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_大学城论文

大学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_大学城论文

论建设大学城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大学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应对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和人才市场竞争,国内许多省市和中心城市已经建成或正在筹建大学城,大学城的建设呈上升态势。但什么是大学城?为什么选择建设大学城模式?建设大学城有无基本的规律和规范?大学城建设与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早作应对加以预防?这些问题,目前尚缺少专门的研究。本文拟就当前建设大学城的有关问题作一些思考,以求引起人们对大学城建设的关注和进一步的研究,使大学城的建设能够健康科学地运行。

一、建设大学城是高等教育发展一种新模式的选择

建设大学城,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不是对现有大学进行改建或扩建,也不是新建一所或多所大学,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新途径的选择。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和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快,现有高等学校尤其是省属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日趋紧张,出现了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逐年下降、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达标、生均图书严重不足、教师队伍尤其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紧缺的局面,许多高校超容量、超负荷运转,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受到限制。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继续走内涵式发展,还是走外延式发展,亦或将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结合起来的模式选择。

就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模式讲,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立足于原有高等教育规模的基础上,以挖掘高等学校内部潜力为主,如采用提高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扩大班级规模、提高师生比、延长排课时间等方式来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容量,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但到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继续沿用这种内涵式扩张的模式,只能是以学校为单位,通过分散零星征地,期待政府投入,然后建设一个小而全的校区。显然这种模式选择已不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要求,不符合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的要求。对此,有学者提出了以外延发展模式为主的高等教育发展策略,并认为高等教育只有通过“外延发展”才可能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的适度超前发展,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这种外延发展模式立足于面积扩张、校舍新建即高等学校的增设上。但新建高等学校一则财力很难保证,二则师资紧缺,三则因前两个原因使教学质量难有保证。因此,能否寻找到能够将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第三种发展模式呢?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建设大学城是一种能够很好地将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结合起来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之所以说建设大学城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这是由大学城的定位与功能决定的。

其一,大学城是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集中办学的区域。大学城所在的区域,不是举办一所大学的区域,也不是举办某一类型的高等教育的区域,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汇聚办学的区域;是研究生层次、本科生层次、专科生层次教育共生共存的区域;是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不同类型教育共有的区域。

其二,大学城是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展示办学特色、展开办学竞争的场所。大学城是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相对集中办学的区域,这就决定大学城不是新建一所大学或举办某一类型的高等教育开始全新的办校、办学历程的地方,而是要将全国或国际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需要扩张、发展的高等学校引入办学。在大学城里,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展示其业已形成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将优良的办学传统、成功的育人模式保持并发扬光大,将优势学科、名牌专业置入大学城,将优秀教师,尤其是名师安排到大学城的教室讲台上。因此,大学城不是低水平、低层次、低效益的高等学校聚集的区域。在大学城里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展示自己办学特色的同时,也自然展开着办学水平和质量的竞争,因此,在大学城里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互相学习、彼此借鉴、共同发展。

其三,大学城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硬件与软件资源共享的园地。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在大学城里办学,可以共享水、电、道路、建筑等基础设施,共享体育休闲娱乐场所,共享图书信息资料,共享生活后勤服务设施等硬件资源。在大学城里软件资源同样可以共享,高素质的师资可以轮流到几所大学执教,学生可以走进几所大学的课堂选修自己喜爱的课程,所修学分各学校之间互相承认。大学城内硬件、软件资源的共享,能有效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各办学实体自成—体的资源配置模式,有效地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和重复建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

其四,大学城是探索新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基地。大学城建设是对高等学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在大学城里可以真正实现开放式办学;不同门类的学科专业,具有不同风格特长的教师集于一体,彼此融通、融合,对于突破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大有益处。

其五,大学城是文化旅游、休闲的新型生态园区。大学城不同于以往的大学和现有的大学,它是在一个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较好的较大的区域内进行建设,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进行建设。从规划开始,不仅注重良好的硬件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而且重视良好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与景观的营造,集中体现出教育城、文化城、生态城、旅游城的风姿,突破现有大学的功能,成为城市新的旅游景点和休闲、娱乐、消费之地。

其六,大学城是进行知识创新、推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孵化器”。大学城同时也是高科技园区,在引入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办学的同时,鼓励高等学校发挥自身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大学城内开展科技创新,从事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工作,培育一批知识和智力密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加速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与应用,缩短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同时大学城内的科技园区也是大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

