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在学习教学时经常遇到心理障碍,大致有以下几种。
1 依赖
学生学习知识,是在学生预习及自学以及接受教师课堂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独立学习的主动性,在认知、理解和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学生认知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探索、创新意识不断加强。而在实际过程中,有些学生却习惯于教师把知识不断加强。而在实际过程中,有些学生却习惯于教师把知识嚼烂后“喂”给他,遇到学习中的困难也总是依赖于他人给予解决,碰到较复杂的运算不愿动手、动脑。比如,在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教学时,就发现有些学生坐享其成,认为记住公式就可以了。
有依赖心理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反映出依赖直观,囿于习惯的思维模式希望有现成的公式、方法和解题模式,对数学学习缺乏情趣和创造意识,形成依赖心理的原因除了与人的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联系之外,还与其所处的家庭、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社会环境有关,高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遇事由家长包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因而压抑了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
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枯燥乏味,对数学缺乏兴趣,他们在厌烦心理状态下学习,使得大脑中的与学习有关的神精细胞处于抵制状态,自然不利于学习数学,时间久了,上数学课作小动作。
产生厌烦心理的原因有二个方面:①对数学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确认识;②“恶性循环”,学习无兴趣,导致成绩下降,产生厌烦心理,周而复始。有厌烦心理的学生常表现为学习上无动力,学习无计划,无目标。消极应付,久而久之,不学数学。
2 恐惧
学生在当主观愿望与客现现实之间发生了矛盾时,所遇到的学习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又不求教于老师和同学,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另外,来自家长的过高要求,教师的冷漠态度,同学的歧视,也是产生恐惧心理的重要因素。有这些心理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知识瞬时遗忘,联想受阻,思维紊乱,布置题目,不知怎做,一做就错,自己寻找不出错的原因。
3 满足
有些学生在仅掌握了部分知识或几次甚至一次测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后,产生学得很好的满足心理,实际上较好成绩是偶然的,没有真正体会到学数学的艰辛。这些学生的情况大多容易冲动,自制力差,稍有点成就就沾沾自喜,认为数学好学忘乎所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疑惑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仍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考试屡遭败绩,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对数学的神秘感增强,对不能提高学习成绩和数学能力产生困惑。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大多学习上真正缺乏毅力和自信心,学习上不善于总结归纳所学知识,数学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针对上述几种学生学习数学中的心理障碍,我进行了下列几方面的尝试:对于有依赖心理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教师要引导他们树立自食其力的思想,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使他们认知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方法上适当运用探索发现进行教学。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与教材内容相在的实物素材,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同时设计出中低度且有启发作用的序列题型,以克服学生独自思维过程中的困难,这样,既有利学生发现知识的真谛,也有利于发现自我独立探索的能力。
对于在厌烦心理的学生,教师除了及时帮助他们把学过知识消化吸收外,在教学上还可采取谈心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以及对其他学科的推动作用。如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推理难促进人的思维发展,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我国数学发展史的成就,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各种手段,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而不把数学学习当作苦差事。
对于有恐惧心理的学生,教师首先要用真挚的情感、和蔼的表情、亲切的动作、温和的语调。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师爱效应,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一种热爱心理,以达到爱屋及乌的效果。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针对学生实际,力注讲好课,讲精、讲到点子上。让学生能够从教学过程中真正领悟到有关的数学思想,掌握有关数学方法,并注重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弄懂教科书,让学生合作学习,顺利完成作业,平时的测试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难度上要有明显坡度,一味追求所谓试题质量,经常把学生考得不及格,人为的给学生造成恐惧心理,这种做法是十分有害的。
对于有满足心理的学生,教师应在指导这些学生学习时,注意适时为他们设置一些“陷井”和路障,安排一些有适当难度的问题,有学生完成后,教师在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遗漏、错解等现象,作深入细致全面剖析,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打破他们“全会”的思想,从而使那种满足于一知半解的心理在不断反省消除,从而更深入地学习。
对有疑虑心理的学生,教师应与他们一起认真分析数学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在教学中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思维、重探索、多反馈、严检查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各个环节上严格要求:特别是要求学生注意“双基”的正确理解,运算能力的形成。对学生课堂上回答,作业或试卷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都要及时纠正或督促改正。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是克服学生疑虑心理,稳定学习兴趣,增强学心信心的重要措施。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心理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而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重视对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的研究与探讨,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对提高数学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单位: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
论文作者:宋远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4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6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心理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4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