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金流量与利润关系分析_现金流量表论文

企业现金流量与利润关系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金流量论文,利润论文,关系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财务报表包括主表附表,其中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作为三大会计主表,肩负着企业从财务状况(某一时点)、经营成果(某一期间)、现金流量(某一空间)各个层次的会计信息体现与传递的使命。企业在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是首当其冲的一个报表,笔者将其称为“面子”报表,其次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紧跟其后。笔者认为,人往往习惯性的去品尝它摆在你面前的“第一道菜”——资产负债表,有的企业为了面子工程,使资产负债状况的表面好看,往往在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等会计科目上加料加价,调节流动比率和速冻比率,从而利用财务报表虚夸偿债能力,以达到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与之紧密相关的第二道主菜——利润表,荤素搭配的一道菜,任何时候不可或缺,总是想方设法在保证收益平衡的支点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第三道主菜——现金流量表,笔者将它比作老火营养靓汤,最能体现营养价值。现金流量也是最能体现企业真实财务状况,最富有企业价值。在追求利润表象过程中,利润表仍然容易受外部或内部因素随意虚增收入或调节成本,提供虚假信息,可以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对企业利润进行瓦解,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真实流通分解,能层层剥离利润的虚伪表象,披露权责发生制体制下会计列账不可预估的企业风险。本文通过对A企业现金流量表及利润表的分解,就两者间的勾稽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并尝试运用A企业实体数据,证明现金流量数据分析的客观真实性,以及它对企业财务困境分析的重要性,试图为企业提供解决现金流问题的策略,创造出更良好的现金流通氛围,最终达到现金净流入与利润盈余双收。

二、A企业现金流与利润现状透析

(一)现金流量表现状: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

从表1可以看出,A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额为-155万元,A企业现金流入量小于现金流出量时,资金运营状况非常糟糕。其中主要体现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明显小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差异为-3960万元,造成该项目差异悬殊的主要因素在于“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8112万元,这也非常明显地反映了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一般背负着沉重的人工成本压力,这一成本包袱将是影响企业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

值得庆幸的是,A企业现阶段仍有母公司给予的资金支持,即该表中的“收到上级资调中心归还的存款”16915万元,该资金是A企业在会计期间所有成本费用以及代付业务资金所需。若一旦缺少母公司的资金支持,该企业仅仅靠自身的资金流入(12125万元)将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资金消耗,现阶段该企业实际收到的收入及代收业务资金每日清零归集上缴到母公司。若流入资金不归集上缴,同时母公司不给予资金支持,那么A企业连最基本的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16084万元)也无法运作,更无需提长远的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假设母公司不给予资金支持,A企业也不进行收入资金上缴,那么该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如表2所示。

图1 A企业经营、投资、筹资的流入流出

由图1可知,无论在经营、投资、筹资领域,现金流入均明显低于现金流出。A企业将面临4945万元的资金缺口。此时要将企业继续维持下去,外部环境方法就是吸引更多的投资或向金融机构等筹资,而内部环境方法就只能从员工薪酬、变动成本、固定资产购置等方面进行资金压缩,一旦压缩,也可能造成业绩下滑等恶性循环,A企业这种资金运营的迫切需求将压迫其无法喘息,财务困境重重。

(二)利润表现状:营业收入大于营业成本

表3显示,A企业净利润为正数,盈利310万元,营业总收入大于营业总成本。从利润表数据看,该企业盈利状况稍有盈余。但是由于利润表数据的可调节性,往往让人担心它的真实可靠性。若结合该企业现金流量表来看,便会发现它的内在矛盾性,这其实就是一种“报表盈利、却无钱可用”的真实体现。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该企业账上无钱是真实的,但是否真正盈利却存在主观人为操作因素,通过仔细调查便不难发现,该企业是通过虚增收入及调整成本来达到利润盈余的目的。其中“虚增收入”因素影响最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前确认收入,在尚未销售商品或者在提供服务时就确认收入,对发出商品和委托代销等业务提前确认商品的销售收入,在客户对该项销售有终止、取消或递延的选择权时过早确认收入;二是利用虚构客户虚增收入,虚拟销售对象或者在原来销售业务的基础之上人为地扩大销售的数量,使公司在该客户下的确认收入远大于实际的销售收入,并且增加其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给企业带来大量用户欠费以及根本不存在的营业收入,正是这种虚无的营业收入无法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现金流入,这也是该企业资金如此短缺的合理解释。

