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对中国侵略战争内容的处理_日本侵华战争论文

日本高中历史教科书对侵华战争内容的处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历史教科书论文,高中论文,侵华战争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首之一,本应该认真反省自己的罪行,特别是要通过学校教育让下一代知道,不义的战争会给人类文明和本民族造成怎样的灾难,并由此寻求正确的和平、民主、自由发展道路。

但是,在“纪念太平洋战争爆发50年”之际,我们看到一股很强的反攻倒算逆流在日本涌动,即所谓的“战争总决算”。他们要“决算”什么呢?概括地说,一是重新启用“大东亚共荣圈”概念,把日本在亚洲的扩张侵略说成是“对亚洲人民的解放”,促使被侵略国家人民摆脱白种人的压迫,并促进了当地的近代化进程;二是极力抹杀和歪曲日本过去的一切战争罪行,包括直接攻击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历史教科书是用落伍的“中国中心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想编成的;把“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暴行,说成“前期主要是朝鲜人干的”“后期主要是中国人干的”,似乎不关日本人什么事;把旅顺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说成是“谎言”或“编造出来的”,等等。三是把日本打扮成战争的受害者,从各国人民对日本的侵略政策和占领所采取的“过激反抗”,到日本人是唯一遭到原子弹破坏的国家等。一句话,“总决算”的目的,是要给日本青年一部亮堂堂的历史,而非“自虐的历史”。

以上历史观点,不仅仅是右翼分子的奇谈怪论,与10年前(1993、1994年)相比,如今的日本书店里都有此类历史书。青少年学生如果关心那段历史的话,在书店里最容易获得的就是这些东西,它们不仅题目“醒目”,很有煽动性,而且种类很多。

这种现象使我们产生了另一个疑问,日本人为什么不承担自己的战争罪责?美国出于自己的需要,对日本的处理完全不同于德国:日本的民主改造是不彻底的;朝鲜战争中美国又复活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释放了大量战犯,有的大战犯还做了首相、大臣;日本没有负担巨额的战争赔款;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等等。这些在各种相关论著中谈了不少,本文只着眼于历史教科书,看看日本青少年接受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教育!是否就是日本右翼分子所说的“自虐的历史”,非要翻过来做另一番爱国主义的历史教育不可。还是如另一部分人所说的,日本是民主的、国际化的现代国家,教科书是客观地对待历史问题,已经作了深刻的反省。

本文只选择了高中历史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因为:其一,日本的历史教育,从小学6年级的“社会”课开始,经初中社会课中的“历史学习”领域,到高中的“地理历史学习”领域(分日本史和世界史两部分),内容大同小异,但高中内容最为详尽。其二,高中历史教科书编者不少是各研究领域顶尖的学者,他们对教科书内容的处理本身也代表了学术界的一般观点。其三,现在的日本有几乎100%的高中升学率,从某种程度上说,高中生的历史意识,也就是日本青少年甚至日本国民的历史意识(注:请参阅拙文《当今日本学校近现代史教育状况评介》,《课程教材教法》,1993年第4期;《评日本高中新编历史教材的基本特征》,《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第5期;《日本初中最新历史学习指导要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4期;《日本高中最新历史学习指导要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1期)。

日本的教科书制度采用审定制,即由民间组织编写完成教科书后,交到文部科学省(相当于我国的教育部)审定,合格者即可以发行,各地或学校通过教科书展示会选定自己要使用的教科书。历史教科书通过审订后,仍有需要修改的,一般是当年审订通过,第二年发行。有的教科书在审定通过几年后,才得到实施。另外,日本大体上是10年一轮课程改革(即颁布新的课程标准,日本称“学习指导要领”)。这样,原来审定通过的教科书需要根据新标准修订。即使新的课程标准没有颁布,教科书也不是常年一个样子,新材料和内容会及时补充。本文选择的17种教科书皆为通史内容(从古至今),而且多是1992年、1994年、1996年这三年实施,即根据1989年新的课程标准编写或修订的。附录中的三种教科书发行于50年代,在历史教科书编写历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我们可以从源流上考察日本教科书中历史意识的变化,见下表:

附录

从表中不难看出,日本教科书在对侵华战争罪行的处理方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教科书是回避历史事实,根本不触及具体的历史事件。在我看到的几十种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采用这种方式占大多数。其内容记述十分简单,给学生的印象往往是双方在打仗而已:在什么时间占了哪里,谁在战争中取胜了,等等,自然不会想到战争给被侵略国家带来了什么。而且还多把日本国内的矛盾,或被侵略国家的反抗等作为诱因,使学生很容易从狭隘的民族意识出发,将“事件”理解成合情合理的事。当然,在具体的表述方面也存在差别,比如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教科书就把“侵略”换成了“进入”,一些教科书则承认日本的侵略行为。如鹤见尚弘等著《世界史》(实教出版社株式会社)中的描写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

