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时期建筑学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论文_朱晓辉

中铝山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建筑学学科近年来的最新发展成果,结合国外建筑学研究前沿动态,论文分别论述了每个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动向,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建筑学在我国的学科发展中长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相关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优化及完善,其将持续作用于相关研究领域,并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文化;建筑数字技术;城市规划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学科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建筑是指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生活需求的场所,包括工作需求、娱乐需求,甚至是精神需求等。所以建筑一定要实用、环保、人性化。而建筑学则是探究建筑设计与建筑理论。我国的建筑学作为一级学科,包含了四个二级学科,分别为建筑理论与历史,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1建筑学的学科属性

建筑设计是具有文化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研究工作,是服务社会大众对空间和场所需求的行业.人们对建筑室内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需求的多样性,所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社会各个阶层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要求职业建筑设计师须具备自然科学、社会学和艺术学的修养和设计表达能力.而作为培养训练职业建筑师的建筑学学科自然就成为一门兼具工程科学、艺术学和社会科学属性的复杂性学科门类.故建筑学是一独立的学科门类,没有其他任何学科可与其类比.梁思成先生曾撰文专门论述过建筑学学科的多重属性问题,他将“同时具备”视同为数学中的“交集”,“建筑(社会科学U技术科学U美术)”,见图1所示.顺应梁先生给出的建筑学具有多学科属性的概念,联系到我国现行的一、二级学科划分,就建筑学的科学研究和建筑设计问题,可以引申出更深层次的理解:(1)建筑学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可以分别从艺术学、社会学和工程学科角度去入手;(2)不论从哪个学科角度去研究,均遵循的是自身学科的原理和方法;(3)每个学科角度的研究越深入,研究水平越高,越需要理解、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理论和方法;(4)评价建筑方案和设计的优劣,亦可分别从三个不同的属性角度进行评判;不满足任何一个属性的规定要求,皆不可认为是好的设计.

图1 建筑学学科

2建筑的相关技术

有问题就需要寻求解决方法,技术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本文可以将其理解为,应用现有的知识、物质等形成新的物质或者知识的具体的一种途径或方法。当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时,即为应用现有建筑理论去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以及使用。建筑技术包含多样,其中包括建筑物的整体布局、结构规划、空间布局、墙体结构设计、门窗布局等。这些属于建筑物的功能范畴,是作为一个建筑师一定需要掌握专业技术。另外,要熟悉掌握建筑工程技术,全面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特性、抗震、防辐射、施工条件、通风、水电布局等。而工程技术是与建筑技术有一定的关联与区别的。前者不会研究建筑的外观设计、地理位置的布局,这是建筑师根据人文环境设计的结果,工程技术侧重于结构的牢固性与安全性,例如钢筋水泥的型号、地基深度等施工核心问题。二者的研究方向以及对问题的考虑角度是有所差异的。

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加剧了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并导致高温、暴雨等异常极端天气增多,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建筑学学科的核心课题之一。在城市空间规划方面,注重土地集约发展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倡导绿色循环经济和绿色交通,采取生态城市设计方法,实现延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城市发展目标;在绿色生态环境方面注重节能减排、雨洪管理、生态保护与修复和景观营造;在建筑物理环境方面注重不同气候条件的物理环境需求,营造舒适的建筑室内外环境,减少建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在综合防灾减灾方面注重构建系统的防灾减灾体系,从城市、街区及建筑层面加强建筑环境的韧性。

在城市空间规划方面,从最早的生态城市理念雏形到以有机疏散理论、城市人文生态学为代表的城市规划思想中都蕴含着生态城市的思想火花。我国学者结合国内外生态思想,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研究体系。在绿色生态环境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基于我国国情与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绿色基础设施、绿色景观营造技术等进行研究成为热点。

在建筑物理环境方面,国内外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建筑室内外声光热环境等内容。在综合防灾减灾方面,国外关于城市防灾减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较多,主要集中于灾害法律法规制定、城市防灾规划研究、城市防灾空间设计及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救援等几个方面。我国在该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灾害管理与救援体制,对于单灾种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近年来也逐渐开展了一些关于综合防灾的研究课题。

4建筑学学科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新时代的建筑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要积极回应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及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文化兴起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国内要成为引领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核心学科。在此背景下,建筑学学科将呈现若干重要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学科成果成为提升城镇建设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和管理支撑;以进化和发展的观点和视角看待建筑文化与遗产保护;绿色建筑理论与技术成为贯穿建设全过程的重要方针;乡村建设向科学和可持续方向发展;从数字建筑设计走向工业化;建筑工业化成为我国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关键。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设计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构建创新型城市设计理论体系,基于可持续原则的绿色城市设计,结合遗产保护的城市特色保护与有机更新,基于大数据支撑的城市设计发展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建筑文化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场所精神与地域主义,传统与现代,原型与原创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可持续城市空间规划与环境,绿色低碳的建筑物理环境,城市与建筑综合防灾减灾等。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乡村建设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转型期乡村规划建设策略,乡村既有建筑环境品质提升技术,乡村空废环境绿色消解与再利用模式,现代农业新型镇村体系规划方法,传统建筑保护与传承模式等。

信息化时代的建筑数字技术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算法驱动的建筑设计,数控建造,基于建筑性能和物联网的智能建筑等。

产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建筑工业化主要研究任务包括:建筑工业化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筑主体结构的工业化技术,建筑部品部件的工业化技术,建筑工业化的配套装备与工艺,支撑建筑工业化的信息及数字技术。

结语

建筑学是基于人类生存需求而一直存在并发展的学科。建筑学并非一成不变,其需要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地适应人们的发展需求。新时代建筑学的发展必将满足整个社会的发展主旋律。古建筑是一种文化遗产,如何与现代建筑并存呢?这是我们在新时代遇到的新挑战。我们要积极看待其中的矛盾,铆足干劲,不懈研究,寻找对策。

参考文献

[1]周洪涛,吴旭阳.关于再生建筑学的思考——浅析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四川水泥,2019(04):315.

[2]戚欣,吕静,谢宇轩.英国课程硕士培养对吉林建筑大学建筑学硕士教育的借鉴[J].吉林建筑大学报,2018,35(01):70-73.

[3]王建国.21世纪初中国城市设计发展再探[J].城市规划学刊,2012(1):1-8.

论文作者:朱晓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探究新时期建筑学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论文_朱晓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