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菱鲆苗期主要细菌性疾病的研究

养殖大菱鲆苗期主要细菌性疾病的研究

杨少丽[1]2004年在《养殖大菱鲆苗期主要细菌性疾病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于1992年由黄海水产研究所首先引入国内,在苗种驯化、亲鱼培育、人工育苗、工厂化养殖以及人工配合饲料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后,迅速在我国形成工厂化大规模养殖。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对苗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在育苗过程中,由于苗期培育密度大、鱼苗对疾病的抵抗力弱、防病措施不完善等原因,疾病的发生率、传染率、死亡率都极高,各种疾病的发生给鱼苗造成了严重危害。由于大菱鲆是一个新引进的品种,目前国内在疾病学研究方面基本是一片空白。 通过2002~200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了两种主要的细菌性疾病,依照外观症状,将它们称之为白鳍症和黑瘦症。这两种疾病发生率高,造成鱼苗急性死亡。白鳍症的主要症状是鱼背、腹鳍浊白,严重的个体伴有鳍部溃烂,但不呈现出血现象;患病鱼不吃食,上浮于水面,游泳无力,濒死个体体色变暗。25~40天的仔稚鱼容易感染此病,在发病鱼池中,被感染的鱼在5~6天内死亡率常达90%以上。黑瘦症病鱼体色变黑,身体消瘦,头大,身体小,呈畸形;病鱼不摄食,营养不足,与同期正常鱼苗相比个体较小,活力差,发育迟缓,变态率低,一般孵化后7~18天的鱼苗易被感染。这两种疾病在国内外均没有相关报道。 本文对白鳍症、黑瘦症的病原学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对患有白鳍症鱼苗进行细菌分离得到优势菌株Y13,经创伤及菌浴感染实验证明它是白鳍症的病原菌。组织病理分析表明病原菌导致的感染是全身性的,病鱼的鳍、肝、脾、肾、脑以及鳃等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变。病原菌Y13的主要特征是:革兰氏染色阴性,弯杆状,大小(1.7~2.1)×(0.3~0.5)μm,极生单鞭毛,氧化酶和过氧化酶反应阳性,无泳动现象,不产生色素,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产生H_2S,最适生长盐度为3%,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pH生长范围为5.0~9.0。用API 20E结合其它方法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初步鉴定,发现病原菌与Vibrio anguillarum特性最为相近。克隆了菌株Y13近全长的16S rRNA基因序列,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病原菌与Vibrio anguillarum亲缘关系最近。综合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病原菌Y13鉴定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养叭人菱鲜苗期主要细菌性疾病的研究 从患黑瘦症的病鱼中分离出两种优势菌Bl、BZ,它们为革兰氏阴性菌,杆状,氧化酶、过氧化酶反应阳性,对0/129敏感,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人工感染实验证明它们对鱼苗均具有致病性。’常规方法结合165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Bl鉴定为灿烂弧菌(巧brio .Plen‘h〔lu,),BZ鉴定为弧菌属细菌(巧brio sP.)。 研究结果表明弧菌是大菱虾育苗期间的主要致病病原,本论文是国内鳗弧菌和灿烂弧菌引起大菱虾苗疾病的首次报道。对上述主要致病细菌进行了20余种常见药物的抗生素敏感实验。在此基础上研制的药物己进行了中试临床试验,证明对鱼苗发生的黑瘦症和白鳍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刘朝阳[2]2007年在《养殖大菱鲆常用饵料携带的细菌与其疾病发生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大菱鲆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一个支柱产业,由此引发了我国海水养殖的第四次浪潮。截止2005年,养殖面积已超过500多万平方米,养殖企业数量达700多家,产量近5万吨左右,总产值超过70亿元人民币,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在大菱鲆集约化养殖深入发展的同时,由于养殖密度过高、残饵、粪便等的积累,致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鱼体发病,疾病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大菱鮃养殖业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的瓶颈。为了查明病因,找出病原细菌的真正来源,我们课题组于2005~2007年间,对山东省的大多数大菱鲆养殖场展开饵料细菌调查,在调查的上百家大菱鲆养殖厂使用的饲料中,有90%以上的厂家使用的饵料都携带有不同数量的细菌,尤其是使用小杂鱼的养殖厂,细菌含量多在106CFU/g左右。为了查明饵料携带细菌与养殖大菱鲆疾病发生的关系,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有幸获得了烟台一家大菱鲆养殖场的患有腹水病的大菱鲆和饵料小杂鱼,通过对这个养殖系统的井水、养殖池水和小杂鱼的细菌检测,发现小杂鱼携带细菌与从病鱼体内获得的细菌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通过人工感染试验,发现这两株细菌(FS-1和RF-1)都是致病菌,都能使健康的大菱鲆患上腹水病,其发病特征基本一致。经过API-ID32E鉴定结合传统的生理生化鉴定,并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细菌FS-1和RF-1为同一种细菌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用同样的方法,发现莱州、蓬莱和威海叁家大菱鲆养殖厂的大菱鲆均不同程度的患上了白便症,而且这叁家养殖厂使用的颗粒饲料所携带的细菌与病原菌具有一致性,经上述方法进行严格的细菌学鉴定,这两株细菌(BB-1和KL-1)为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 sp)中的某一种细菌。