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于洋

40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于洋

于洋

(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2400)

【摘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90%。结论: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以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功能,减少尿蛋白,纠正病理生理异常,阻止或延缓肾脏纤维化进程,保护肾脏功能为主,具体措施包括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并发症的治疗等。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064-02

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肾脏病理损害而引起血浆蛋白大量于尿中丢失所产生的病理生理状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药,抗凝药物等进行根治性治疗[1]。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4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7~59岁,平均32岁。病程3个月~5年;患者均有水肿的症状,大量蛋白尿,严重的低蛋白血症;24h尿蛋白定量3.6~12.6g,血浆白蛋白18~29g/L,其中轻度17例,中度23例。

1.2 方法

1.2.1糖皮质激素治疗 起始量以泼尼松为例,儿童的每天剂量为2mg/kg,成人1mg/kg,总量不超过60mg/d,口服8周,必要时可延长到12周。缓慢减药,尿蛋白小于0.5g/d或阴性,一般每隔7天减量1次,每次减去5mg,减到每天总量仅20mg时则每次减去2.5mg。在减量过程中,如果尿蛋白增加,则恢复原有效最低量,隔2周后若尿蛋白消失,可考虑再减量,直至完全停药为止。总之,治疗阶段长,减量阶段亦长;治疗阶段短(仅8周),递减速度可稍快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维持当减至20mg/d时应更加缓慢减量,当减至10mg/d时,再服半年至1年[2]。

1.2.2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剂治疗 ①盐酸氮芥:细胞毒药物中的氮芥是最古老的免疫抑制剂之一,治疗肾病综合征效果较好。由于氮芥对局部组织刺激性较大,并有严重的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副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少。②环磷酰胺:是国内外最常用的细胞毒药物,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应用剂量为每日每kg体重2mg,或200mg隔日静脉注射,累积量达6~8 g后停药。长期使用环磷酰胺的副作用除骨髓抑制之外,主要有脱发、肝损害、出血性膀胱炎及性腺损害等。③苯丁酸氮芥:是氮芥的衍生物,口服方便,已广泛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该药作用较慢,副作用小。常用剂量为0.2~0.3mg/(kg·d),疗程为8~12周。④环孢素:该药为选择性T细胞抑制剂,抑制辅助性T细胞产生 IL-2,进一步抑制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及巨噬细胞分泌IL-1,还能抑制IFN-γ的合成,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受影响。该药进入细胞与其受体结合,抑制了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和钙依赖的神经钙蛋白,使激活的T细胞核因子不能去磷酸化,阻止了细胞因子转录,从而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肾小球基底膜损害。该药对骨髓无毒性作用,但有肝肾功能异常反应的副作用。用剂量为3~7 mg/(kg.d),分2次服用,起效后减量维持,一般以6个月为1个疗程。⑤霉酚酸酯:为一新型免疫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移植排异反应。该药在体内脱酯后形成霉酚酸,竞争性抑制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阻断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使DNA及RNA合成受阻,故可选择性地抑制T细胞和B细胞。常用剂量为1.5~2g/d,共用3~6个月,减量维持半年。该药无肝、肾毒性,偶有胃肠反应及白细胞减少。

1.3 疗效标准

完全缓解:肾病综合征表现完全清除,血浆清蛋白超过35g/L,连续3d检查尿蛋白少于0.3g/24h,肾功能正常。部分缓解:肾病综合征表现完全消除,连续3d检查尿蛋白0.31~2.0g/24h;肾功能正常。无效标准:水肿等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好转,24h尿蛋白定量>2.0g,肾功能无好转[3]。

2.结果

4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

3.讨论

原发性肾炎综合征常无明显的病史,但部分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常有明显的原发病病史。对具备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脂血症4个特征者,进行肾病综合征诊断并无困难。

凡有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均需要卧床休息。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后可下床活动。高度水肿而尿量少者应严格控制入水量,以免水肿快速加剧。仅有下肢水肿或下垂(低体位)性水肿而无浆膜腔积液,尿量每日在1L左右时,水液可不限制,但也不宜过度饮水。水肿时限制钠盐摄入量较限制水量更为重要,肾性水肿患者都应采取低钠饮食(Na<1g/d),显著水肿者更应严格控制(Na<0.5g/d),尤其是使用大剂量皮质激素的患者。应给予正常量的优质蛋白饮食,每天0.8~1.0g/kg。要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每天每kg体重不应少于126~147kJ。不主张给予高蛋白饮食,因为高蛋白饮食可加重蛋白尿,又可使肾小球内“三高”现象加剧,促使肾功能恶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已有50年历史。皮质激素通过非特异抗炎、调节免疫反应、抑制白细胞趋化、稳定溶酶体膜及抗补体等作用而取得疗效。

【参考文献】

[1]常月琴,周成林.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和尿IL-8测定的临床意义[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16(3):251-252.

[2]李忠.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对策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178-180.

[3]廖云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0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 18(6):68-68.

论文作者:于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  ;  ;  ;  ;  ;  ;  ;  

40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于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