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因素、经济体制因素、经济结构因素、经济周期因素、政策因素是造成下岗现象的五大原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_经济论文

发展因素、经济体制因素、经济结构因素、经济周期因素、政策因素是造成下岗现象的五大原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_经济论文

发展因素、经济体制因素、经济结构因素、经济周期因素、——政策因素是下岗现象的五大成因。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提出——推进再就业五大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因素论文,五大论文,成因论文,再就业论文,经济体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镇失业和下岗再就业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令全社会关注。

正确认识成因

造成我国出现失业问题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第一,发展因素。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二元经济的特征,也就是传统的农业与现代的工业并存。在经济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转移的过程,以及与此相伴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过程,也即“城市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我国改革开放前,进展得很缓慢,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只下降了几个百分点,1950年占89.8%,1978年占82.08%。 这种情况造成了农业人口的大量潜在就业不充分,也就是隐性失业。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要求转到非农产业特别是城镇中的非农业就业,同时,城市的收入、生活水平远高于农村更吸引着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大量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这种情况造成了巨大的就业问题。

引发失业问题的发展因素还在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南部沿海一带经济迅速发展,有些发达地区不仅吸收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而且还出现了劳动力的不足。而由农村涌向城市寻求就业机会的劳动力,则绝大部分来自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是因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因而那里就业的机会少,收入低,于是大批劳动力流向东部、南部沿海城市,在那里引起了新的就业问题。

第二,经济体制因素。在计划经济时期,似乎不存在失业问题,但那是一种假象。那是靠牺牲劳动生产率和实行低工资来增加就业的,以及靠不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来维系的。其结果是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都形成大量的隐蔽性失业,在城市企业中则有着众多的冗员,他们约占企业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面临市场的竞争,企业必须把多余的职工释放出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的效益,于是就会有大量的职工下岗、失业。这种失业是计划经济体制埋下的,一旦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大量失业人口就突然冒出来了。

我国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竞争促进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竞争中一些企业因经营不佳而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也必定会引起失业,这里且不说市场经济中改换工作所引发的摩擦失业、季节性失业等。可以说,实行市场经济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失业,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也会有一部分人失业。而我国当前还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全面建立,劳动力市场不发达,就业信息不充分,劳动力流动遇到种种壁垒,都使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脱节,造成一方面有人无事做,一方面有事无人做。

第三,经济结构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国的经济结构是经常变化的。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许多经济结构问题,例如,第二产业比重突出的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突出的低;而在第二产业中资本密集的重工业的比重不恰当的高,轻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的轻工业的比重不恰当的低;落后技术的比重突出的高,先进技术的比重突出的低;低质量的产品的比重突出的高,高质量的产品的比重突出的低等等,这使得原来的经济结构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我国沿海一带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例如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例如上海压缩纺锭),提高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业的比重,也引发了失业问题。

经济结构问题还表现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生了大量失误的投资,造成过度竞争,一些行业(如纺织行业、家电行业)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在被迫调整中,也必定会造成失业。

第四,经济周期因素。我国虽然还处在向市场经济转换的时期,但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已经出现。近来出现了需求增长减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在此情况下一些企业开工不足,生产能力闲置,亏损增加,不得不减产、停产,甚至破产。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国有企业,在其他企业(包括乡镇企业)中也在发生。经济的这种走势不仅增加了新就业的困难,而且使一些原已就业的职工失业。

第五,政策因素。许多政策都会对就业产生影响,如技术政策、人口政策、财政政策等等,都关系到就业问题。这里只谈一个所有制政策。有些地方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政策失当。这样在不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地方,就业门路就窄。

对症下药

当前我国失业问题突出,是上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必须从不同的方面采取不同的办法。

就经济发展因素来说,为了缓和和逐步解决在二元结构的转换中所引发的失业问题,从根本来说,只有持续地较快地发展经济和其他各种事业。为此,我们还必须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加强控制人口的增长。但是目前在有些地区对人口的控制有所放松,必须改变。为了吸收从农业中释放出来的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不仅要发展城镇中的工业和其他产业,还需要继续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同时,要加快小城镇建设,让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入小城镇。还有,必须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让那里的剩余劳动力更多地留在中西部地区就业。

就经济体制因素来说,需要加快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促进统一完善的市场的建立。如前所述,在市场经济中产生失业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如此,必须加快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最低收入制度,使失业者及其家庭能够有必需的基本生活保障。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沟通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信息,帮助失业者就业,也是重要的。

就经济结构因素来说,结构的变化是必定会发生的,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升级还会加快,但是应该防止由于不承担投资风险的主体的盲目投资和重复投资而产生的结构不当问题,以及由此发生的在结构调整中带来的失业。在结构方面,需要促进第三产业更快地发展。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职业很多,而且新的行业、职业不断产生,就业的容量大。至今我国的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仍相当低,1996年只占31%,而且近几年比重提高较慢。如果拆除或降低进入第三产业的壁垒,它的发展就会更快一些。结构变化引起的失业,往往要求对失业者进行就业的再培训,以便使他们能掌握新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改变就业的观念(如城市居民不愿意做清洁工)。因为,目前出现的许多人没有工作,而许多工作却没有人干的情况,除了市场信息的障碍以外,与一些失业者选择职业的态度和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有关。

就经济周期因素来说,在市场经济中出现经济周期性波动是不可避免的,政府部门已经学会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其他手段对市场的运行进行调节,以减轻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例如当经济下行时,适当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可以减缓其下行,并促使其转向上行,从而减轻失业,甚至增加就业。

就政策因素来说,鉴于我国就业的压力很大,许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应当考虑是否有利于增加就业。

标签:;  ;  ;  ;  ;  ;  

发展因素、经济体制因素、经济结构因素、经济周期因素、政策因素是造成下岗现象的五大原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