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创新能力,焕发时代气息论文_王秀红

注重创新能力,焕发时代气息论文_王秀红

王秀红 兰州新区舟曲中学 甘肃 兰州 730087

摘 要: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是衡量现代高素质人才的标准,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动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是否拥有足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几乎成为了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基本标准。在崇尚知识经济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无外乎是人才的竞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创造科技成果的则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可见,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于个人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的进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 化学教学 创新能力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此学科的学习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一位高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化学的特色,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主要地位。

一、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在高中的化学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气氛非常重要,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有息息相关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模式的展现,例如:在学习“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交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糖有什么特点。糖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学生也能够答出来说糖是甜的,生活中如馒头糖葫芦等等都是甜的,但是馒头中并没有放糖,但吃起来也会有甜味,因为馒头中含有淀粉,然而木头中的纤维素也是属于糖类,但是木头的味道却不是甜的,这样学生又能够体会到,并不是所有的甜的都是糖类。这样的提问逐渐让学生对糖的认识也就更加清晰。通过这种学习不仅能开放学生的思维,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加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真正认识到糖的性质之后,对自己错误的认识不断地否定,并提出更加求异的生活案例,最终明确糖类的含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知识的自主建构

在化学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化学知识的简单记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探索和创新,进行自主构建和积极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起到引导作用,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讨论和教学,例如在学习:“硫和氮的氧化物”时,通过对金属和化合物的学习,逐渐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并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师向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让学生知道,大气层的污染物是什么,其主要成分就是硫和氮的氧化物,酸雨中也有这些成分,老师逐渐引导学生去观察雨水,并开始实验。教师抛出支架性问题,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体现了可溶性酸性氧化物的一般性质,作为酸性氧化物的二氧化硫其他的特性还有什么?让学生自主建构,交流学习,配合一些酸雨地区的图片,使学生对酸雨的危害有直观的认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性,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自主建构的,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帮助学生打破思维惯性,使学生敢于质疑。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通常对于教学资源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使学生不敢去质疑,因而鼓励学生质疑,打破学生心中对权威的盲目迷信就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设置开放性问题,当学生给出答案之后,教师不要直接对答案的正确与否给予评价,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答案反向推导,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自己论证答案是否正确;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出现的问题,之后在讲课的过程中有意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些问题,从而打破学生对教材的权威性的迷信;最后,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不仅仅以成绩为标准,还应加上平时的表现,学生平时的质疑和提问都可以成为平时成绩的加分点,从而鼓励学生进行质疑。

四、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只有理论的教学是枯燥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讲解,那么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就不会得到发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用每一次化学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比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有趣的化学现象对学生提问,比如,喷泉是怎么形成的,以及为什么用洗洁精可以清除油渍等,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在之后的实验课操作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就日常的现象带领大家探索。以洗洁精清除油渍为例,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根据洗洁精成分的不同进行分组实验,从而判断洗洁精中的哪种化学成分可以溶解油脂,哪种化学成分可以产生香味等。通过实际的操作,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油脂溶解于那些化学试剂,还可以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印象。除了化学实验之外,教师还要合理地安排课外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靳春莲 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合STS教育的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7,(15)。

[2]张喜忠 素质教育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改革途径研究[J].中华少年,2017,(14)。

[3]曾艳 生活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2017,(04)。

论文作者:王秀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注重创新能力,焕发时代气息论文_王秀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