三、A企业现金流与利润各项关联指标关系解析

从长远来看,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关系有逐渐统一的趋势,对于企业而言,其资本结构及资产结构将会相对稳定,应收款项会尽最大的可能收回,长期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将会一步步计提坏账从利润表上减去,因此净利润与现金净流量的差异将被时间抹平。因而企业在其资金运用相对稳定时,现金增量完全取决于该企业的盈利大小。即使该企业存在大量折旧与资产摊销费用,同时有应收账款,但是只要这些应收账款能够在考察的期间被完全收回,而折旧与资产摊销期限也会最终与现金流出持平。因此从长远方面来看,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是可以达到一致的。如果企业无应收款项和待摊项目,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应当完全一致。

然而这种理想状态往往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中,各种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资产质量的高低,必然使得企业利润转化为现金的过程中偏离理想状态。针对该企业的净利润以及经营活动净流量状况来看,在该企业漫长的历史经营活动中,其利润与现金流的偏差也日益严重,甚至出现净利润为正,现金净流入为负的状况。

根据利润表中权责发生制转变为收付实现制的调整模型对A企业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进行对碰(如图2所示)。具体数据见表4。

现对剔除因素做详细说明:

在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及其他业务收入由于按权责发生制提前确认的收入,还有一大部分未回笼资金,其中包含虚假列收部分,均体现在“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中,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仍有3883万元未回笼资金额。其他业务收入仍有500万元未回笼资金额,该部分未产生实质性的现金流入,此处剔除计算。再次,折旧为非付现成本,在本期间内不涉及现金流动,全额剔除885万元。另外,固定资产报废损失5万元,为固定资产残值,也在本期间内不涉及现金流动,同样全额剔除。

在现金流量表中,主要剔除不涉及收入、成本的现金流量,在“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与“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包含不涉及利润的代收或暂收业务资金,分别剔除471万元、1253万元,另外,购建资产等资本性支出,在本期间内并未计提折旧,所以也不涉及利润,应予全额剔除980万元。将以上不涉及因素剔除后,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达到了一个最终的平衡点,净利润与现金净流量一致为-3183万元。

四、企业资金有效运营保障途径

如何增加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是每个企业除利润之外的另一追求目标,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一是通过提升企业创收能力增加企业自身产生的资金,在各方面资金稳定的情况下,创收是增加企业资金的主要保障。同时要注意在资金未回笼的情况下,谨慎计列营业收入。二是通过企业内部节支达到资金流出减少,特别是变动成本,在业务收入减少时可考虑减少相应变动成本的开支,比如运输费、营销费等。若在收入减少时流出成本不变甚至增加,排除外部影响因素后,便是内部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资金浪费。三是通过加强存货管理达到资金充分合理利用,避免资金沉淀。对于超期限库存的存货一定要给予及时清理,原材料要有计划的进行采购,未销售商品切忌生产过剩,宁愿低价抛售不可积压成堆。四是通过加强用户欠费的催缴,及时回笼应收资金。企业内部制定切实有效的用户欠费催缴制度,可在对用户欠费的考核上大下功夫,对资金未回笼的收入项目绝不提倡立即核发营销奖励,应待资金真正归位企业时才核准奖励,还可额外增加回笼资金奖励,鼓励催缴人员积极回笼资金。五是通过信用政策管理达到最有效的资金流入。对客户资料按信用等级分类,对于资金回笼有良好记录的、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定为合作伙伴首选,并可长期合作,最大限度地在销售商品中获益,同时要及时维护更新客户资料,可保持回款速度、产生较低的坏账率,并且能确保较高水平的客户服务。最后是通过供应商付款管理,提高流动资金的管理效率。

五、结论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能实现盈利,即表明该企业的经营是有效果的,同时盈利越多则表明企业财务实力越强,但是真正能够代表一家企业财务能力的是该企业整个收益中的现金性收益,即是企业的现金净流入。然而有时在账面看是盈利,但企业却无现金支付能力;有时账面上显示微薄的盈利甚至亏损,但企业却仍然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能力。这说明只有现金流量表才能够真实的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反映企业的实际偿付能力,才能够及时地预警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危机及风险。利润表是“日子”,现金流量表是“底子”,没有丰厚的“底子”,哪来踏实的“日子”,有了对现金流量的良好分析与控制,才能为进一步做大企业效益保驾护航。

标签:;  ;  ;  ;  ;  ;  ;  ;  

企业现金流量与利润关系分析_现金流量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