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这四株株细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细菌FS-1和RF-1的药敏谱基本一致,细菌BB-1和KL-1的药敏谱也一致。再次表明小杂鱼和颗粒饲料携带细菌也能导致大菱鲆发病,它们是大菱鲆疾病发生的直接传染源。但是,从卫生的角度分析,颗粒饲料携带细菌的量明显低于小杂鱼细菌的携带量。同时,对动物性饵料也进行了细菌检测,虽然没有直接证实苗期大菱鲆疾病的发生与动物性饵料携带细菌之间的关系,但是它们携带的细菌量巨大,尤其是轮虫,细菌数量可达到1010CFU/g左右。在对威海一家大菱鲆育苗场的疾病调查过程中,发现冰冻卤虫携带的细菌有90%以上都是弧菌属细菌,而且优势度极高。对于这些携带细菌和弧菌的致病性没有深入研究,然而可以预言这些携带有某种优势度极高的细菌的生物饵料必然会导致苗期的大菱鲆发病。另外,莱州一家条斑星鲽育苗场10余天的幼苗发生可疑的腹水病,通过对整个育苗系统的细菌调查发现,从患病鱼体分离到A、B和C叁株细菌与从轮虫获得的叁株细菌LH-1、LH-2和LH-3菌落形态一致,而其他样品不含有这叁株菌,因此,可以初步确定病原菌来自轮虫,所以,加强动物性饵料的健康卫生培养,优化培养方法,是防止苗期大菱鲆疾病发生的关键性所在。2006年5月,莱州一家塞内加尔鳎(Solea senegalensis)育苗场发生较为严重的怪病,当幼苗生长到10几天时全身变黑,很快死亡,死亡率接近100%。就这一现象,我们对整个育苗系统进行细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病鱼所携带的细菌,标号为SN-1与从该育苗系统所使用的有益菌MIC中分离到的一株菌,标号为M-1,形态极为相似,经过细菌的培养得知这两株细菌都为弧菌,就对其中一株M-1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这不是普通的弧菌,对多数抗生素都不敏感,仅对极个别的抗生素存在较弱的敏感性,因此,可疑是一种经过筛选的工程菌。本论文通过对养殖大菱鲆常用饵料携带细菌与其疾病发生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大菱鲆的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赵凤娇[3]2014年在《大菱鲆白便病病原、病理及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菱鲆作为欧洲市场上一种名贵鱼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其养殖业在我国北方沿海迅速兴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河北省内,大菱鲆的养殖主要集中于秦皇岛等地,沧州及唐山等地区尚有大量适宜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建设的荒滩盐碱地有待开发,因此,相对而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生态不断恶化,种质退化、管理混乱、病害频发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细菌性疾病,成为限制大菱鲆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根据我们对河北省内及邻近地区沿海的六家大菱鲆养殖场进行的调查结果发现,白便病在我省内大菱鲆养殖过程中已成为最常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尤其在每年的6月~10月。该病极具传染性,且死亡率非常高,如果控制不力,日死亡率可达0.5%~1.0%,累积死亡率可达30%以上。为保证大菱鲆养殖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实现白便病的早期诊断并制定该病的有效预防及治疗措施,对典型的白便病进行病原分离及致病机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我省大菱鲆白便病流行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本次研究系统描述了其流行特征、发病症状及危害程度;通过对来自不同的养殖场的各时期大菱鲆典型患病鱼进行病原分析及细菌分离,共得到8株纯化菌落,用注射的方法对健康大菱鲆进行人工回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其中优势度最高的一株菌落可引起健康大菱鲆出现与自然养殖状态下患白便病的大菱鲆完全相同的症状,并再次分离得到大量该菌,从而证实该菌为我省内大菱鲆白便病的病原菌,同时证实高浓度该菌对大菱鲆具有明显的致病致死作用;另外经梯度浓度回感试验结果计算得出:一周内,该菌对体重(7.5±2)g的大菱鲆半致死浓度LD50=3.91×105cfu/ml;对牙鲆的致病性感染试验结果显示:一定浓度该菌也能引起牙鲆患白便病并致死;运用常规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出的该病原细菌进行鉴定,得出该菌为一株野生型迟钝爱德华氏菌。对患病的大菱鲆肝脏、肾脏、鳃等组织进行病理学研究发现:患病鱼肠道组织具有明显的病理变化,为其主要作用器官,此外该迟钝爱德华氏菌还可感染大菱鲆的多种内脏组织器官,产生溶血等病理变化,结合病原菌的检出结果可证实,该菌对大菱鲆的感染是全身性的。药敏试验结果得出五倍子等中草药对该株迟钝爱德华氏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杀灭作用,其MIC、MBC值分别为12.5mg/ml,25mg/ml;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类药物效果较好,其MIC、MBC值分别为0.125μg/ml,0.25μg/ml,另外该菌对其他多数抗生素类药物如美洛培南等也有较强的敏感性,生产实践也能够证实一系列抗生素药物对大菱鲆白便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根据大量的体外抑菌试验及生产实践研究结果,在敏感药物筛选的基础上我们还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药物配方,同时总结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并证实该成果对于大菱鲆白便病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的急需。

