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重大发展,市政建设叫过去有了很大提升,人们对市政工程施工建设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将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运用到市政道路建设中,既能改善项目的整体质量,又能有利于市政道路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为此,本文首先具体介绍了软土地基的特征以及市政工程中软土地基技术应遵循的处理原则,紧接着具体地阐述了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运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建设;市政工程;施工;运用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现代施工技术实现了腾飞,施工方法的合理性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正因为如此,其在市政工程施工领域取得了大范围的推广与运用。然而因为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做得不到位,施工流程不合理,导致地基存在一定问题,地基处理的加固功能丧失,不利于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由此可见,探究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运用是极为重要的且必要的。
1软土地基的特点分析
软土地基一般是由淤泥质土、淤泥及其他高压缩性土构成的,同时软土地基中含有许多有机质土与松软土。而软土地基具备压缩性强、含水量高、灵敏度好、孔隙大的优势,但是其透水性差、抗剪性差、固结所需时间久。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时,软土地基会显现出承载力小、沉降量太大的问题,无法满足工程要求的土地基强度要求。情形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地基工程的施工建设,更有甚者会对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形成严重影响。
2市政工程中软土地基技术应遵循的处理原则
要想确保市政工程中的软土地基施工能保质保量地完工,就必须遵循相应的施工原则,具体如下:其一,要科学地安排施工时间,一般而言软土地基的水分含量足,鉴于此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务必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尽可能地不在多雨的季节施工,而应当在雨水少的季节进行软土地基施工,从而使水土得到有力的保护。其二,要制定并完善高效的对策,不断强化软土地基的抗压性能与抗剪性能,增强地基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要不断优化软土地基的动力性能,避免出现坍塌或者地基震裂等问题。其三,要增强地基抗扰动性能,避免出现沉地基沉降或者开裂等不良问题。其四,要保证施工流程的严谨度与科学性,尽量多得运用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此外,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之前,务必要深入地调查研究地基特征,搞清楚土层的厚度,结合软土地基的实际状况采用合适的建筑垃圾与工业废弃物实施填充施工。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确保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应用
3.1强夯手段
强夯指的是借助振动能量与强有力的冲击力冲击压实地基,增加地基的密实度。一般而言,在进行强夯处理时往往会采用重量介乎100至400kN之间的夯锤,提升高度处于10至40m的范围内。通过强夯处理,土体会出现物理变化,地基的稳定性以及强度都会得到增强,同时也会促进土地分层,压缩性减小,土地厚实度的匀称度提高。但必须强调的是,在采取强夯处理方式前,要将施工场地清理干净,并予以整平处理。如果有必要,则要明确强夯的方向与具体位置,且做好标记。紧接着,要精准地测量并掌握场地的高程信息,对夯实之前锤顶的高程进行测量,然后把夯锤起吊至预订高度,将脱钩装置打开,等到夯锤脱钩之后将吊钩放下,对锤顶高度进行测量。如果察觉到夯锤由于坑底不垂直而发生倾斜的话,要马上整平坑底。严格遵循设计规范与控制标准、夯击频次要求做好一个夯点的夯击工作。紧接着循环往复,对所有夯点进行夯击。在规定的时间间隔之后,依据前文提及的流程逐一进行夯击,夯击完所有遍数,再实施低能量满夯,夯实场地表层松土,再对夯实之后的场地高程进行测量。
3.2真空预压
如果路基出现了不均匀沉降,那么建筑物将受到巨大损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填土内存在草渣与树根,抑或是土内带有不均匀的块状物,将会冲刷土质颗粒的紧密性以及土质结构,同时会导致块状物的沉积,使建筑物的施工效果受到影响。倘若施工单位不注重上述问题,不严把土质厚度关,填土期间存在严重积水、土地分层不科学等问题均会引起路基下沉,导致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受到影响。真空预压指的是为了防范软土地基沉降,首先把需施工的地面范畴铺设厚度延展至50cm的砂垫层,然后将排水板插打到土地上,建立竖向排水通道。紧接着将一密封性优良的塑料薄膜铺设于砂垫层。
当然,在开展市政工程施工建设工作期间,亦可将一层砂垫余软土地上,使土壤固有的特性得到改善,其硬度得到强化。倘若软土地地基比较薄,垫一层砂的话能大大强化土壤的硬度,亦可对含水量充沛的软土地地基起到作用。在铺垫垫层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其厚度至少为120cm,倘若厚度不足50cm,那么就无法对软土地起到固化效果。所以,在确定垫层的厚度的时候,必须重视数值的范畴。砂垫层的透水性优越,因此可考虑选择用自卸汽车与推土车进行推土。但必须强调的是,务必要保证推土的力度的均匀性,倘若力度太大,将会导致沟槽形状发生改变,影响排水的顺畅度。
3.3水泥喷粉
在进行市政工程地基建设期间,时常会出现地基变形问题,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必将影响到市政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持久性以及安全性。为此应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地基变形问题,而水泥喷粉是一种能使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得到加强的有效方式,其可以借助水泥等诸多固化剂与软桶间形成物理-化学反应,促进软土硬结,增加变形量以及地基强度,目前被广泛地运用到工程施工行业。值得一提的是,水泥喷粉桩对淤泥、粘土以及粉化的土质跟我给适用,能起到相当显著的加固效果。
3.4排水固定
在充分考虑到地基要求排水的特征的前提下,采用排水固定的策略处理软土地地基,提升软土层的强度。一般而言,在使用此法时,会综合使用缓速填土法,从而实现持续性排水。在排完水之后,软土地的涉水量将大大减小,软土地基渗水性能将得到改善。此时仅需开挖土地表层,开挖出一个排水沟即可将地基中的水排出,提高强度。
3.5挤密
从根本上讲,挤密就是增加土层的密实度,但是密实度究竟多大为合适,则取决于施工场地的土质等因素。要增加软土地基的硬度,关键一环就是使用素土挤密土层。
3.6使用添加剂
使用一层添加剂,将其添入到地面上,从而使地面表层粘度较为显著的土质得到进一步改造,提高地基的紧固性,从而有效防止出现塌陷等问题的发生,提高地基的强度值。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添加剂主要有熟石灰、生石灰、水泥等。
3.7表层排水
表层排水指的是将处于表层的地基土中的水排出去,从而达到高效排水的目的,表层排水对含水量丰富的软土地更为适用。在排水前,务必要结合排水量加以鉴定,针对土壤内的含水量作出正确判定,将沟槽开挖完毕之后,引水排出沟槽。
3.8置换
将优质图替换掉软土地,开挖出软土地之后,填入优质土,从而使地面硬度增强,抗压性能变得更为优越。
3.9稳定性压实
压实软土地,提高其硬度。但必须强调的是,在使用软土地之前,务必要重点看地基所处状态。若地基处于相对不稳的状态下,则压实处理过程中会引起路面塌陷。
参考文献:
[1]赵国庆.基于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7):242-243.
[2]王颖.试析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运用[J].居舍,2019(19):60.
论文作者:卢国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土地论文; 地基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表层论文; 土质论文; 市政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