其七,大学城是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大学城的建设,适应了提高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的需要,适应了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大学城的建设,为区域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具有现代思想观念的劳动者,这就提升了“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同时大学城的产、学、研一体化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的科学力量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同时大学城建设带来的的投资能有效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压力,刺激区域经济发展;大学城所具有的旅游、休闲功能,服务、消费功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持续的作用,大学城的建设将成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新的亮点。

由上可知,选择建设大学城的方式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充分调动和利用并大力开发现有高校资源,使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市区之间、高校与其他教育机构之间、高校与社会企业公司之间实现多方面的联合与合作,建设具有教育、科技开发、休闲旅游、服务消费等多重功能融于一体的新型大学园区即大学城,就兼有了外延发展模式与内涵发展模式相结合的特征。在高等教育场所规模、容量扩张的同时,又能减少高等教育发展外延扩张过程中的建设成本,进而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和充分利用,避免各高校按传统内涵方式扩张过程中的重复建设和重复设置,杜绝资源浪费。

二、大学城建设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建设大学城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须弄清这一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我们认为要使大学城的建设走上健康科学的运行轨道,必须考虑六大支撑体系及其相互关系:建设大学城的思想政策支撑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体系、教育教学保证体系、运行管理支撑体系、后勤服务体系和服务对象体系。

(一)建设大学城的思想政策支撑体系——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建设大学城的指导思想应为:以“三个代表”为准绳,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教育需求为目标,立足区域,面向世界,量力行事,前瞻未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汇聚优势,讲求规模效益,适度超前发展,建设一个以高等教育为主体,融教育、科研、休闲、旅游为一体,拥有良好教育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政策环境、创新环境,具有主体开放性、资源共享性、功能多重性的大学城,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在建设大学城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大学城建设政府必须宏观调控,进行政策引导,尤其要对大学城建设涉及到的征地、建设、收费、融资等,制定统一的优惠政策,提供宽松的环境,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益、高质量的大学城建设。

(2)市场机制、社会投资。大学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各学校教学用房等设施的建设,要面向社会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融资招标,进行市场化运作,以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大学城建设,鼓励他们参与后勤服务设施等方面的经营管理,保护其获得合法收益。

(3)资源共享、学校自主。大学城的基础设施部分以及部分教学科研实验设施、图书情报信息等实行资源共享。各入驻高校,自主确定专业设置,独立进行招生、培养、颁发文凭和进行内部管理,自行组织和决定科学研究与交流、技术孵化和产品开发,自主完成所属校区的建设。

(4)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筹规划就是要把大学城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与城市规划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整个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结合起来,同时对大学城的具体建设要制定科学的规划,分期分区地建设大学城。

(5)汇聚优势、体制创新。大学城要尽可能引进知名学校,引进名牌专业、特色学科、优秀教师和创新成果,尽快地形成竞争力、凝聚力。同时各办学实体要改革创新,形成开放的办学体制,形成互助合作的培养创新人才的育人体制,形成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体制,探索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制。

(二)大学城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体系——投资主体

大学城建设的投资主体可从政府投资主体、企业投资主体、社会投资主体、学校投资主体五个方面来分析。

1.政府投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投资主体和地方政府投资主体。大学城的建设,作为投资主体的中央政府,只能是间接地进行政策支持和宏观调控,起主要作用的是省市地方政府,他们作为投资主体,其目标在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其核心是获取大学城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投资方式目前主要是优惠性政策的投入、建设土地的供给和启动资金的注入。

2.企业投资主体。企业作为大学城的投资主体,其目的在于研究和开发与其企业发展相关的产品、技术和工艺服务,培养和培训与企业现在和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劳动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期望从大学城的设施建设和后勤市场的占有经营中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既然是企业,它考虑最多的必然是利益和利润,它对大学城的投资也必然考虑利益的回报。因此,要调动和保护企业投资大学城建设的积极性,就要正视其对利润的追求和保护其合法的收入。

3.私人投资主体。私人(不包括学生上大学所交的学费投资)作为大学城的投资主体,其目的在于通过投资大学城的建设而获得经济效益,或通过投资而获得社会认可,提高社会地位,取得社会效益,其投资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因此,大学城建设要争取私人的投资,一方面要有使私人获得经济收益的机会,同时要有奖励或鼓励政策,将其投资大学城建设的目的引导到追求社会效益上。

