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易丹

长沙市第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对照研究,根据是否采取个性化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肢体语言干预、并发症观察和护理、输液护理、口腔及呼吸道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总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促进症状的缓解、缩短治疗总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协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个性化护理;常规护理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作为儿科最常见的非典型肺炎之一,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导致机体代谢系统、微循环系统等功能障碍,增大治疗难度[1]。在临床上,由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高级神经中枢往往尚未完善,在疾病诊治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恐惧及哭闹等应激反应;此外,患儿对诊断检查、治疗措施的认知程度差,生理、心理适应能力低,语言沟通水平不高,均不利于提高遵医行为总依从率。对此,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急需护理的人群,而常规护理难以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而本研究旨在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治疗的9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对照研究,根据是否采取个性化护理进行分组;观察组47例,其中男患24例,女患23例;年龄范围2.8~9.7岁、平均年龄(6.2±1.7)岁;病情轻重程度:轻度15例,中度13例,重度19例;对照组47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2.9~9.5岁、平均年龄(6.3±1.9)岁;病情轻重程度:轻度14例,中度16例,重度17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专科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给予抗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必要时,采取供氧治疗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综合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根据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疾病史及家庭状况,为患儿提供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注重消除患儿的负性情绪,积极疏导,鼓励患儿接受治疗护理,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肢体语言干预,护理人员通过柔和的眼神、面带微笑、轻声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对于精神意识状态较差的患者,可抚摸患儿的额头;在患儿咳嗽、咳痰等不适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对患儿的手指、手背进行抚触,在抚触护理结束后,采用温热毛巾捂住患者的手掌,左右手交替进行抚触护理;并发症观察和护理,评估患儿发生坠床、压疮、化学药物渗漏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临床护理中,加强观察;鼓励患儿主动反馈各种并发症,及时处理异常反应;如定期翻身擦拭,保持皮肤及衣物清洁,对烦燥者进行保护性约束,适当使用镇静剂及床旁严密监护;输液护理,准确进行静脉穿刺,尽量选择留置针穿刺,在输液期间,加强巡视;评估患儿的呼吸功能,定期更换呼吸机的管路,加强清洁,根据呼吸功能恢复程度,尽早撤掉呼吸机;口腔及呼吸道护理,及时清理口腔异物及分泌物,必要时,采取清洁剂清洁口腔;在吸痰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操作吸痰管的动作应轻柔,根据痰液的形态、颜色及量,调节吸痰强度。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综合评价患儿的临床疗效;疗效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临床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治疗例数×100%[2]。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3讨论

在临床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病情变化快,往往需要侵入性诊治操作,营养状态不佳,作为发生各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既往研究指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诊治过程中,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护理,注重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观察及评估,根据预知的护理风险,采取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3]。由本研究可知,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8.72%;提示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协同提高临床疗效。在个体化护理中,旨在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评估患儿的并发症风险,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董梅花[4]等研究认为,个性化护理注重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心理护理、肢体语言干预,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消除患儿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此外,在个性化护理中,通过并发症观察和护理,必要时采取保护性约束、镇静剂及床旁严密监护,有利于减小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加强输液护理、口腔及呼吸道护理,可减轻患儿因输液刺激而带来的痛苦,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和二重感染发生,促进病情的转归[5]。由本研究表1可知,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进一步提示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这一观点。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促进症状的缓解、缩短治疗总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协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屠丽萍.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7):2059-2060.

[2]陈英,王玲玲,韦翊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07(17):4366-4367.

[3]许超群.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10):87-88.

[4]董梅花.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2(7):76-77.

[5]付洪杰,李尊昌,高俊芳等.个体化干预措施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07(15):3854-3855.

论文作者:易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易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