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业培训中的创业道德教育论文_刘永红

浅谈创业培训中的创业道德教育论文_刘永红

◆ 刘永红 陕西省城固技工学校 723200

摘 要:创业培训本身内在地蕴涵着道德教育,但是在创业教育实施中却被人为地分裂。培训老师们只注重对学员进行创业知识的教授,却遗忘了道德情操的培养,从而导致道德教育在创业培训中的缺位,结果一部分学员为了谋取更高的利润,创办了非法企业,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因此,在开展创业培训时,不能放松也更不应该忽视道德教育。

关键词:创业培训 道德教育 道德情操

一、创业道德教育的核心

创业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创业者的责任意识教育,是创业者应该对自己、他人及社会所承担的相应责任。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首先,责任主体是人。强调人们必须对自身行为的后果负责,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次,责任伦理核心是责任习惯养成。强调人的道义担当,将责任感转化为向社会及其消费者高度负责的理性精神。在创业培训过程中培养学员的这种责任感,使其责任担当习惯化,逐步培养良好的伦理品性,使其成为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创业者。再次,责任内容是不断发展着的。在相互依存日趋密切的当今世界,创业者应当怀有明确的他人意识,以对自然和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合理选择自己的创业行为及其方式,注重环境、着眼长远地开展创业活动。

二、创业培训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1.创业培训需求量较高,但创业培训师资力量薄。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创业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于参加创业培训的积极性较高,渴望参加创业培训的人数不断增加,期望通过创业培训系统地掌握创业知识理论,指导今后自己的创业过程。但现有的创业培训师资力量不足以满足要求,会大大降低受益人员的比重。现有创业培训讲师大部分仅限于参加了创业师资培训的基础教育,并为进一步参加提升教育,对师资队伍的教育应延伸至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中。普遍缺乏受过系统培训的专业创业培训师,并且相对缺少创业经历,所以对创业培训中的实践指导环节存在不足。

2.未就业人员的创业观念已树立,对创业认同感较高。未就业人员已逐渐摒弃了单一追求到工作稳定、薪资较高等条件的工作单位参加工作的思想,创业或自主择业的观念也激发不起未就业人员的积极性,已树立起自行创业的新的创业观念。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创业启动资金少,创业经验不足等问题已经制约不了学员对创业未来的积极认同,政府举办的创业培训及小额担保贷款的扶持也不断增强了未就业人员创业的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创业培训与其他系列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度不够紧密。创业培训过程结束后,创新创业教育为创业者提供了孵化的各类创业场所,其中包括:一般人员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等,远不能满足参加创业培训后开始创业的学生群体,并且各类创业场地没有发挥产业集聚等示范效应。政府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与创业培训结合度有待加强,尽管采取多种方式宣传鼓励一般人员创业,但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还是不足,使得学员缺乏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未就业人员创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各级政府在创业道德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是创业道德建设的基础。未就业人员创业并不是其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自觉或内心追求,而是因为其就业困难或者无业可就,其创业行为主要受各级政府强力行政行为引导所致。基于此,各级政府应责无旁贷地基于创业道德建设的主导地位。此外,一般人员创业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创业,各级政府不仅要引导一般人员创业,而且要为一般人员创业供给政策资源。通过政策资源的供给,政府不仅主导了创业的方式、途径,也主导了学员创业的价值评价和选择。一般人员创业者的创业合理性来自于政府,其合法性也来自于政府。因此,各级政府责无旁贷地具有创业道德建设的主导地位。

2.建立创业道德舆论引导机制,合理引导创业道德建设。舆论引导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舆论的褒贬对人们善恶评价的完成,行为规范的确认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引导性。通过舆论的引导,惩恶扬善,建设创业道德。换言之,通过宣传正确的创业道德,划清是非界限,消除混乱创业道德对创业者的错误引导;表彰楷模,为创业者树立榜样,完善创业道德的现实性;引导创业者正确创业,完善创业道德的实践性;宣传创业本质,激励创新,引导创业者创新求异,完善创业道德价值观;总结创业经验,完善创业道德的风险观;鼓励创业者以他人、民族的需要为创业目标,在为他人服务中成功,完善创业道德的服务观。经过舆论的引导,使创业者尊重、遵守创业道德。

3.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纳入创业道德内容,强化创业道德建设,加快创业主体创业道德养成。学员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接受创业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是一般人员创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国民教育体系中没有设立创业道德建设的相关内容,这在客观上造成一般人员创业者创业道德认知的欠缺,削弱了创业道德的引导作用和现实价值。因此,有必要将创业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帮助一般创业者完善创业道德认知,强化创业道德的约束力,规范其创业行为。

通过大规模开展创业培训,切实加强系统的创新创业培训水平,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局面,从而更好地解决更多人员的就业问题,创立更多的遵纪守法、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与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郁雯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创新人才教育研究,2015,(19)。

论文作者:刘永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3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  ;  ;  ;  ;  ;  ;  ;  

浅谈创业培训中的创业道德教育论文_刘永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