4.学校投资主体。高等学校投资大学城建设,实际是自身的一种扩大再生产行为。因此学校也必然要考虑效益问题,如果考虑到在大学城的建设及办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经济支撑困难,教育教学维持困难或入不敷出等,高等学校投资大学城的热情就会下降,进行扩张的积极性就会下降,进而必然影响大学城的建设。因此,大学城的建设及其运行,必须考虑高等学校自身的投资效益问题。

由此可见,在大学城的建设过程中,不论哪一类投资主体的任何投资行为都有一定的投资动因,或经济动因、或社会动因,都不会是不附带条件的,投资主体总会对投资对象提出相应的要求,希望得到投资回报,这就会影响投资对象的发展。因此,对大学城建设的投资主体影响大学城的建设的现实可能性要有充分的估计,宜对投资主体的目的、要求进行合适的引导。

(三)大学城的教育教学保证体系——办学主体

大学城的主要功能是教育功能,其教育功能发挥得好,其他功能也就容易显现。大学城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和运转,是各办学主体高等学校最主要的责任。作为大学城办学主体的高等学校,其所追求的发展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其教育教学保证体系的运转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建立健全教育教学保证体系,才能使大学城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基本保证。

(四)大学城的后勤服务体系——服务主体

大学城的建设和运行必须有服务保障体系的支撑。从硬件要素讲,水、电、道路、场地、房舍等方面的供给必须畅通、充足,膳食餐饮要价廉物美、快捷方便,诸如邮政、通讯、医疗卫生、公共交通等服务网点也要布局合理。从软件要素讲,树立优质服务观念、服务育人观念非常重要。大学城的优质服务必须反对和杜绝假冒伪劣等现象的出现,要做到服务热情、和善、周到、诚信等。这一方面能够防止因假冒伪劣等现象发生而损害主要服务对象群体大学生的利益,同时,可以预防因假冒伪劣等事件的发生酿成不必要的事端,再者,优质的服务具有净化大学城环境的作用,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大学城的运行管理支撑体系——管理主体

大学城从规划到实施,从建设到运行,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支撑体系,形成一个具有合理层级关系,体现决策、咨询、执行、监督等机构分设原则的大学城运行管理支撑体系,以保证大学城建设的顺利实施,保证大学城建成之后的内外关系协调和有效运转。

(六)大学城的服务对象体系——学生主体

建设大学城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城的建设运转,大学生也是最重要的投资主体,没有大学生的交费、入住,大学城的建设就没有价值,这就要求大学城必须树立大学生主体意识。大学城只有生源充足并且稳定,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大学城也才会有生气、有活力。因此大学城的规划、建设及其运转都要把为大学生服务放在中心位置,努力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

(七)大学城建设之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

上述基本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各自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建设大学城的思想政策支撑体系是先导,即大学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起着先导启动和规范作用,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没有大学城建设的构想与规划,没有明确的原则规范,大学城的建设就会偏离目标。

大学城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体系是大学城建设设想和规划能够实现的基础。没有多方的投资,无建设资本,大学城就不能由蓝图变成现实。

大学城的教育教学保证体系是大学城能够建设实施的前提。没有各办学主体即高等学校的入驻意愿,没有各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大学城就招不来入住的学生。

大学城的后勤服务体系是大学城运转的保障。服务体系缺失或不完善,大学城的运转就会受阻,后勤保障不力,大学城就会停滞不前。

大学城建设的运行管理体系是大学城能够运转的关键。没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精干、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建设大学城的各要素就不能形成优化组合,建设大学城的各种积极性就不能汇聚,大学城的建设或大学城的运行都将变得混乱和无序。

大学城的服务对象体系即学生主体,是大学城能够建设、存在、发展的命脉。大学城因大学生迫切的读书愿望而建,因大学生交纳学费而运转,因大学生的存在而存在,因大学生不断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而创新发展。

三、大学城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建设大学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的问题

目前,建设大学城尽管地方政府热情高,各高校入驻态度积极,但社会上对什么是大学城、为什么要建大学城以及大学城的运行模式等并不清楚。地方政府只注意到大学城建设的正面效应,而且更多的是经济效益,因此对大学城的设计规模过大,有的大学城设计规模超过20万人,显然过于理想,对大学城建设的困难尤其是融资困难估计不足。我们认为,建设大学城,在思想认识上要态度积极,真正认识到其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同时对大学城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遇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认识,尤其要吸取大搞开发区的经验教训。因此,对于大学城的建设,要加大宣传力度并形成热点和亮点,吸引社会的注意力,为大学城建设的征地、搬迁、融资等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立法与大学城建设的投资主体利益回报问题

