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70论文_王宜顺

王宜顺 泰州市人民医院老年科 江苏泰州 225300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70 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 例70 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疗效、遵医行为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遵医行为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70 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70 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干预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bserv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 the age of 70 yearsWangysihunTaizhou people's hospital of old age City,taizhou,jiangsu 2253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in patientsover the age of 70 years. Methods 6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P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instructions,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formulated health educationplan.The mastery degree of relevant disease knowledge and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in two groups.Results The clinicalcurative effect and mastery degree of relevant disease knowledge,as well as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health education can enhance the cognitive level of patients to COPD and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above 70 years old;COPD;Nursing intervention;【中图分类号】R65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018-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1]。加之我国已经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患者多为老年人,临床疗效较差,严重时可累及患者的心、肺等器官,影响其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故临床护理尤为重要。2012 年11 月~2014 年11 月,我科对72 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精心治疗和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2例,其中男60例,女12例,年龄70~93岁,平均76.52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学组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2]。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语言沟通障碍、老年痴呆患者除外。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男29例、女7例,年龄70~93岁;对照组36 例,男31例、女5例,年龄70~91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低流量吸氧、止咳化痰、平喘、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病房环境管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2.1 病室环境管理 COPD 患者多有呼吸功能障碍,机体抵抗力低,对于病房环境要求较高,要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做好室内空气消毒,保持室温22 ℃、湿度50%~60%。

1.2.2 心理干预 良好的心态是促进健康生活的有效方式,能够增强机体抵抗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反复发作,病程长,进行性加重,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绝望。护士应因人而异,根据每个老年患者不同的处境做出针对性的护理,主动交流,讲解心理因素给病情带来的危害及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的重要性,安慰鼓励患者将内心的不安倾诉出来,同时鼓励家属给患者多关爱,生活上多照顾,经济上多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提高临床治疗与护理配合度。

1.2.3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COPD 疾病管理的基石[3]。

1.2.3.1 饮食指导 由于病情反复、病程较长,老年人的饮食习惯不易改变,应重视患者的饮食指导。指导少食多餐,多进高蛋白及高纤维食物,避免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减少糖的摄入,同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患者电解质平衡。

1.2.3.2 咳嗽指导 对于尚能配合咳嗽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辅助其保持舒适体位,指导其咳嗽前先连续咳嗽数次,使痰液位于咽部附近,然后行深呼吸,再用力咳嗽使痰液排出,同时注意对患者的基础护理,鼓励患者进行咳嗽[4]。

1.2.3.3.药物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β2 受体激动剂、M受体阻滞剂的定量吸入气雾剂(MDI)及其辅助装置的应用。

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要注意输液速度,液体输入过快可引起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心慌、气短等症状。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药后,要及时漱口,以防口腔炎等发生。COPD 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治疗,需做好老年患者的宣教工作,以提高药物应用依从性,提高治疗的效果。

1.2.3.4 氧疗指导 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由于呼吸衰竭,慢性缺氧,长期氧疗可以改善缺氧症状,缓解肺动脉高压,延缓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展过程,故长期氧疗对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甚为重要。为了使患者能真正配合治疗,健康教育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既能增加患者对疾病和氧疗知识的了解,也可以改变患者的不良习惯,一般选鼻导管吸入氧气,流量1.0~2.0L/min,吸氧持续时间﹥15h/d。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应反复多次的讲解加深其印象,并鼓励家属一同参加通过加强氧疗知识的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氧疗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氧疗的疗效。

1.2.3.5 呼吸锻炼指导: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恢复期指导患者作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锻炼呼吸功能。另外,指导戒烟。

1.3 评价指标 比较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遵医行为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 统计学处理资料,计数资料Ⅹ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3.讨论COPD 是一组难以根治的以气道阻塞为主的疾病,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情进行性加重及不可完全逆转等特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在原有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加强病室环境管理、心理干预、合理饮食、咳嗽指导、药物指导、氧疗指导、呼吸锻炼指导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遵医行为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7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尤黎明,吴瑛. 内科护理学[M]. 第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5.[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 -17.[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 - 264.[4] 谬艳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位与排痰的观察护理.医学信息,2010,23(4):180.作者简介:王宜顺(1979.09-)护士长,主管护师,研究生.

论文作者:王宜顺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70论文_王宜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