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风险投资分析论文_高艳辉

阿里巴巴风险投资分析论文_高艳辉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高艳辉100081)

摘要:我国加入WTO后,出口额大增,而众多的中小企业因规模小,销售渠道窄,商品信息缺乏,无力负担昂贵的差旅费广告费等。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阿里巴巴独创式推出了主要面对中小企业提供B2B进出口信息服务模式。经过长期实践,阿里巴巴模式不断演变,逐渐形成从B2B到B2B2C的深化。

关键词:风险投资 阿里巴巴 投资分析

一、 风险投资的概念

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 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 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 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 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 担的一种投资方式。

二、阿里巴巴公司和行业背景

(一)阿里巴巴基本概况

阿里巴巴在1999年成立于中国杭州市,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应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网上交易市场包括:集中服务全球进出口商的国际交易市场、集中国内贸易的中国交易市场,以及透过一家联营公司经营、促进日本外销及内销的日本交易市场。此外,阿里巴巴也在国际交易市场上设有一个全球批发交易平台,为规模较小、需要小批量货物快速付运的买家提供服务。所有交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1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

阿里巴巴集团公司已经有13家旗下公司,分别是:阿里巴巴B2B、淘宝、天猫、支付宝、阿里软件、阿里妈妈、口碑网、阿里云、中国雅虎、一淘网、中国万网,聚划算,CNZZ, 一达通。

(二)融资方及项目概况

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对阿里巴巴的初步调查,发现公司项目的优势在于: 

(1)页面设计风格简约,简单以及操作方便:当你打开阿里的页面后,你回感觉页面做的很漂亮,的确阿里的页面很漂亮的,的确阿里的页面完美的做到了静态与动态的合理搭配,页面文字和图片的完美搭配,并且阿里页面很有层次感,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同时他们的总体页面风格是简约的,体现了和反应 了网站做提倡的文化精神,阿里的页面简约体现了阿里网站的操作简单化的精神。同时阿里的信息更新快,信息并且比较真实,没有一些垃圾类的信息和无用,过期的信息,网站的内容和网站的主题相一致,网站的版块布局体现了网站的主题等。

(2)主题明确,重点突出:阿里虽然信息量很大,但是不会给人很乱的感觉,就是因为阿里的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因为阿里就是围绕四个版块来操作的:我要销售 我要采购 以商会友 我的阿里助手等。

(3)人性化的服务:阿里成功的因素虽然很多的,但是他的人性化的服务却是很重要的一点的,因为网站本身看起来是虚拟的,但是阿里却提供真实和人性化的服务,所以使人们感觉阿里网站是实在的,可以产生效益。

但公司的内部与外部也存在某些方面的劣势,主要为:

阿里巴巴是水平型的综合类B2B电子商务网站,此模式较成熟、风险低,但模式单一、陈旧,包括以“供求商机信息服务”为主的、以“行业咨询服务”为主的、以“招商加盟服务”为主的、以“项目外包服务”为主的、以“在线服务”为主的、以“技术社区服务”为主的模式。B2B需要商业模式创新,依靠单一陈旧模式难以超越同行。

三、投资过程简述

(一)创业原始资本:创始人的共同出资

1999年2月21日,马云和18位创业者筹集50万本金,成为阿里巴巴起飞的原始资本。

(二)第一轮投资:天使基金

1999年10月,以高盛为主的一批投资银行向阿里巴巴投资了500万美元。

(三)第二轮投资:大玩家软银

从2000年4月起,纳斯达克指数开始暴跌,长达两年的熊市寒冬开始了,阿里巴巴因为没有上市和获得的2000多万融资,逃过一劫。

2001年1月18日,软银向阿里巴巴注资2000万美元,在投资完成后,软银同时还投入大量资金资源与阿里巴巴在日本人和韩国成立合资公司,帮助阿里巴巴开拓全球业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阿里巴巴开始战略调整,将目标瞄准公司商务,建立独特的技术平台:针对中国买家推出‘中国供应商’的服务,针对国际卖家推出‘诚信通’会员计划。在互联网不赚钱的年月,阿里巴巴开始赢利。

