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语言 提高表达能力论文_张绪

巧用数学语言 提高表达能力论文_张绪

陕西省渭南市实验小学 714000

摘 要:小学阶段,训练数学语言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数学教学中所使用的语言,既要考虑到它是一种用以描述、表达数量关系式、空间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语言,又要考虑到接受语言的对象是儿童,它是一种儿童教育的语言。

关键词:数学语言 表达能力 提高

一、语言的准确性

所谓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就是确切地反映事物的本质,不说错,不含糊。如:在教学中使用“整除”与“除尽”两个概念时,学生很容易把它们混为一谈,不能正确区分。出现如此错误的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了解概念的实质。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地判断这两个概念,可以出示几个算式,让他们对照每个概念,逐个推敲定义中的字、词,找出概念间的异同点,从而来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数学教学不仅在表述数学概念、数学法则时要求准确,而且在讲述算理时也应注意科学性。

二、语言的完整性

完整的语言才能表达明确的意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式时经常是说半句:把“一共要修的路程-已经修的路程=还剩的路程”说成“一共的-已经的=还剩的”;还有学生把“18是6的倍数,6是18的因数”说成“18是倍数,6是约数”,把“3是18的质因数”说成“3是质因数”等等。对于这类问题的出现,教师要给予及时纠正,给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所在,使他们懂得完整语言的重要性。

三、语言的启发性

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于思考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乘法意义时,对学生这样说:小朋友看4×4和4+4,它们的结果一样吗?生:计算结果不一样,4×4=16,4+4=8。师:这两道题运算符号前、后的数都是4,为什么运算结果不一样?生:因为第一道是乘法,第二道是加法。师:是这样吗?那么小朋友再看两题,2×2=4,2+2=4,为什么运算结果一样呢?生:因为2×2表示2个2相加,2+2也表示2个2相加,意义相同,运算结果也相同。师:对,那么4×4和4+4,这两道题的意义呢?生:4×4表示4个4相加,4+4表示2个4相加。师:对!这两道题意义不同,其结果也不同。通过辨析,加深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四、语言的趣味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富有情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总之,教学中的语言既要重视科学性,又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让学生从小就懂得语言美的道理,从而享受美的熏陶,陶冶情操。

论文作者:张绪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0月总第3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  ;  ;  ;  ;  ;  ;  ;  

巧用数学语言 提高表达能力论文_张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