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研究论文

大庆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研究论文

大庆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研究

董洪梅 1 ,董大朋 2

(1.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 大庆 163313;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3)

[摘 要] 资源型城市发展时往往忽视了对资源和生态的治理与养护,大庆市提出“加速推动粗放消耗型生态向绿色低碳型生态跨越升级,争当生态转型排头兵”,文章通过对大庆生态化转型的成效分析和对大庆生态化转型困境的探索,提出大庆市生态化转型的科学对策及合理路径。

[关键词] 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

1 大庆市生态化转型成效分析

1.1 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1.1.1 农业提质增效,优化供给

LS accounts for 3% to 5% of all CRC[25] and it is the commonest inherited colon cancer syndrome. The average age of malignancy in LS is 44 years, vs 64 years in sporadic CRC[3,17].

1 肠内营养制剂的组成 肠内营养制剂是一类不需消化或只需经化学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胃肠道途径 (口服或管饲)进入患者体内提供营养支持。其营养成分组成主要包括氮源、糖类、脂肪类、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等,动植物提取物为其原材料的主要来源[6,7]。常见肠内营养制剂能量密度在 3.77 ~ 6.28 kJ·mL-1范围内, 氮源、糖类和脂肪类提供能量的比例分别为14%~17%、54.5% ~ 75%和 9% ~ 31.5%。

由表2可知,治疗前,2组患者的SRSS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SR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农业创新科技、持续壮大农业产业规模等措施培育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2017年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种植面积达41.7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75.6万公顷的55.1%。

1.1.2 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工业转型

目前,大庆市第二产业比重之高和第三产业比重之低,在全国城市中居于前列,产业结构仍然没有摆脱资源型城市的结构失衡状态。2017年第二产业比重为54.6%,比全国40.5%的平均水平高出近15个百分点。而且无论传统的石油、石化产业还是新兴的接续产业,大部分处于产业分工价值链的底端,初级加工多而精深加工少,处于研发、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的企业更少。

1.2.2 湿地及水体环境改善

1.2.3 提升空气质量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成立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省财政厅、水利厅、农业厅等有关部门作为主要负责单位,积极发挥牵头作用,统筹推进各项具体工作。涉及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各试点市县作为实施主体,履行责任,强化措施,强力推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1.2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优化生态环境

农业方面,由于对农业高产的过度关注导致部分农民对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的意识淡薄。现代化农业机械更新较慢,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工业方面,产业创新体系不完善、创新能力弱,对工业绿色发展动能的培育构成了较大的制约。服务业方面,企业主体市场竞争能力弱,服务业发展也受到较大的压力。另外,大庆市科技、人才等配套要素供给不足,培育发展绿色新动能动力受限。

2017年3月31日,大庆市政府出台《大庆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提出要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加强重点区域及行业污染监管、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强污染源监管、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等土壤污染治理与保护措施。2016—2017年全市化肥使用量减少4.1万吨,农药使用量减少410吨。

1.1.3 以绿色发展为理念,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水彩作品《纽约北园》(又名《纽约公园》)在1932年的《艺彀》(初集)刊出图片时为无款(并误将画面上下颠倒),可知此款为后补(图9)。

大庆生态环境良好、功能完备,石油文化资源、生态湿地和地热温泉等旅游资源丰富,有助于旅游产业等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2017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2.5亿元,比上年增长23.3%。

相对于煤炭、钢铁等资源型城市而言,油田开采及相关产业引发的空气污染问题并不严重,大庆空气质量自2014年以来优良天数保持在318~326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7.1%~89.1%。

1.3 完善公共服务,健全城市功能

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城区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发布《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7)》,对全国284个城市的“生态城市健康指数”进行排名。其中,大庆市排名第53位,位居黑龙江省之首。同时,大庆还入选“健康宜居型城市前100强”名单,排名第54位。

针对湿地面积较少、水环境污染、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大庆市政府出台《大庆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全面提高湿地保护管理的综合能力,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障生态安全,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改善水体环境,在全省率先出台《大庆市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

