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论文_杨静

浅论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论文_杨静

杨静 四川省德阳市第三中学 618000

【摘要】数学作为高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学习数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只有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渐形成用意识,才能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应用意识的培养,也成为了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主要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意识;思维能力;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5-011-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数学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也在不断改善和创新教学方式,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灵活的转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而数学不但是学生形成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还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能够充分的锻炼自己的生活应用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就是必须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充分的运用到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一、高中数学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高中数学的学习不仅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加深奥的数学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应用能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高中课堂的授课方式,以及内容替换了传统高中数学内容,使以前基本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而缺乏实际锻炼能力的旧知识旧内容,转变成现在内容丰富灵活多变的高中教材。传统的高中课本有一定的限制性思维,不仅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而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高中数学也要顺应时代潮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学校以及教师都要树立创新意识,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中数学教师也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保驾护航。

二、高中数学应用意识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虽然大多数教师已经树立起了创新和改革的意识,但是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还是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样的授课方式长久下来,学生会缺乏思考能力,只能一味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完全失去创新的思想,并且严重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传统教育方法差强人意,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教师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没有考虑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无法有效地将教材知识与现实训练融会贯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为了能够使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广大数学教师必须从自身开始改变,改变自己传统陈旧的观念,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不断改善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教师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才能够在课堂中随心所欲的表达,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教师需要围绕教材展开多种多样的实践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首先就要在课堂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课堂重新交还给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也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学习。只有让学生不断探索数学并获得成功的,才能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建立起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不断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渗入应用意识和数学思维教学。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数学同样也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去。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帮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数学模型,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教师同样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提问和质疑,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疑问,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可以在独立思考之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多方合作找到最终的答案。高中数学的解题过程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每一个实际问题不再是唯一的解题思路,就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中的解题方法提出不同的思路,只有不怕出错,敢于尝试,才能够养成学生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让课本中的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而不再是机械的记忆。只有学生通过灵活的学习方式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慢慢在解题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学生的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综合素质才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除了要传授数学知识以外,还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并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只有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才能够做到学有所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成恳,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法的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张吉华,实施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3]侯程迅,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01).

论文作者:杨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浅论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论文_杨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