张正[4]2004年在《养殖大菱鲆流行病调查及主要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大菱鲆在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工厂化养殖,成为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的支柱性产业。随着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疾病的发生已越来越频繁。尤其是细菌性疾病,成为制约这一养殖产业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为保证大菱鲆养殖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积极开展疾病病原学的研究是对疾病进行综合防治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我们对我国北方沿海主要的大菱鲆养殖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发现:在2002~2003年间对我国大菱鲆人工养殖危害最严重的是细菌性疾病,而病毒性和寄生虫类疾病则比较少见。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显示,在细菌性病原的入侵下,大菱鲆的多个组织器官都可以发生病变。 我们选取了烂鳍病、白便病和腹水病这叁种在2002~2003年最为常见的养殖大菱鲆细菌性疾病进行病原学的研究。通过对来自叁个不同的养殖场的烂鳍病样品进行细菌分离,我们发现该病的病原菌比较单一,并证明他们是同一种细菌。对分离出的细菌运用常规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的鉴定方法进行鉴定,将其鉴定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用肌肉注射方法对健康大菱鲆进行该菌的人工回接感染实验,结果被注射的大菱鲆出现了与自然养殖状态下患烂鳍病的大菱鲆病完全相同的病灶特征,从而证明鳗弧菌是烂鳍病的病原菌。组织病理学和人工回接感染实验都证明鳗弧菌入侵大菱鲆是全身性的,感染实验的结果也推导出该菌对大菱鲆的半致死浓度(LD_(50))为1.7×10~3CFU/ml。 对白便病和腹水病这两种疾病的研究各选取了叁个样品,这叁个样品同样来自不同的养殖场。从这些样品的病灶处我们共分离了六株优势细菌,经过用常规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的养殖大菱虾流行病调查及主要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鉴定方法进行鉴定,证明它们是鳖鱼弧菌(Vibrto。archariae)、溶藻弧菌(巧brio alginolyticus)和大菱虾弧菌(Vibrio sc叩hthalmi)。其中还有两株是非弧菌属细菌,这两株细菌我们查阅文献和国际互联网的GenBank没有发现特征相似菌,暂时还是未知菌。通过水浸片显微观察和组织病理分析,在病灶处未发现明显的霉菌、寄生虫和病毒性(组织病变特征)感染,初步推断这些优势细菌可能是白便病和腹水病的致病菌。对这些细菌的致病性和致病力我们还没有深入的研究,目前还不能准确地判断它们的第一致病性或继发致病性。药物敏感性实验的结果证明,以上分离的所有细菌对水产上广泛使用的大多数抗生素具有抗性。

