems and Its Promise,Westview Press,1991,p.427.

③"Venezuela's Chavez Closes World Social Forum with Call to Transcend Capitalism",January 31,2005.http://www.venezuelanalysis.com/news.php?newsno=1486

④据英国《金融时报》2007年11月20日报道,18万个合作社这一数字是委内瑞拉政府公布的官方数字。http://www.ft.com/cm s/s/0/e9e91e4a-96db-11dc-b2da-0000779fd2ac.htm Pnclick_check=1

⑤宪法改革的其他重大举措是:国名由委内瑞拉共和国改为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由5年延长至6年,可连任一届。

⑥ECLAC,Sotial Panorama of Latin America,2006.

⑦在哥伦比亚、阿根廷和巴西,农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3%、10%和9%。EIU,Country Profile:Venezuela,2007,p.34.

⑧转引自Juan Forero,"Chávez,Seeking Foreign Allies,Spends Billions",The New York Time,April 4,2006.

⑨1994年7月24日,加勒比地区25个国家和12个未独立地区的总统、政府首脑或外长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签署了《加勒比国家联盟成立公约》,加勒比国家联盟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

⑩转引自Mary Pili Hernandez,"Just what is 21st-Century Socialism?".http://www.venezuelanalysis.com/articles.php?artno=1940

标签:;  ;  ;  ;  ;  ;  ;  ;  ;  ;  ;  ;  

论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_全民公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