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发展_行政监察论文

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发展_行政监察论文

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新发展论文,纪检监察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二十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战线同全国其它战线一样,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了新的发展。

首先,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纪检监察工作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三大根据小平同志的思想,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们党坚持这条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确定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政策。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实现党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给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纪检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恢复、成立后,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胆解放思想,破除陈规,把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作为自己工作的指导思想,为维护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保证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促进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纪检机关积极参与党领导的拨乱反正,平反了大批冤假错案;为严厉打击沿海开放地区走私贩私等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各级纪委在党委领导下,集中力量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的斗争;同时,认真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协助党委狠刹党内的不正之风,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十三大后,特别是十四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高度认识、把握反腐败斗争,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国家重大改革措施和行政、经济决策的实施紧密结合起来,同履行监督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职能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学习新知识,研究、分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严肃查处打着发展市场经济和改革旗号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违纪违法案件,满腔热情地支持、保护改革,及时为改革和发展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

其次,纪检、监察机构建设不断加强,党政监督的整体合力逐渐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逐步恢复健全党的纪律检查机构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恪尽职守、遵纪守法情况的监督,1986年12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随后地方各级政府的监察机构相继建立。党政监督机关分工协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得到了加强。1993年1月, 为了进一步克服执政党条件下党政监督机构分立格局带来的弊端,中央决定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与行政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块牌子、行使两种职能的体制。这是纪检、监察机构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与发展。

纪检、监察机构的改革,充分显现出了新体制的特殊优势。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强了党和政府对党政监督检查工作的统一领导。合署办公后,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工作,由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纪检、监察机关一起研究,组织协调,共同贯彻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一起向党委、政府请示,作出决定后共同组织实施,加强了党和政府领导的统一性。二是进一步发挥了党政监督的整体效能。合署办公后,纪检、监察机关均具有两种职能,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均具有双重身份,工作中可行使两种职能,履行两种职责,进一步发挥了党政监督的整体效能。三是形成了合力,提高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合署办公形成了领导“一元化”、工作“一盘棋”的格局,各项工作能统筹安排,重大案件共同查处,纪检监察两种手段一起运用,党纪政纪统一平衡,避免了工作的交叉与重复,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三,纪检、监察机关的任务进一步明确,并逐步探索出一整套适应新时期反腐败斗争需要的工作路数。十二大党章根据党所处的历史环境和任务的变化,将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要任务由“维护党纪”一项扩大为“维护党纪”、“整顿党风”、“监督检查”三项,较之以前有了很大发展,肩负的责任也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更加重大。十四大后,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深入、持久、更有成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同时明确这既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任务。为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开展反腐败斗争作为履行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规定的任务的主要内容,坚持不懈地抓,并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整套新的工作路数。这就是:反腐败必须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必须把廉政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建立有效约束滥用权力的机制;必须坚持对党员和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反腐败要着重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三项工作;反腐败要打总体战,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机制。几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这套新的工作路数开展工作,不断取得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阶段性成果。

第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工作正在深入。新时期的反腐败工作,在方法上已从着重治标发展到现在的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阶段,呈现出了逐步深入、渐进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十四大后,注重加强综合治理,抓源头工作,从深层次上解决腐败问题,为遏制腐败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机制、制度、管理和政策方面的保证。一是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加强。通过建立公务员制度等干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和逐步实行政务公开、礼品登记、收入申报、重大事项报告、离任审计等制度,不断强化内部和外部约束机制,加强了对权力的监督,抑制了权力的滥用。二是在愈来愈重视思想教育的同时,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而且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尤其是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各项党纪政纪条规,规范有形建筑市场、收支两条线等,起到了防范在前、堵塞漏洞的作用。三是通过深化改革,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如党和国家推行的住房、医疗、金融等一系列改革以及党中央作出军队、武警和政法机关一律不得从事经商活动的决定等,将对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全社会的廉洁新风产生深远的影响。

标签:;  ;  ;  

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发展_行政监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