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_习近平论文

论习近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_习近平论文

论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华论文,传统文化论文,优秀论文,习近平论文,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宣传教育,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习近平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揭示了它的历史定位,系统阐释了它的时代价值,明确提出了对待它的科学态度。

      一、深刻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任何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五千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1]155-156“四个讲清楚”互相联系,既体现历史和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对于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针对性,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准确的历史定位。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世界文明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许多古老文明,但穿过历史的尘烟,它们或中断,或消失,或毁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不但没有衰亡,反而历久弥坚、愈挫愈盛、绵延不绝。作为创造并传承这一文明的主体,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也经历了分分合合的波折和磨难,但在总体上一直保持着团结统一、发展进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具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

      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五千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

      正是这种悠久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从纵向来看,中华文明犹如一条血脉,作为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披荆斩棘、奋勇前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有因有革、绵延不绝。从横向来看,中华文明犹如一条纽带,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身份认同、团结友爱提供着文化心理基础,使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有了共同的精神归宿。虽然大家所处环境的发展水平不同、政治制度不同,但文化基因是共同的,民族标识是共同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形成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之所以一直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之所以盛事迭出、万邦来朝,既是因为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也是因为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的根深叶茂、不断提升。

      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并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又始终与其他学说“和而不同”的局面,具有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要求的“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生命力。[3]

      这些思想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容万物的气魄,因兼容并蓄而博大精深,因求同存异而源远流长,因历史悠久而底蕴深厚,因推陈出新而独领风骚,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堪称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其内核已通过语言、文字和各种具体的文化活动,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成为中华民族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后盾,成为中华民族赢得世界各民族广泛尊重的最大优势。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古代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明,使中国一直位居世界各国前列。但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伟大民族精神浸润的中国人民不甘沉沦,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取得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斗争,“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民已艰辛探索了六十多年,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156

      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发展目标上,我们提出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小康”本来就是一个充满中华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中国梦。至于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也在很大程度上适应和暗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在发展思路上,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中,“实事求是”是一个古老词语,毛泽东对它进行了全新阐释,使它从一种单纯的治学方法升华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时俱进”源于古书中的“与时偕行”“与时俱化”,江泽民赋予它时代活力,使它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在发展理念上,我们提出以人为本,实际上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铸入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使其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发展方略上,我们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际上顺应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隆礼重法”的主张。在发展环境上,我们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实际上传承了“协和万邦”这一古老智慧。

      二、系统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决定了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必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思想的时代价值,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内生力量。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3]实际上,这已经明确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支撑

      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4]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需要有高扬的精神旗帜作为指引,有强大的精神支柱作为支撑;走兴国之路、强国之路,首先需要有凝心聚气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这样的指引、支撑、魂魄,就是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今天,能够“把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十三多亿人口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5]35。这个理想信念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坚实支撑和强力推动。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5]34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领导人民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民族特质,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样的时代精神,既是对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现出来的精神品格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其中,改革是破除社会发展障碍、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的引擎,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二者都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禀赋,从中华传统文化中都可以找到二者生长的根基,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168“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169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170。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6]这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固有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升华,二者之间是“源”和“流”的关系,只有“继往”才能“开来”。

      就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来说,富强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管子》中即有“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思想,而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创造的一个个辉煌盛世,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寻求富强的历史探索。民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原意是指“民之主”,即管理人民的君主,但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实践中,为约束君权,先贤们还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思想,这些思想实际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朴素的民主理念。文明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是指人的教养和开化,正是因为有了文明,历史上的中国才博得“礼仪之邦”的美誉。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个人层面,它是一种修养目标,比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社会层面,它是一种理想追求,比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就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来说,自由理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并不缺失,而且常常与秩序、纪律相生相伴,庄子的《逍遥游》奠定了自由的思想基础,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体现了自由的最高境界。平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渊源,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的“视人之身,若视其身”,都隐含着人格平等的思想。公正理念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墨家的“举公义,辟私怨”、法家的“公平无私”“公正为民”。法治在中国古代也有着丰富的可供挖掘和传承的思想资源,如韩非的“法不阿贵”、商鞅的“刑无等级”、孟子的“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等。