从投资回报上讲,大学城建设进行社会融资、市场运作,能否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大学城建设,关键是要尽快制定关于大学城建设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政策,使不同的投资主体都能在大学城的建设中获得其相应的利益。为使这种政策具有权威性,最好就大学城建设的相关问题,尤其是政策问题,提请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立法表决,使大学城的建设立于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因为投资大学城的利益回报,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作为投资者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考虑,为调动和保护这种收益回收较缓的投资,需要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

(三)教育教学资源尤其是教师队伍的短缺与补充问题

建设大学城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大规模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举措。但由此带来的师资队伍短缺不可忽视。以湖北省为例,预计在今后不到5年的时间里,大学生数净增20万人,以师生比1:14折算,就需新增加15000名左右的大学教师。如果师资队伍按硕士及以上学历要求准入,显然教师队伍的供给将面临相当紧张的局面,而没有合格的、符合基本需求的教师队伍,主要教育教学资源供给缺乏,大学城的定位和功能就很难实现。因此,在建设大学城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如何为大学城的建设发展准备合格而充足的师资的问题。

(四)收费与生源的可持续性问题

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建设一座大学城即招收几万或十几万大学生,这是理想状态下的应然设计。按照现在国内有关大学城的运作方式,如东方大学城的市场化运作,学生交纳学费入城之后,不只是住宿收费,而且进入公共活动场所如体育场、图书馆等均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势必增加学生的经费负担,进而引起学生及家长的不满。东方大学城的运作,如学生入住人数就没有达到投资建设管理者的理想目标。事实证明,大学城的建设和发展不能只指望靠高收费来支持。同时,社会经济发展及就业问题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对发展规模的影响越来越大。大规模的扩招必须辅之以就业观念的更新,没有或缺乏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将对大学城的建设和发展形成制约。因此,需要对就业问题进行讨论、宣传,使社会、家长、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以适应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后的就业形势,这有利于大学城保持可持续的生源。

(五)高校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入住大学城的关系问题

建设大学城的重要目的是解决高等教育扩招、新增大学生的入住就学问题。但建设大学城不能影响高等学校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内部挖潜。现在许多学校申请进入大学城,有的计划整体迁入,原有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开发,应有详细的规划和有效的运作,不能出现在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有的高校为满足开发商的利益,一律将新生安置在公寓,而校区内原有的学生宿舍资源却空闲的现象。因此,部分高等学校的整体迁入必须制订现有基础上增量的计划,如果进入大学城还维持现有办学规模,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则对这种学校的进入要适当进行限制。同时高等学校的部分进入或整体进入,均要考虑到对高等学校自身整体发展的影响,要有全局、系统观念。

(六)大学城运行中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共享问题

从现有大学城运行的情况看,硬件资源共享较易,而软件资源,如名师的共享,公共课程、名牌学科的共享,学分的共享等则较难,容易出现虽在大学城,而实际上高校各自为政、各自封闭办学的局面。因此,大学城更要探索软件资源如何共享,如何互助育人,培养复合型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之人才的新机制。其中重要的是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跨专业选修和跨校选修,学分互认。这能使大学城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充分共享,缓解教育资源短缺,尤其是缓解教师资源短缺的状况。

(七)大学城如何形成特色问题

大学城的特色形成需要一个建设与发展过程,在规划时对此不能不加以考虑,比如选址的特色、建筑的特色、人文景观的特色等等。但是,大学城更重要的特色是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管理特色和科技创新、科技孵化等方面的特色。从国外大学城或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经验看,其主要是以一所或几所著名高校为中心而辐射发展形成的。现在规划的大学城,较多的高校同时进入,就难以形成中心。因此,大学城建设,要考虑在全国格局中的特色,要考虑各自的区域特色,进入大学城的高等学校,要能充分体现出比较优势。

(八)大学城的安全保障问题

众多的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里汇聚大学城,将给大学城的秩序稳定、治安带来挑战。由于大学城的开放性、专业设置的不平衡性,还由于社会发展带来就业的不确定性等等,都有可能在大学城的学生中引发事端。因此,对于设计规模以数万学生计的大学城来讲,保障其生活供给的安全,保障其教学秩序、活动秩序的稳定,以及大学城师生、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事先加以考虑,尤其要有处理突发性事件的应变机制,防止因疏忽而酿成事端。要使大学城成为一个安全的教育、学习、生活场所,教师能够在此尽心地教书育人,大学生们能够在此静心地学习、成长。

标签:;  ;  

大学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_大学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