(四)第三轮投资:进军日本市场

2002年2月,日本亚洲投资公司与阿里巴巴签署投资协议,投入500万美元。同年10月,阿里巴巴正式发布日文网站,进军日本市场。

(五)第四轮投资:最大私募投资

2003年非典的爆发,虚拟交易受到重视,使得电子商务价值凸显,阿里巴巴各项经营指标持续上升。2003年7月7日,阿里巴巴斥资1亿秘密炮制淘宝网,正式进军C2C市场,为用户提供个人网上交易服务。而淘宝坚持的免费交易策略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2004年2月18日,包括软银、新加坡科技发展基金、富达等四家基金共向阿里巴巴投资8200万美元,这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大的私募投资。

(六)第五轮投资:战略结盟

2005年8月,雅虎、软银再向阿里巴巴投资数亿美元。阿里巴巴与雅虎结成战略同盟。雅虎成为第一大股东,拥有40%股份。马云及其团队为第二大股东,拥有28.2%股份,软银为第三大股东,拥有股份16%。

四、引入风险投资的过程分析

在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后没多久它却遭遇了发展的瓶颈:公司账上没钱了。后来由于蔡崇信的关系马云得到了一笔“天使基金”——500万美元。

1999年秋,日本软银总裁孙正义约见了马云,并给了他2000万美元的软银投资,阿里巴巴管理团队绝对控股。

软银不是阿里巴巴的第一个风险投资商,却是坚持到最后的那个。1999年10月,马云私募到手第一笔天使投资500万美元,由高盛公司牵头,联合美国、亚洲、欧洲一流的基金公司参与。在阿里巴巴的第二轮融资中,软银开始出现。

2000年,马云为阿里巴巴引进第二笔融资,2500万美元的投资来自软银、富达、汇亚资金、TDF、瑞典投资6家风险投资商,其中软银为2000万美元,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仍绝对控股。

2004年2月,阿里巴巴第三次融资,再从软银等风险投资商手中募集到8200万美元,其中软银出资6000万美元。马云及其创业团队仍然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占47%股份;第二大股东为软银,约占20%;富达约占18%;其他几家股东合计约15%。

综上可知,私募对阿里巴巴的投资融合了分段投资和联合投资的策略。通过不同的投资策略组合,企业可以灵活应对企业变动,有效地降低了风险。

分段投资体现在:第一第二轮投资处于企业发展早期,投资风险最大;第三轮投资处于企业成长期,投资风险逐渐减小;而进入第四轮投资,企业进入扩张期,投资风险进一步降低;联合投资体现在:第一轮投资,高盛领头,几家投资公司共同参与投资;第四轮投资,软银牵头,几家投资公司共同参与投资。

五、退出风险投资

(一)并购

一般的风险投资期限为3-5年,到2005年,包括高盛在内的几家风险投资全部到期,当然期望早点上市实现套现。但马云认为坚持到淘宝战胜eBay阿里巴巴垄断B2B市场、淘宝垄断C2C市场后,再上市。面临投资者套现压力,阿里巴巴决定于雅虎中国联姻,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旗下所有资产,而雅虎投资10亿美元给阿里巴巴。

(二)香港上市

马云前沿性预测,2008年将引来经济低迷,抓紧整合实现阿里巴巴上市。2007年11月6日,全球最大的B2B公司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正式登上全球资本市场舞台。按收盘价估算,阿里巴巴市值约280亿美元,超过百度、腾讯,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在此次全球发售过程中,阿里巴巴融资额将达131亿港元(约16.95亿美元),接近谷歌纪录(2003年8月,谷歌上市融资19亿美元),成为全球互联网业第二大规模融资。风投获得了高额的回报。

(三)退出收益分析

经过阿里巴巴上市后,软银当初投资阿里巴巴的回报率已经高达71倍,创下了投资神话;雅虎介入阿里巴巴不过两年,同样获益甚厚。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大股东,雅虎间接持有阿里巴巴28.4%的股权,其市值高达73亿美元;其他的风险投资商显然错过了最好的收获期。从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三轮融资开始,早期的一些风险投资商已经开始陆续套现。在第四轮投资时,高盛就没有跟投,并套现了部分股份。到阿里巴巴上市之前,只有软银一家风险投资商还一直在阿里巴巴的股份中牢牢占据主要地位,其他风险投资商已经全部退出。

2007年11月6日,全球最大的B2B公司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正式登上全球资本市场舞台。并且以280亿美元的市值超过百度、腾讯,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参考文献

[1]、《中国风险投资》第二卷第四期 2003 年 12 月。

[2]、中国风险投资网。

[3]、《风险投资》,高等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高艳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阿里巴巴风险投资分析论文_高艳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