董丽[5]2009年在《养殖大菱鲆几种重要细菌性疾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病原学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欧洲名贵海水鱼种,原产于英国,隶属于鲆科。它具有适应低水温生活,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养殖和市场潜力大等优点,相继成为欧洲各国开发的优良海水养殖鱼类之一。我国于1992年由黄海水产研究所首先引进国内,在苗种驯化、亲鱼培育、人工育苗、工厂化养殖以及人工配和饲料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后,已经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工厂化养殖,成为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的支柱性产业,为我国北方沿海的工厂化养鱼向纵深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疾病的发生已越来越频繁,尤其是细菌性疾病,已成为制约这一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证大菱鲆养殖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积极开展细菌性疾病病原的鉴定和病原学的研究是对疾病进行综合防治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本论文主要目的是对几种养殖大菱鲆细菌性疾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其病原学的初步研究。2007年8-9月份某一大菱鲆养殖场患有红体病,患病大菱鲆主要症状为病鱼的皮下肌肉充血发红,有腹水,鳃贫血,感染后漂浮于水面,内部解剖发现其肝脏颜色正常,肾、脾中等肿大,肠壁变薄,充水。感染率几乎达到100%。从患病的鱼体体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命名为H1,为革兰氏阴性,呈杆状,具有周生鞭毛,ID32E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相似率达到99.9%,进一步对其16SrDNA序列进行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结果显示H1菌与E.tarda自然聚类,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以上结果可将H1菌鉴定为E.tarda。用该菌感染健康大菱鲆,能够引起正常大菱鲆患红体病,且感染症状与自然状态下发病症状基本一致,其半致死量为2.82×105CFU/ml,从被人工感染患红体病的大菱鲆鱼体中再次分离得到的细菌,经ID32E鉴定也亦显示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tarda)。故将此病病原确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根据细菌的16S rDNA的16S rDNA 3′端和23S rDNA 5′端的高度保守区设计引物,扩增了一株大菱鲆细菌性红体病病原菌迟钝爱德华氏菌的16S-23S rDNA间区,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以迟钝爱德华氏菌的16S-23S rDNA IGS为靶区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新的迟钝爱德华氏菌的PCR检测方法,此方法可快速、灵敏的检测出红体病的主要致病菌。2008年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一种由迟钝爱德华氏菌引起的疾病时有发生,其症状是病鱼体色发黑,眼周围组织有轻微浮肿。内部解剖发现,肝脏已经萎缩,且肝脏内有大量的积水现象,鳃绝大多数充血,也有个别贫血现象,有些鳃的顶部已经溃烂。由病鱼体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并命名为E-1,经革兰氏染色为阴性菌,杆状。ID32E生理生化试剂条自动兼人工鉴定结果为迟钝爱德华菌,相似性为99.9%,所以初步认为此种病是由一株爱德华氏菌引起的。在分子水平上测定了其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建立了系统发育树,与迟钝爱德华菌聚为一支,所以将此株菌鉴定为迟钝爱德华菌(E.tarda)。其半致死浓度为1.35×105CFU/ml。患鼓眼病的病鱼单眼或双眼凸起,其眼眶周围组织充血、浮肿呈现淡红色,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鱼眼会发生暴裂、出血;病鱼上颌部发生肿大,充血发红;鳃盖区域也往往伴有充血发红现象,严重者会出现多处出血斑;病鱼有腹水现象。病鱼表现为慢性死亡。从患有鼓眼病的大菱鲆体中处分离到的一株病原菌G1,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在油镜下观察为球形状。综合该菌在形态、生理生化、ID32E和API 20NE试剂条鉴定结果、16SrDNA同源性等方面的特征,确定为酪黄肠球菌(Enterococcus casseliflavus)。患白斑病的大菱鲆主要症状是棘刺变浊白,棘刺周围的组织也开始被感染,形成白斑,有的白斑连成一片。主要感染体重在0.25公斤以上的大菱鲆,4个月左右达到感染后期,数天内病症蔓延较快,此时死亡率达到100%。在几次的细菌分离中,共得到五株优势菌株B1、B2、B3、B4和B5,经过16S rDNA序列的测定分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嗜冷雪杆菌,红平红球菌、嗜冷雪杆菌和埃希氏假交替单胞菌。经人工回接感染预实验证明只有B1(枯草芽孢杆菌)和B3(红平红球菌)能够导致大菱鲆发病,初步判定此病系有枯草芽孢杆菌和红平红球菌感染所引起。