[满洲事变·上海事变] 20世纪20年代日本经济一直不景气,又遇到了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1931年9月,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奉天)附近的柳条沟炸毁了南满铁路,随即占领了东三省 满洲事变/1931-32)。第二年,即1932年1月,把战火扩大到了上海(上海事变)。同年3月,扶植清末代皇帝溥仪建立满洲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本军队一进入华北,立即引起以学生、市民为中心的抗日运动的高涨。1936年5月12日,成立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此时的中国共产党也发表了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并得到受命剿灭共产党根据地的张学良的响应。1936年12月12日,他在西安拘禁蒋介石,胁迫蒋介石抗日(西安事变)。张学良促成了蒋介石和共产党代表周恩来谈判,致使内战停止。

另一方面,1936年11月12日,日本和德国签订“共同防共协定”。1937年7月7日引发了卢沟桥事件, 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侵略(日中战争)。同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成立。红军被编成第八路军、新四军,并作为主力运用游击战和日本作战。日本军队攻破南京、武汉等主要城市,迫使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迁到重庆。

第二种教科书的课文与上例大致相同(有些教科书对史实过程的处理更为简略),不同的是在课文中加了注释。而这些注释仅有个别具有反省性质,大多数则说得很晦涩,给人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感觉,容易使读者得出“此事不可靠”的结论。具体内容见上表。

第三种教科书出现在1989年以后,比较能够正视历史事实,具有反思性质,如青木美智男等人编写的《详解日本历史》(改订版)。该书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全面开始”单元中,下设“日中战争正式开端”“对中国全境的侵略”“开拓满蒙和把朝鲜作为兵站基地”“大东亚共荣圈的真相”等子目,比较客观地描述了历史事实,并有评述,这是很少见的一类教科书。例如:

[大东亚共荣圈的真相]

日本把战争的目的说成是从白种人手里解放亚洲人民,而实际上是要代替白种人,实行更加残酷的占领统治。1940年,将“国民精神总动员朝鲜联盟”改组为“国民总力朝鲜联盟”,将朝鲜强行拖进日本的总动员体制。1944年,又在朝鲜实施征兵制,还将约20万的朝鲜女子编入挺进队,更多的女性则被拉去做了从军慰安妇。在台湾,1941年成立了“皇民奉公会”。1942-43年导入志愿兵制;1945年4月,实施征兵制,也是实行露骨的“皇民化”政策。而且强制性地从朝鲜和台湾输出大米以供战争。

在满洲,1933年成立“满洲帝国协和会”以推进“皇民化”政策。1940年颁布兵役法。1942年11月,实施“国民勤劳奉公法”。为了控制满洲铁路和掠夺满洲的重要战略物资从事了各种活动。在华北以南的占领区,接收中国资本。还在1941-42年对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使用了毒气和生物化学武器。

在东南亚占领区,推行日本的战争体制。根据1941年的《南方占领行政实施纲要》,打着“大东亚共荣圈”的美辞和“解放军”的旗号,给当地人以幻想,其目的是掠夺必要的战争资源。

教科书的这些内容,就是右翼分子们极力反对的所谓“自虐的历史”,类似的教科书在日本简直是凤毛麟角。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日本民主改造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就是用所谓的“客观叙述法”写历史,不从正面阐述战争,更不对历史事件作评价。这已经使日本国民不能正视历史,不了解历史真相了,如果再恶意歪曲,会将日本国民引到哪里去呢?有人说,怎样编教科书是日本人自己的事,指责它的教科书是干涉它的内政。试问:无视历史事实胡编乱造,伤害其他国家人民的感情,被侵略国人民能够熟视无睹吗?一些善良的人说日本教科书不写其黑暗的一面可以理解(所谓历史是爱国主义教材),但是你们全面考查过日本的社会科教科书吗?在民主、人权一类纲目下,它有若干具体例子,从希特勒到波尔布特,不可谓不详,但没有一件与日本有关,好像日本历史从来就是干干净净的,这种褊狭的爱国主义正确吗?众所周知,日本在战前和战中的学校军国主义教育,对侵略战争是起了推波助澜作用的。我们希望日本国民真正抱有一颗和平、民主的心,不要动辄就是别人的错,而自己总是优秀的。不要太自恋、自怜,而应当认真审视自己的历史。除忽必烈两次远征(都失败了)外,日本历史上真正称得上灾难的事,哪一件不是自己找的?

更有甚者,一些日本右翼分子编写的教科书,如“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纂的《日本历史》(扶桑出版社),则对历史进行了肆意的歪曲和篡改。这种做法不仅引起了亚洲各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愤慨,而且如果让这种教科书盛行,使一些错误认识成为日本国民的主流认识,则必将把日本人民重新引至危险的方向。

标签:;  ;  ;  ;  ;  ;  

日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对中国侵略战争内容的处理_日本侵华战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