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郑州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马头岗污泥处理厂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不断建成与使用,污泥量的增加速度越来越快。面对污泥处理处置实际工程需要的冲击和国际诸多技术产品片面促销的局面,国内管理体系及技术支撑等领域已经呈现出混乱的趋势。而且,管理体系的欠缺、系统研究的缺乏和技术体系的紊乱等,已经给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造成了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我国城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政策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
1 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
1.1 污泥处理中农用比例过大,存在一定风险
根据最新资料表明,在城市的污水厂中对污泥的处理农用的污泥比例还是比较大的,成为了污泥处理的主要处理方式,但是将污泥农用是有一定的隐患的,由于我国目前的研究水平和科研体系还不够完整,对污泥的处理中的农用可能会会对农作物有什么样的影响还不能够充分研究,也得不到确切的数据,主要就是这些数据的来源比较复杂,需要长时间的田间试验,所以造成数据的缺乏。要是没有长时间的田间试验做基础,得不到准确的研究数据,这样对整个体系的研究是有危害的。加上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污泥农用的一些相关规范,对农用的污泥造成的结果还是缺乏研究,污泥农用还可能造成的污染问题,这些问题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但是据数据表明,如果污泥中的有害成分污染土壤后,短时间不会表现出来,但是时间一长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的,负面效应是相当严重的。
1.2 缺少政策支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须高度重视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要性和其对环境影响的安全性。应注意加强污泥处理处置的管理、监控、社会宣传手段,提高公众认知。将污泥科学纳入政府监管的序列,同时还应公开污泥的处理处置方式,将监督作为政府监管的辅助手段。其次表现在污泥处理处置的管理缺位,主要体现在缺少系统规划。国内各主要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大多未涉及到污泥处理处置内容,更无专项规划。某市政府率先在全国引进生态理念的城区规划建设—中新生态城,自此,环保专项规划成为城市规划定位的第一步。其中尤其对于城区产生的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提到了首位。
2 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
2.1 财税优惠政策
采取鼓励和扶持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财政、税费优惠措施,以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经济杠杆引导和支持企业从事污泥处理处置工作。一是建立经费补偿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制定污泥处理处置专业规划、政策研究、技术进步及前期工作的补贴等;建立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营环节的财政补贴渠道,结合工作成效给予投资补贴、利息补贴、贷款或担保等;拓展财政补贴来源,政府将城市基础设施维护费和住宅市政配套费按照一定比例用于建立污泥处理处置项目补偿基金,适当发行政府债券等用于补充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的不足;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免交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城市规划综合技术服务费;将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列入环保补助资金重点支持项目,安排各项专项资金按照一定比例支持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加快符合条件的污泥处理处置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工作,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争取利用国外优惠贷款或赠款,用于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污泥处理处置生产用电按民用或大工业电价缴纳电费。加快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改造和新建项目的核准、备案,采取行政划拨方式提供项目建设用地,减免土地税。
2.2 监督政策
一是建立全过程管理制度。政府主管部门除了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外,还应该对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加强监管,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运输单位和各污泥接收单位建立污泥转运联单制度,并定期将记录的联单结果上报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完备的检测、记录、存档和报告制度,并对处理处置后的污泥及其副产物的去向和用途进行跟踪和报告,相关资料至少保存5年。建立污泥动态信息收集上报系统,包括各个污泥源的产生量、中间环节的处理处置量以及终端土地利用情况,形成一系列数据报表及数据库,为数字化管理提供信息基础;在现有管理办法基础上,逐步建立基于污泥监测、检查、监督、执法的相关地方法规、条例、标准、制度等政策体系。二是引导建立污泥产业链。理顺污泥处理处置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建立动态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主动协调与促成污泥处理处置企业与相关企业联合,以污泥为纽带实现上下游企
业的共赢。如利用发电厂余热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污泥干化产品可作为低品位燃料用于发电,使热电厂既减少了资源浪费又增加了新的能量来源,污泥燃烧灰渣也可用作制作砖瓦等建材的原料,从而实现了发电厂、污泥处理企业、建材企业的共同发展;污泥经高温发酵处理后生产的营养腐殖土,可用作园林绿化或农业有机肥,也可作为垃圾填埋场覆盖土,从而实现了污泥处理企业、农业生产者及环境卫生企业的互利共赢。
3 展望
为了明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原则,指导各地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避免二次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泥资源化利用。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于污泥处理处置的问题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并将展开一轮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建设。随着新政策的出台,以政府角度规定了建设费用来源,助力了污泥处理市场形成。在未来几十年里,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将在污泥处理处置建设中起到引导作用。总体来说,该政策是近些年来主流观点的体现,明确了污泥处理处置的标准,给出了基本合理的技术路线;它是污泥进入政府视线的标志;以前的污泥处理处置一直没有清晰的产业模型,这个文件的出台能够规范市场,使有关企业有了开拓市场的基本依据。
4 结语
目前我国污泥处置技术尚不成熟,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发挥科技力量,积极进行新技术开发和利用,显得势在必行;同时,积极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性作用、鼓励扶持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将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向污泥处置行业倾斜,让全社会看到污泥处置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就一定能控制、缓解并最终消除我国的污泥污染。
参考文献:
[1]鲍立新,等.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 2015,7.
论文作者:王秀珍1,王佳音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污泥论文; 政府论文; 技术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企业论文; 政策论文; 污水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