秦蕾[6]2006年在《养殖大菱鲆爱德华氏菌病及其几种重要疾病的病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在我国北方沿海得到快速发展,短短几年内形成我国海水养殖的一个重要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养殖大菱鲆疾病的频繁发生,使这一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保障大菱鲆养殖业能够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加强疾病的基础理论和防治技术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以我国北方养殖大菱鲆的几种主要疾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相关研究,以期为大菱鲆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本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养殖大菱鲆爱德华氏菌病的研究和几种重要疾病的病理学分析。 大菱鲆爱德华氏菌病的研究:先后对3起养殖大菱鲆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进行了发病情况、病原分离鉴定以及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大菱鲆爱德华氏菌病具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感染形式,两者呈现出不同的临床外观症状。急性感染的大菱鲆鱼体充血发红,随着病情的发展在鳍基部或腹部出现出血点或出血斑。严重感染者出血处病灶形成皮下脓肿;慢性感染的大菱鲆典型特征则是身体后半部体色明显变黑,形成明显的‘两截’现象。患病大菱鲆的肾脏病变最为显着。轻者,肾脏表面出现数个灰白色的黍粒状结节;病变较重的,整个肾脏发生膨大并呈脓疡性坏死;病变晚期的肾脏质地变硬似豆腐渣样。 对患病大菱鲆进行了细菌分离,根据分离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大菱鲆爱德华氏菌病的致病菌。 在光镜和电镜下研究了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大菱鲆的病理学特征。结果表明,组织局灶性坏死、巨噬细胞增生以及肉芽肿的形成是该病的主要病变特点,其中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最为显着。该病的病变规律为:在疾病早期或环境菌量多、毒力强时,机体以变质性和渗出性炎症为主,表现为实质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以及纤维素性炎性渗出。随后出现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的炎症应答反应,最后大量增生的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后转化成上皮样细胞聚集形成肉芽肿结构。迟

