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三角区局部浸润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有效性研究论文_符文红

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1

【摘 要】目的 探究罗哌卡因三角区局部浸润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观察组在胆囊分离前用10ml的0.75%罗哌卡因在胆囊三角区组织进行注射,而对照组换成等容量0.9%Nacl溶液。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术后2h、4h、6h、8h、12h以及24h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一般资料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上均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h、4h、6h、8h、12h以及24h的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在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也均未出现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利用罗哌卡因进行胆囊三角区局部浸润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有效促进患者及时恢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罗哌卡因;三角区局部浸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镇痛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local infiltration of ropivacaine trigonometry for the analgesia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Methods 108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7 to June 2017 in our hospital,and 54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meth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injected with 0.75% ropivacaine of 10ml before the gallbladder separa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placed with the equivalent of 0.9%Nacl solution. Compare the oper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Using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to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2 h,4 h,6 h,8 h,12 h and 24 h rating level of pain,at the same time observe and recor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within 48 h.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ime of bed activity,postoperative ventilation time and the number of hospital days in the gener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witho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BBB 0. 0.05). The VAS scores of 2h,4h,6h,8h,12h and 24h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In addit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the use of ROM pp because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triangle local infiltra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postoperative pain,effective and has high safety,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atient recover in time,therefore is worthy of clinical aKplication.

[key words] ropivacaine;Local infiltration of triangle region;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nalgesic effect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关注度的提高,以及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临床上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数量和比例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该手术较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手术创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以及恢复快等优势,但无法避免的是部分患者仍然在术后存在较为明显的术后疼痛,因此导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双双增加[1]。为进一步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感受以及生活质量,我科室于2017年1月~6月开展了罗哌卡因三角区局部浸润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经临床体征、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病变且符合手术指征者。排除严重化脓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者、术前2周经历过肝胆手术者。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20例;平均年龄(29.87±6.54)岁。观察组男36例,女18例;平均年龄(28.91±6.8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所有患者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 麻醉

所有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后全麻,其中诱导麻醉的组成为:2mg/kg的丙泊酚、0.45μg/kg的枸橼酸舒芬太尼、0.6mg/kg的罗库溴铵以及3mg格拉斯琼。诱导5min后再次确认患者麻醉状态,符合要求者即可进行气管插管,术中以丙泊酚、瑞芬太尼以及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

1.2.2 手术

所有患者均实施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嘱患者取常规头高脚地位卧位并向左侧倾斜,第一个Trocar取脐部上方10mm切口置入,气腹压力为14mmHg,其余两个Trocar切口分别位于剑突下(切口长度10mm)以及右侧锁骨中线(切口长度5mm)。为避免感染以及使得研究具有对比性,手术切除的胆囊均统一置入取物袋中并由剑突下切口取出。其中观察组在置入剑突下Trocar后,利用胆管抽吸针刺入暴露完全的胆囊三角区,确认无出血现象后将75mg/10mL的罗哌卡因注入10mL;对照组操作与上述观察组一致,但注入的为10mL的0.9%Nacl溶液;两组注入均以局部组织肿胀视为成功。所有患者均利用电子镇痛泵进行PCEA,具体参数设置如下:建立镇痛平面,10min后接镇痛泵,镇痛药物为利用生理盐水稀释至80mL的6mg布托啡诺和100mg氟比洛芬酯混合液,负荷剂量为5mL,持续剂量1mL/h,锁定时间20min,单次按压剂量设定为2mL。

1.3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包括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2]对两组患者术后2h、4h、6h、8h、12h以及24h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h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 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n或%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的比较( ±s)

 

2.2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2h、4h、6h、8h、12h以及24h的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2.3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可控制的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出现2例恶心,观察组出现1例呕吐,均在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后迅速缓解。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3,P>0.05)。

3讨论

本研究中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可能存在的疼痛感进行了针对性的干预,其中选择罗呱卡因是因为该麻醉药物属于酸胺类麻醉药,具有长效收缩血管的作用,因此临床使用剂量较少,有效避免和减轻了患者的局麻毒副作用[3]。此外我们在研究中选择了胆囊三角区作为局部浸润的部位,这是因为该三角区内有丰富的血管、神经通过,如果此处神经受刺激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刺激[4]。欣慰的是虽然无法两组手术一般情况的比较并无差异,但这恰好说明了腹腔镜在切除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的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这与廉桂荣[5]等的研究结果相近,充分说明了术后给予罗哌卡因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有利于术后的及时恢复以及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6]。这也导致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说明该方法对于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利用罗哌卡因进行胆囊三角区局部浸润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有效促进患者及时恢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冰,陈绪军,郭艳,等.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阶梯式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4):361-365.

[2]胡益挺,洪春英,方哲平,等. 罗哌卡因局部浸润法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6,28(6):511-513.

[3]张敬莹. 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临床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8):108-109.

[4]张成炬,马保新. 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7):3009-3010.

[5]廉桂荣. 罗哌卡因胆囊三角区局部浸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7):-71,73.

[6]尚庆超.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分娩中疼痛症状和母婴结局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9):3794-3795.

论文作者:符文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罗哌卡因三角区局部浸润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有效性研究论文_符文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