      就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来说,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祸福趋避之”,无不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拳拳之忠。敬业是中国古代就有的一种道德操守,从“敬业乐群”“敬事而信”到“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到梁启超的“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都对中华儿女起到了激励与教育作用。诚信,如荀子所说的“养心莫善于诚”、孔子所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历来都被视作为人之本、成事之基。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是它的经典表达。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的历史镜鉴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既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汇聚了历朝历代的治国理政智慧,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包括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习近平将其归纳为“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主要方面。中华先贤在实践中积累下来的这些“秘诀宝典”“金玉良言”,同样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面对如此厚重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7]。习近平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不仅勤于用典、善于用典,而且能把这些典籍、典故作为今天的镜鉴,从中找到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钥匙,直接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例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习近平借用古人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要有敢破敢立的政治勇气,习近平借用“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强调推进改革的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有立场的,习近平借用“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强调改革要有“冒的勇气”“闯的劲头”,但又不是什么都能改。

      又如,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相辅相成、双轮驱动,共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习近平借用“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强调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为回答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习近平借用“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全面依法治国,方向要正确,习近平借用“有道以统之,法虽少,足以化矣;无道以行之,法虽众,足以乱矣”,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都在于实施,习近平借用“徙木立信”的典故,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严格执法。

      比如,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证,习近平借用“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俗语、“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警言,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从中央政治局抓起。纪律是党的规矩和生命线,习近平借用“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明党的纪律。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如果任由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习近平不仅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向全党发出警示,而且明确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8]

      再如,走和平发展之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尚和合”的智慧,将其运用到外事工作中。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借用《左传》里的话向世界传达“和而不同”的思想;他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向世人阐释源远流长的中国“和”文化;他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向人们介绍“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中华传统理念。如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镜鉴,现实政策和深层哲理有机统一,形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鲜明特色。

      三、明确提出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7]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毒素。”[9]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认为:“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之中。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古代思想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7]这从总体上说明了习近平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

      1.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个传统文化构成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标识、文化基因。只有不断从传统文化的母体中汲取滋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国家和民族才能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5]33。但是也必须看到,“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3]。所以,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分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哪些内容属于精华,对当代仍具有积极、革新、进步的意义,哪些内容属于糟粕,对当代只具有消极、保守、落后的意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之后为我所用。正如习近平所说的:“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0]

      2.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继承传统文化不能食古不化,更不能作茧自缚,而应立足新的时代条件,对其中适合协调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作出合乎逻辑、合乎实际的阐释,赋予其时代内涵,孕育其新形态。这也就是习近平所倡导的:“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6]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让中华文明在革故鼎新中再谱新曲、再创辉煌。

      在习近平看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11]。其中,“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就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资源,推动其吐故纳新、与时俱进,直接服务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就是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发展实际,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适应,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劲动力;“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就是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重新包装,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用符合时代需要的形式对其作出新的阐释,达到经世致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106。其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就是使优秀传统文化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解决时代发展问题的过程中,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带动潮流、引领时尚,积淀新的文化底蕴,孕育新的文化形态。“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就是要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放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学习借鉴其中对我有益的成分,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开拓创新,为我所用。

      3.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近代以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一直存在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不加分析地完全否定传统文化的文化虚无主义,一种是死守旧有文化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两种错误思潮都有其新的表现形式。

      文化虚无主义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对中国的现代化只起负面的阻碍作用,是“沉重的包袱”“历史的惰力”,所以必须全面否定,进而打出“全盘西化”的旗帜,主张把西方的理论、观点生搬硬套地挪到中国。对此,习近平有着鲜明的态度:“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7]“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12]

      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都是精华,今天中国的发展进步必须全面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为此全民都需要“尊孔读经”、穿汉服、行拱手跪拜礼,甚至提出“儒化中国”“儒化共产党”“立儒教为国教”“以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等政治主张。实际上,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矛盾体,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即使对于其中的精华部分,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运用其服务于中国社会发展。从历史维度看,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从现实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能是社会主义而不能是其他什么主义。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恰如习近平所说的:“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13]“我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更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14]

标签:;  ;  ;  ;  ;  ;  ;  

论习近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_习近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