吴欢欢[7]2018年在《大菱鲆苗期腹水症的病原菌溯源及致病、传播规律初探》文中提出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是世界性鲽鲆鱼类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养殖地域遍布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十几个国家。由于大菱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较快的生长速度以及较强的抗逆性状等优点,故被中国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院士从欧洲英国率先引进,并开创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流水式工厂化养殖模式,在攻克了产业养殖的采卵难、白化率高和成活率低等诸多技术难题后,很快在北方沿海地区作为重要的经济养殖种类推广养殖,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为北方沿海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着大菱鲆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疾病频发,我国每年因细菌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亿元,且逐年增加。在大菱鲆养殖的各个阶段,大菱鲆幼鱼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容易受到条件致病菌的危害。成活率不稳定也成了限制大菱鲆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之一。因此,进行疾病防控和抗病性状良种选育的研究对大菱鲆养殖业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内容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本实验室海阳基地构建大菱鲆家系时自然暴发腹水症的1月龄大菱鲆幼苗及其相关的实验材料进行荧光定量和高通量两方面的分析。第二部分对人工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6月龄大菱鲆进行了细菌定量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大菱鲆腹水症是一种能被多种病原菌感染的胃肠道综合性病症。为探究流水工厂化养殖模式下1月龄大菱鲆幼鱼腹水症暴发的原因,实验对养殖场中大菱鲆幼苗、亲鱼精液、卵细胞、生物开口饵料和养殖水体等材料进行了多种致病菌的初步筛查研究。首先利用染料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幼鱼腹水进行了迟缓爱德华氏菌、鳗弧菌、哈维氏弧菌、灿烂弧菌和溶藻弧菌等细菌的初步定性检测,辅以测序佐证,认为大菱鲆幼鱼体内含有能使大菱鲆致病的鳗弧菌。然后利用构建的鳗弧菌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生物饵料和养殖水体进行了细菌的定量检测,结果显示轮虫、小球藻、裂壶藻和自然海水为阳性,鳗弧菌拷贝数分别为0.216 copies/ng DNA、0.436 copies/ng DNA、0.563 copies/ng DNA和4.925copies/ng DNA。2.实验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了生物饵料和养殖水体等环境因素对大菱鲆幼鱼生境内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对腹水症暴发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发生腹水的大菱鲆的OTU个数(777)显着高于健康的大菱鲆OTU个数(87),与生物饵料共有的OTU数目分别占两种健康状态的幼鱼OTU总数的91.95%和81.85%,而与自然海水共有的OTU数目分别占两种健康状态的幼鱼OTU总数的26.44%和23.93%。表明大菱鲆幼鱼在摄食生物饵料阶段,生物饵料主导了大菱鲆幼鱼的微生物组成,且与腹水症的发生相关。根据OTU注释信息,饵料中的轮虫、小球藻含有一定量的弧菌属,发病幼鱼组3个被测样品中有2个检测出了弧菌属,弧菌属细菌含量仅占两尾幼鱼细菌总量的0.056%和0.14%。对丰度较高的前100个OTU进行进化树-热图分析发现,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志贺氏杆菌属和肠杆菌属广泛存在于幼鱼体内,与迟缓爱德华氏菌同属肠杆菌科。但目前并没有使水产动物致病的相关研究。聚类分析的结果则把健康幼鱼与饵料中的金海湾小卤虫(渤海)、西藏大卤虫和裂壶藻聚为一支,而把发病幼鱼与饵料中的无棣小卤虫(无棣)、轮虫和小球藻聚为一支,因此推测生物饵料中的无棣小卤虫(渤海湾)、轮虫和小球藻与腹水症的暴发具有相关关系。3.利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腹腔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的6月龄大菱鲆进行定量检测,分析比较了对照组(0h)和实验组感染后12h、24h、48h、...、192h、216h等11个观测时间点存活的大菱鲆的脾脏、肝脏、肠道和鳍条等4种组织的细菌载量。结果表明未感染的对照组(0h)中,除了脾脏和肝脏,肠道和鳍条的检测阳性率均为100%,细菌载量分别为2.06±1.17 copies/ng DNA和1.32±0.49 copies/ng DNA。在实验组中随着感染时间的进行,迟缓爱德华氏菌在所有的组织中均呈现增殖现象,尤其在肠道中增殖速度最快,但细菌在所有组织中的增殖规律是一致的,表明迟缓爱德华氏菌对大菱鲆表现为周身感染,且肠道为其侵袭的靶器官。以鳍条作为检测组织,分析比较了死亡和存活两种状态下的细菌载量。数据表明实验前期,存活状态下的大菱鲆存活时间越长,体内细菌载量越高,死亡高峰期最高细菌载量可达到1633.13 copies/ng DNA,而死亡状态下的大菱鲆细菌载量增长趋势不明显,显着低于存活的大菱鲆;实验结束后,对存活的大菱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细菌载量在10 copies/ng DNA以下的占90%以上,最高细菌载量仅为25.37 copies/ng DNA。

