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论文

影响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论文

影响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曾 琪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 构建“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残疾人救助新格局是我国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残疾人工作的基本原则。然而,当前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的积极性与效果仍不十分理想。影响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经济因素、民众观念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其中经济社会经济因素是最直接、最长期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残疾人救助;民间力量;慈善经济学;社会经济因素

在我国残疾人是一支数量庞大的群体。他们相比健全人在生存发展上存在着更多的困难,需要国家、社会给予更加多元化、精准化的救助。而民间力量在满足残疾人多样性的需求、弥补政府财力不足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激励、引导、支持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是推进我国助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就目前情况来看,影响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经济因素、民众观念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其中经济社会经济因素是最直接、最长期的影响因素。

本文从分析激励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的必要性出发,梳理当前影响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的社会经济因素,从个人、企业与慈善组织三个视角分析制约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而提出引导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的建议。

二维超声能显示断层解剖结构,病症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特别时微钙化的显示,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意义重大,甲状腺病灶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并不能完全取代常规超声来评估甲状腺占位的性质,但能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手段。

耦合度作为物理学中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目前耦合度模型被广泛应用在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分析系统相互作用程度、机理与过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科学知识体系和重要研究范式[18]。

一、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残疾人数量庞大,据2018年最新统计总人口数已超8500万。据2019年中国残联的调查,其中贫困残疾人数量为169.8万。可见残疾人作为一支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需要国家、社会给予充分的救助。残疾人救助作为公共产品,其提供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与民间力量。其中,政府是残疾人救助的首要提供者,民间力量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特别是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相结合”残疾人救助新格局的要求,为今后我国的残疾人救助事业指明了方向。因此,充分激励调动广大民间力量积极参与残疾人救助,成为了推进我国助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影响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的社会经济因素

根据2000年清华大学NGO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我国41.4%的公益慈善组织调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缺乏问题(邓国胜、王名,2010),这也是困扰我国各类公益慈善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的首要问题。由于资金问题,我国部分公益慈善组织甚至几年间都没有开展任何实质性的项目与活动(郭剑平,2013)。这严重影响到了公益慈善组织各项目运作能力,自然也包括了其参与残疾人救助的能力。深究下去这与个人捐款比例较低背后的公益慈善组织服务质量、人员素质、绩效和组织形象不甚理想不无关系(石国亮,2015)。

(一)个人参与残疾人救助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据林欣(2010)通过对我国各省市的GDP与人均慈善的回归分析发现,表明在我国各省人均 GDP 每增加10000元,该省人均慈善捐款就会上升 27.2%。可见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群众有能力拿出一定财富或精力去救助残疾人群体时,残疾人救助的范围和质量才能得以提高。

(二)企业参与残疾人救助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首先是是企业营收状况。企业营收状况是企业捐赠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Mark S.Leclair等,2000),与其捐赠数额呈现正相关关系(McGuire,J.B,1988)。这也与阿奇·卡罗尔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理论”相一致。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收入还很有限,出于节约成本考虑往往难以拿出有限等的营收用于残疾救助。其次是企业财务治理、资本结构。通常捐赠也被企业视作一种广告效应,可以提升企业声誉(山立威、甘犁、郑涛,2008)。最后是国家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会根据相关政策制定捐赠策略,选择最佳的捐赠途径、捐赠形式、捐赠方式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Boatsman,J.R、S.Gupta,1996)。

(三)公益慈善组织参与残疾人救助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总的来看,影响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的社会经济因素,既有主观上的观念因素(包括政府对民间力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公众对救助存在认识偏差等),也有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我国民间组织发育不完全、政府与民间欠缺合作等)。但笔者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影响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存在问题的民众观念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要追溯到社会经济因素。因此,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最直接、最长期的影响因素。以下,笔者将从个人、企业与慈善组织三个视角分析制约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的社会经济因素。

三、完善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的建议

(一)不断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提高民众个人救助残疾人的物质基础

首先是民众个人收入。根据刘凤芹、卢玮静(2013)的研究显示,工作收入与个体的捐款额度呈正相关关系。不难理解,社会公众收入水平不高,则其愿意拿出来救助残疾人的资金与提供残疾人救助志愿服务的时间必然受到限制。其次,慈善经济学与身份经济学还证实通常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进行救助残疾人等慈善行为,但在公开捐赠的情境下男性往往捐赠数额更多(Andreoni,J、A.A.Payne,2011)。

(二)优化企业参与残疾人救助的政策

这就要求我们在出台引导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政策时,要充分利用温暖理论及身份经济学相关理论,设计最有助残税收补贴率,以调动企业的助残积极性。

文献[1]公开了一种传统的化学镍废水处理方法:在pH为10 ~ 12的条件下用双氧水氧化化学镀镍废水中的配位剂,镍离子将生成氢氧化镍沉淀,再以氧化钙沉淀废水中的磷酸根。该专利的发明者认为处理后的废水能够满足GB 21900-2008中“表3”的要求,但试验表明,对于含有柠檬酸的化学镀镍废水,这种处理方法只能满足“表2”的要求,即镍的质量浓度小于0.5 mg/L。

(三)积极引导公益慈善组织加强加强自身建设,扩宽助残资金筹集渠道

如果公益助残组织的财务信息不公开,人员能力素质有限,助残绩效不高,那么其公信力必将遭到损害,其获取民众个人以及企业助残资金的能力也难以保障。此外,公益助残组织还可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条件下,适度通过收取服务费用、从事经营活动与开展专业投资等多种方式自创收入。

参考文献 :

[1] 郑功成.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18.10.

[2] 刘凤芹,卢玮静.社会经济地位影响慈善捐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3-120.

[3] Andreoni J,A.A.Payne.“Is crowding out due to entirely to findraising? 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charities of public economics”[J].Journal of Pbulic Economics,

[4] Mark S.Leclair Kelly Gordon.Corporate Support for Artistic and Cultural Activities:What Determines the Distribution of Corporate Giving?[J].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000,4,225-241.

[5] McGuire,J.B.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8,4,854-872.

[6] 山立威,甘犁,郑涛.公司捐款与经济动机——汶川地震后中国上市公司捐款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11,51-60.

[7] Boatsman,J.R,S.Gupta.Taxes and Ccorporate Charit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Micro-level Panel Data[J].National Tax Journal,1966,2,193-213.

[8] 邓国胜,王名.中国NGO问卷调查的初步分析.[R].中国NGO研究.2010.

[9] 郭剑平.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理论与实证分析[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57-59.

[10] 石国亮.慈善组织个人捐赠吸引力的实证研究[J].行政论坛,2015,5,77-83.

[11] 林欣.第三配置视角下我国慈善经济失效的现状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32-35.

作者简介: 曾琪(1994-),女,汉族,重庆人,在读硕士研究生,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标签:;  ;  ;  ;  ;  

影响民间力量参与残疾人救助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