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对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论文_许厉华

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对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论文_许厉华

许厉华 浙江省东阳市白云街道办事处 322100

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健康护理运用于初产妇心理健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6月于东阳市白云街道办事处咨询的初产妇68例作为研究对象,34例给予常规心理健康指导,设为对照组;34例采取心理健康教育,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以及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产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对比差异均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孕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其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保障其心理健康,使分娩顺利进行,并改善手术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健康护理;心理健康护理;临床效果

分娩手术应激极易导致产妇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引发产科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妇与胎儿生命安全[1]。因此,必须加强对初产妇产妇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心理,提高其心理素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为深入探讨孕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对前来东阳市白云街道办事处咨询的68例初产妇分别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至东阳市白云街道办事处咨询的初产妇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4例,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6.9±3.6)岁,孕周19~36周,平均孕周(21.6±2.1)周;观察组34例,年龄24~34岁,平均年龄(27.8±3.3)岁,孕周17~35周,平均孕周(25.7±2.5)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两组产妇均为初产妇;无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患者;无精神性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健康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组:工作人员应以热情、温和的态度接待产妇极其家属,积极与产妇及家属进行沟通,取得信任感,了解产妇心理状态,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心理疏导。耐心为其讲解相关分娩知识及注意事项,解答产妇与家属的疑惑,告知其分娩的安全性,帮助其消除恐惧、抑郁等心理。主动鼓励、支持产妇,帮助其建立信心。

1.3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对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对比。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对比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心理健康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

干预前,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40.87±9.64)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43.69±8.37)分;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41.76±8.91)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45.45±6.33)分,两组产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12.51±10.30)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10.08±7.21)分;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30.07±1.06)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21.87±10.04)分,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产妇对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满意度

观察组中,非常满意25例(73.5%),基本满意8例(23.5%),不满意1例(2.9%);对照组非常满意12例(35.3%),基本满意15例(44.1%),不满意7例(20.6%),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工作人员对所有产妇进行街道随访,随访时间为8W,随访过程中,对产妇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3讨论

初产妇因缺乏分娩知识与分娩经验,孕期中极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焦虑、抑郁等心理容易使产妇出现消极情绪,刺激大脑皮层,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影响宫缩状况,导致产程迁延,分娩无法顺利进行[2]。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极易引发血管痉挛、产后出血等症状,危及产妇生命,影响胎儿身体健康[3]。本次研究对街道办事处68例初产妇分别进行常规心理健康指导和孕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结果如下:干预前,两组产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护理前两组产妇焦虑、抑郁情况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说明对初产妇进行孕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消除产妇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态。观察组对心理健康干预的满意度为97.0%,对照组满意度为79.4%,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说明给予初产妇孕期心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其对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工作质量。孕期心理健康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方面,工作人员可结合产妇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干预,帮助产妇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孕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消除产妇不良心理,增强其对分娩的信心,维持产妇正常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分娩结局[4]。

综上所述,对初产妇进行孕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消除产妇负面情绪,提高产妇对心理健康干预的满意度,推动分娩进程,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文丽,邓晓娟,赵国玺,等.母婴分离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7):3231-3233.

[2]石晓丽.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6-47.

[3]吴文青.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健康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9):1392-1393.

[4]郭琼,刘清秀,李琴,等.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对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5):1873-1875.

论文作者:许厉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  ;  ;  ;  ;  ;  ;  ;  

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对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论文_许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