王印庚, 张正, 秦蕾, 史成银, 陈洁君[8]2004年在《养殖大菱鲆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 ,对目前我国大菱鲆养殖中常见疾病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 ,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系统地描述了这些疾病的流行特征、发病症状、危害程度、感染率及致病原等。同时为各种疾病提供了具体的防治技术和措施 ,对大菱鲆养殖生产与疾病防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系国内首次对养殖大菱鲆疾病进行的全面性报道。

史成银[9]2004年在《我国养殖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的研究》文中指出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属名贵海水经济鱼类,原产于欧洲沿海。自1992年引入我国并于1998年开展大规模养殖以来,大菱鲆已成为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最重要的工厂化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但近年来我国养殖大菱鲆疾病流行日益严重,已严重威胁着该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大菱鲆是从国外新引进的养殖品种,我国在其疾病研究方面基本上还是空白。 通过大量的疾病调查,本研究发现了一种可导致我国养殖大菱鲆大量死亡的流行性疾病。依照病鱼的外观症状,将该病暂称之为大菱鲆“红体病”(reddish body syndrome,RBS)。通过对RBS的流行病学、组织和细胞病理学、病原人工感染和细胞接种实验、病毒的纯化和分子生物学分类鉴定等研究,本论文在国内外首次证实大菱鲆红体病是由一种新的鱼类虹彩病毒——“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urbot reddish body iridovirus,TRBIV)——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应称之为“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viraI reddish body syndrome of turbot)。 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苗期、养成期、亲鱼期的大菱鲆均可感染此病,但以养成期最为常见;发病鱼全长一般在10厘米到20厘米,体重介于100克至400克之间。病鱼摄食量低或不摄食、活力弱、呼吸缓慢、散群,分散伏于养殖池四周或在水面附近缓慢游动。病鱼在出现以上症状后很快死亡,属急性死亡,一个月内的累积死亡率达20%以上。该病在养殖期的各个月份均可以发生,高发季节为每年的8月至12月,在5月至7月则相对较少。至2003年,该病的流行范围已遍布整个山东半岛沿海地区,涵盖了我国大菱鲆的主产区。 病毒性红体病大菱鲆的解剖学特征主要有:(1)病鱼体表无明显损伤,但腹面沿脊椎骨附近皮下淤血、发红,侧鳍、尾鳍、胸鳍及鳍基部充血、发红;(2)病鱼贫血,鳃外观呈暗灰色;(3)病鱼血液稀薄、色淡,凝固性差;(4)病鱼胃肠壁呈点状出血;(5)病鱼肾脏失血发暗,呈灰白色。 大菱醉病毒性红体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病鱼的脾脏、’肾脏存在有大量的肥大细胞,病鱼鳃丝、脾脏、肠、’肾脏和肝脏组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坏死。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在病鱼的多种组织包括鳃、脾脏、肠、肾脏中可以观察到一种大小相同、形态相似的球状病毒粒子,即丁RBIV。这是感染我国养殖大菱坪的下R曰V首次被发现。该病毒的特征包括:(1)成熟病毒粒子具二十面体状的蛋白衣壳(其横切面为六边形或五边形)和球状的病毒核心,病毒含有典型的内脂质膜样(internal,iPid membrane一Iike)结构;(2)成熟病毒粒子的二十面体状衣壳和球状核心的大小分别为,25nm和67 nm左右;(3)病毒在宿主细胞质中装配并以出芽的方式释放;(4)病毒靶组织为鱼体的脾、肾、鳃、肠中的上皮和结缔组织,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多表现为细胞肿大,细胞质匀质化。这些研究明确了大菱坪病毒性红体病的病理学特征,为该病的病理学诊断提供了依据。 为了证实丁RBIV是大菱娜病毒性红体病的病原,本研究进行了大菱虾病毒性红体病的人工感染试验。将过滤除菌的含大量下RBIV的病鱼脾组织匀浆液,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对健康大菱鲜进行人工感染,结果感染鱼在3周内的累积死亡率达85.7%,死亡大菱鲜表现出腹面和鳍边发红等外观症状。由此证明丁RBIV具有较强的致病力。为了进一步验证下R曰V的致病性和病原性,本研究还开展了牙虾胚胎细胞系(flounder embryonie eell .ine,FEC)培养细胞接种TRBIV的试验。结果表明,过滤除菌的含大量TR曰V的病鱼脾组织匀浆液可以使FEC单层培养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s,CPE),在病变「EC培养细胞的细胞质中可以观察到大量的TRBIV。以上实验结果证实TRBIV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病原性。通过差速和超速离心,从病毒性红体病大菱虾脾、肾组织内纯化出一种直径约为115~125 nm的球状病毒。该病毒在形态和大小方面都与在病鱼组织超薄切片中发现的TRBIV相似,也与接种TRBIV的FEC培养细胞中观察到的病毒相似。以上这些研究结果证明,丁R曰V是我国养殖大菱虾病毒性红体病的病原。 依据TRBIV的形状、大小、在感染细胞内的位置以及靶组织类型等判断,该病毒不同于已报道的大菱醉虹彩病毒,是一种新的感染我国大菱虾的虹彩病毒。为了深入了解丁RBIV的特性、分类地位,开展了TRBIV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使用依据真绸虹彩病毒(red sea bream iridovirus,RS!均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jn,MCp)基因保守区设计的一对peR引物,成功地从病毒性红体病大菱坪脾组织中扩增出了病毒特异性片断,对该片断进行的克隆和序列测定表明,该片断长度为620 bp,编码病毒MCP的C末端205个氨基酸。该序列己被登录到GenBank数据库中,检索号为八丫590687。将TRB!V MCPC末端的205个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20种虹彩病毒MCP的C末端相应序列进行多序列排列和比对,发现下RBIV和RSIV、鳗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erosjs vjrus,ISKN均的同源性最高(达98%),而与蛙虹彩病毒(f rog Virus3,「V3)、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

