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水源区发展生态经济必要性研究论文_薛晨

陕南水源区发展生态经济必要性研究论文_薛晨

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 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陕南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矿产、水和旅游资源。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带动力强的经济增长点,不能将其资源优势充分地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加之陕南作为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同时,分布着许多重点生态保护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很大,有些学者提出了陕南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但笔者认为,作为承担直接影响水源水质水量的陕南水源区,即汉江流域周边还需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这样,既可以成为陕南发展循环经济的补充,同时也可以保护陕南水源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关键词:南水北调;陕南水源区;生态经济

1陕南水源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1.1实现陕南发展突破的必由之路

陕西省“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式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区域发展思路,并提出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陕南经济发展所依托的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重点生态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很大。陕南水源区的汉、丹江流域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这将使一些优势资源开发项目受到政策和环境容量限制。面对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的双重重任,陕南不仅要走有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循环经济道路,还要走重视生态环境的生态经济道路。

1.2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

一是产业比重过大,二是产业发展滞后。由于区域经济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经济发展仍是以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开发为主,缺乏按照生态经济原则要求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转化构成的一个良性发展模式,资源的使用做不到优化利用,经济增长仍是在低层次、低水平上的增长,这造成了陕南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区域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的内在潜力缺乏。因此,要实现陕南突破发展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重视生态技术的作用,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陕南水源区的生态存在的问题

2.1财政补偿力度不够

我国财政支出在环境保护方面金额少根据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财政支出用于环境保护方面共亿元,仅占的其中中央仅支出亿元,而对比发达国家环保支出情况,般投入的以上才能基本达成环保的要求,世界银行也曾建议中国加大这方面的支出以保护环境、控制污染。除了总额的不足外财政政策也缺乏横向生态补偿的支持措施,般受偿区多位于东部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而调水区则出去西部相对落后山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重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偿区主要为北京、天津等地这些地区向陕南进行经济补偿等支付还很缺乏户央政府缺乏相应政策已协调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目前财政调节手段也相对单一缺乏灵活有效的税收调节手段和其他政策。

2.2水源保护与地区经济存在矛盾

陕南地区人民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长效进行付出巨大努力水源区及其上游流域的给水区大部分属贫困地区,长期以来地区经济与水源区保护一直存在矛盾,为此失去了很多发展机会陕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等,为保护水质,政府不得不限制矿业开发并限制工业企业如造纸厂的发展。首先与受偿区相比,陕南经济发展落后经济总量小,工业企业粗放,为保护水质而建设的绿色农业和生态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更加拉大了与下游受偿区的经济差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肤南地区多山水自然风景注态环境很容易受到破坏她方政府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以确保下游及受水区用水安全的双重压力水质保护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同时,由于经济落后、资金不足在提高生活水平摆脱贫困的强大诱惑中,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动力不强,使得生态保护工作效率低,成效不足。与此同时油于国家强制的环境保护政策以确保水源区严格执行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措施更加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使得水源区长期有效得到保障的动力不足。

3构建陕南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

3.1补偿者和受偿者的确定

当陕南水源区按照国家水质标准,将一定水量供给受水区时,受水区应按供水数量对陕南水源区相关地区支付补偿费用。如果陕南水源区提供的水质质量高于国家规定标准,受水区还应对其水资源净化行为和生态保护行为给予额外补偿。考虑到生态补偿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可行性,可以把受水区政府作为直接补偿者,受水区各管理部门以及受益城市居民作为间接补偿者。在陕南水源区内,陕南地区各政府为直接受偿者,为水资源保护做出牺牲和奉献的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应该成为间接受偿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由代表水源区企业和个人利益的地方政府作为直接受偿对象,政府接受补偿以后,再将补偿金分至水源区的企业和个人。此外,中央政府也应对水源区生态建设给予财政拨款和补贴,加大投资力度,给予政策优惠,发挥其纵向补偿的优势。当然,如果陕南水源区未按国家有关标准中规定的出境水质水量向受水区供水,给受水区造成了经济损失,陕南水源区也应对受水区进行补偿。这时,补偿者是陕南水源区,受偿者为受水区。

3.2补偿方式的选择

受水区可以把对陕南水源区的补偿落实到具体的产业项目上,大力支持陕南水源区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陕南生物资源丰富,农林特产品种很多,但总体上产量少、规模小、特色品牌不突出,“品种———火车,产品———汽车”,没有形成 “气候”,因此受水区可以利用自身产业技术优势指导陕南水源区选择地区特色明显、具有一定产量规模的农林特产进行规模化开发加工,如菜子油、黑米、茶叶、木耳、香菇、核桃、板栗、药材等,提高产品品质和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对环境的压力较小,也是陕南最具潜力的重要产业之一。陕南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以 “汉”为主的文化旅游资源,号称陕西的 “后花园”,随着西汉高速、西南高速、西康高速的开通,陕南的旅游及其他产业会有一个极大的发展。受水区应加大对这些项目的投资,帮助陕南水源区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品味,扩大旅游宣传,壮大旅游产业。

综上,陕南具有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山环水绕的地貌条件,在生态资源上具有森林覆盖率高,生物类型多样,水量丰富,水质优良、绿色农业条件优越,旅游资源特色突出、矿产资源丰富等特点。由于地处偏僻,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层次偏低、优势产业集中度低。近年来,由于发展的强烈需求和秦巴生物多样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生态功能定位的矛盾,陕南绿色产业有一定发展,但是总体规模小、层次低。本文从产权界定、资源定价、类生态市场、生态补偿等制度创新,提升生态资产的数量与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绿色工矿业带动经济起飞,提高优势产业集中度等角度探讨陕南生态资源经济化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邢海虹.基于GIS的陕南水源区农产品虚拟水空间差异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05):300-304.

[2]杨冬民,张玉卓.南水北调中线陕南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01):59-62.

论文作者:薛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  ;  ;  ;  ;  ;  ;  ;  

陕南水源区发展生态经济必要性研究论文_薛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