2 大庆城市生态化转型面临的困境

2.1 经济发展乏力,转型发展动力不足

大庆以原油开采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经济结构性、体制性、资源性“三大矛盾”突出,产业结构偏重、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的“三偏问题”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乏力导致转型发展的动力不足。2017年全年大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0.5亿元,占黑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7.7%,经济增长2.8%,明显落后于全省和全国6.4%和6.9%的经济增长速度。

2.2 产业转型效应有限,生态压力依然较大

积极发展石化、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生物制药等接续产业。着力构建以石油为基础、石化为主导,现代农业、汽车、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技术含量较高、资源消耗低及环境污染相对较少的产业作为接续产业,走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3 制约因素较多,绿色发展动能培育受限

1.2.1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2.4 观念转变不到位,生态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GDP是硬道理”的传统思维惯性依然存在,少数政府部门坚持“唯经济增长论”,过度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观念转变的不到位导致政府生态责任的缺失,也不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重视与参与,企业和民众环保责任意识不强。生态绩效考核机制依然不完善,对生态环境的考核重视度依然不够,必然会出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轻视生态保护的思维倾向,致使推进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的努力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大庆市推进生态化转型的对策

3.1 强化政府生态责任意识,健全生态监管机制

大庆市在推进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过程中,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提高生态责任意识。一方面,提高政府的生态责任意识,将生态优先作为发展的首要价值目标,把生态转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和强化企业和公众的生态意识,形成全面覆盖的生态文明观念。推进大庆市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考核与监管机制。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还要建立生态职能监管和问责机制,督促职能部门积极履行生态责任,落实生态化转型任务。

3.2 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按照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的目标,第一,稳定油气板块、做强油头化尾。未来一段时间,油化产业对大庆经济发展依然有支撑作用,注重实现由燃料型向材料型转变、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单一产品向全产业链转变。第二,发展低碳清洁型产业。加快发展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式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升级中高端食品板块,提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水平,实现现代农业全链发展、梯次增值。第三,发展壮大生态利用型产业。依托冰雪、温泉、湿地等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以及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围绕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加强产业间的横向配套与纵向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构建多产业集约复合的循环产业链,以构建“结构好、效益高”的产业格局减少生态环境压力。

散射体通常是相对静止的,混响干扰在模糊度图中表现为一个围绕ξ=0的干扰带。图3给出2种信号的模糊度函数与混响散射函数的重叠情况[9]。从图3中可看出:长脉冲CW信号具有很强的多普勒敏感,在目标回波多普勒较高的情况下可从频域上避开混响,但在低多普勒情况下信号几乎被混响限制区淹没,适合高速目标检测;LFM信号因为能量均匀分布在整个带宽上,可有效降低混响谱级,具有较强的混响抑制能力,多普勒容限大,适合低速目标;短脉冲CW信号的多普勒容限大,受混响干扰的影响小,适合对低速近距离目标进行检测。

3.3 创新投入力度,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

一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发挥东北石油大学等高校优势,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扶持力度,吸引高端优秀人才来大庆就业、创业。另一方面,加大科学技术创新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降低物质能源的消耗。探索完善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为资源型产业转型提供强大、持续的技术支持力。

3.4 加强生态保护机制建设,提高生态承载力

第一,健全环境监管的规章制度,制定节能、减排和污染物排放的可量化指标,加大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第一位;第二,加大对草原、土地、湿地、水资源生态保护与监测项目的投资力度,维护生态系统功能平衡,严守“生态红线”;第三,加强生态文明体系的制度建设,制定符合实际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确保生态补偿科学、高效实施;第四,改革完善政府生态管理体制,理顺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关系,健全和有效地行使政府生态监管职能,从而对生态环境开展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买洪涛.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中政府作用的发挥——以唐山市为例[J].人民论坛,2015(4):223-225.

[2]张生玲,李跃.路径依赖、市场进入与资源型城市转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2):14-26.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24.030

[基金项目] 2018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庆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研究”(项目编号:DSGB2018013)。

[作者简介] 董洪梅(1979—),女,汉族,吉林公主岭人,大庆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董大朋(1982—),男,吉林四平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区域经济。

标签:;  ;  ;  ;  ;  

大庆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