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农村小学教学管理论文_文国范

浅谈基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农村小学教学管理论文_文国范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永和镇堡巷小学 文国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公平正义理念被人民大众越来越关注,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正义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焦点。当前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这项措施实施以后城乡教育资源朝着一体化的配置方向快速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软、硬件资源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农村小学教育阶段根深蒂固,再加上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相对偏低,农村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所以,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要加强小学教学管理,从而提升小学教学质量和水平,最终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小学;教学管理

当前,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农村义务阶段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虽然国家在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农村小学阶段的教育质量和水平都与城镇小学有着较大的差距。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农村小学阶段的教学管理比较落后,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模式成为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羁绊。本文依据当前小学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的需求提出了几点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均衡发展的策略,以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贡献力量。

一、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农村小学和城镇小学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小学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农村小学发展中存在以下的几点问题:

(一)办学条件相对落后

当前城镇小学在硬件设施上都普遍的高于农村小学,虽然国家加强了农村小学硬件设施的建设,但是依然与城镇小学有一定的差距。当前,一些农村小学仅仅是建设了一栋教学楼,但是电教室、仪器室、实验室、体育馆、体育场和图书馆等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依然没有能够得到落实。例如:农村小学在使用粉笔、黑板教学的时候,城镇小学早已普及了多媒体教学。

(二)师资力量不足

城市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生活,所以大量的师范类毕业生毕业后都选择了去城镇小学教学。农村小学教师出现了师资队伍不稳定的现象,并且师资力量也严重的不足,有很多农村小学教师要身兼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例如:有很多农村小学的体育老师,他们还要担负着数学或语文课程的教学。这种情形就会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偏大,并且一人教多门课程也会使得教师力不从心,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管理模式落后

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与城镇小学有较大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很多农村小学没有固定的管理模式,一直在探索中前行。对于那些城镇小学的先进管理模式拿来农村小学使用,但是却并不符合农村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在教师激励这方面,教师教学压力比较大,但是又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这就使得教学质量、效率非常的低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均衡发展的策略

(一)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制度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的分配原则主要是实行划片入学的原则,但是依然有很多人认为“划片入学”成为了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划片入学本身的弊端,而是“划片入学”政策落实不彻底、不到位。很多人不在城镇里居住,但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拥有较好的教育而托关系进入城镇小学学习。这样不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制度,就会使得农村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少,并且农村小学中优秀的学生流失也会非常的严重。当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家长们就会发现农村小学的整体成绩和城镇小学拥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农村学生家长把孩子送达城镇小学学习,这样成为了一个恶性的循环。所以,教育相关部门一定要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制度,避免“划片入学”制度演变为“肥缺”,必须让招生自主权在“阳光”下运行,以此来保障“划片入学”的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教育部门要明确就近入学的划片标准需,并制定相关的监督制度和惩罚制度,将划片入学做到公开透明。

(二)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为了提升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小学要积极的进行人事制度的改革。一方面,要更新人事管理理念。农村小学要摒弃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真正的保障农村小学教师的权益,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农村小学要逐渐健全农村小学人事管理制度。制定健全、完善的招聘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激励制度等配套制度,形成一个严密的人事制度体系。例如:农村小学要严格培训制度,对小学教师要进行专业、能力和文化等方面的培训,保障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不断的进步。

(三)促进交流 资源共享

农村小学地处偏远地区,其交通不便导致了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不畅通。这就需要农村小学主管部门要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这个交流机制既要包括教师之间的交流也要包括学校之间的交流。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经验的共享,使得一些较好的教学经验、方法都能够普及应用。学校之间的交流也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农村小学和城镇小学之间的交流能够促进教育均衡。例如:实行教师轮岗制,制定教师轮岗制度,鼓励、要求城镇小学教师到偏远农村小学任教,并给农村小学带去先进的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结束语:

我国农业人口依然占据我国人口总量的多数,保障多数人良好教育的农村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障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权益,必须要严格的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着重提升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城乡小学教学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尚亚丽.“互联网+”时代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与路径分析[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 36(10):124-126.

[2] 池莹慧.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的关系[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22):53-53.

论文作者:文国范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浅谈基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农村小学教学管理论文_文国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