张正, 王印庚, 秦蕾, 李秋芬[10]2006年在《养殖大菱鲆烂鳍病的流行调查及人工感染试验》文中研究表明通过现场调查和记录备案送检大菱鲆病鱼样品的方法,对我国大菱鲆主要养殖区烂鳍病进行了21个月流行情况调查,共采集到烂鳍病发病样品20个。调查结果发现,烂鳍病是大菱鲆养殖比较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自然高发期集中于5~8月水温较高的时期,苗期的大菱鲆最易感染,发病鱼一般都是急性死亡。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显示,病鱼多个组织器官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用该病致病菌对苗期大菱鲆进行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病原菌对大菱鲆的致病力是相当强的。根据感染试验死亡曲线推算出该致病菌对大菱鲆半致死量为5.9×103cfu/m l。

参考文献:

[1]. 养殖大菱鲆苗期主要细菌性疾病的研究[D]. 杨少丽. 中国海洋大学. 2004

[2]. 养殖大菱鲆常用饵料携带的细菌与其疾病发生的相关性分析[D]. 刘朝阳.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3]. 大菱鲆白便病病原、病理及防治研究[D]. 赵凤娇. 河北农业大学. 2014

[4]. 养殖大菱鲆流行病调查及主要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D]. 张正. 中国海洋大学. 2004

[5]. 养殖大菱鲆几种重要细菌性疾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病原学初步研究[D]. 董丽.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6]. 养殖大菱鲆爱德华氏菌病及其几种重要疾病的病理学研究[D]. 秦蕾. 中国海洋大学. 2006

[7]. 大菱鲆苗期腹水症的病原菌溯源及致病、传播规律初探[D]. 吴欢欢. 上海海洋大学. 2018

[8]. 养殖大菱鲆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J]. 王印庚, 张正, 秦蕾, 史成银, 陈洁君. 海洋水产研究. 2004

[9]. 我国养殖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的研究[D]. 史成银. 中国海洋大学. 2004

[10]. 养殖大菱鲆烂鳍病的流行调查及人工感染试验[J]. 张正, 王印庚, 秦蕾, 李秋芬. 水产科学. 2006

标签:;  ;  ;  ;  

养殖大菱鲆苗期主要细菌性疾病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