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方法探究论文_宋小海

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方法探究论文_宋小海

宋小海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洋马小学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了分析,并对兴趣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兴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本文所指小学语文的兴趣教学,主要是指语文教师运用启发、想象、课程设计、联系等诸多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过程。另外,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还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通过兴趣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合理设计课程导入环节,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学过教法的人都知道,一节课从导课开始。导课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后边课程的讲授,决定学生学习后续新课的状态和理解程度。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这个环节,通过启发等方式,一是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为本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同时也是为更好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保证本课授课时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严格地把好导课这一关。

课程导的好,学生学习效果就好。教师讲授新课时,一段引人入胜的导语,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几分钟,也会自然而然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小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产生迫不及待的冲动,恨不得马上打开书本看个究竟。一股很想学习的冲动致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精神充沛地全身心去学习新课文,跟随着老师的讲解,理解教师授课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授古诗《塞下曲》时,可运用讲故事或者提问的方法来导入课文。比如,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讲一个小故事。李广将军夜里看见草丛中一块大石头,以为是老虎,所以拔箭怒射,第二天一看原来是一块大石。通过这个小故事的讲解使学生对李广这个人物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没在石棱中”这一句,印象应该很深刻。或者,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古代大将军、武将到底有多厉害,弓箭能射入石头中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勾起学生兴趣,学生可能会想,弓箭会不会射入石头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后续的学习,学生的探知欲高涨,充分燃起学习古诗的热情,听课的注意力自然就会更加集中了。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知识的吸收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整个《塞下曲》一诗的教学目的、效果也就相应达到了。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授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中,要注意新知识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保证新旧知识的过度衔接。新知识如果是跟以前学到的知识完全没有联系,不好理解掌握的,则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反过来,如果教师讲授的是学生早已掌握,可以倒背如流的东西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难易适度,要在学生已学过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安排学生可接受的新内容,保证学生在以前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将新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好的学习效果。教学内容必须是学生经过一定努力所能掌握的。只有这样,才能把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被调动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教师在课文讲授中,有“雪中送炭”这个成语。为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对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进行独立分析,然后表达出来,跟同学们一起探讨。然后教师再通过课文的内容,将文章中指代的“雪”是什么和文章中指代的“炭”是什么逐一讲授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一成语的字面意思,而且通过联系文章章节及教师的讲解,对这个成语的深层比喻义也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学生通过已经学习到的知识经验和针对本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这一成语的具体运用,才能真正理解“雪中送炭”这个成语的深刻含义,保证学生在以后出现同样的语言环境时能够得心应手地正确使用。

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夯实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丰富的想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离不开想象,想象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深刻,表达就越生动。

比如,小学生一般对作文比较反感,不知道怎么写,也写不出东西,往往东一笤帚、西一扫帚,抓不住重点。教师在培养和训练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时,要注意克服学生的逆反的心理情绪,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手段去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想象。例如在教授《小猴子下山》一课,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提问学生,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心情怎么样?假如你遇到小猴子空手下山,你又会怎样对它说呢?小学生本来就对这种童话故事、小动物等充满了好奇、喜爱,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去续编一段故事一定会得到他们心理上的认同,最起码不会产生反感。经老师这么布置,学生一定会浮想联翩,小猴子空着手回家,会很伤心,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有的说,如果我看到小猴子,我会会对它说: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一心一意;有的说,第二天小猴子又下山了,这一回小猴子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拿回来了很多的东西,猴子妈妈表扬了小猴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展开想象,通过叙述、总结、归纳、落笔等程序,使学生从随性、快乐中锻炼写作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作文水平。可以说,想象为孩子作文插上了一对有力的翅膀。

四、精心设计课堂习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与数学教学相比,学生动手练习时间少,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领着学生学习课文,分析课文中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中心思想等。教师要注意到这点,要给学生留足时间进行课堂练习。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小学语文兴趣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课堂讲授知识的基本保证。熟能生巧,知识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得到鞏固。例如,各种生字、成语和句子结构、意思发表方式等,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得以巩固。另外,学生写作技巧的形成也要通过不断模仿练习来达成。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把应该学会的东西在课堂上就让学生学会,一方面减轻了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同时也为学生课余开展更宽范围的学习提供了时间保障。

总之,小学语文的兴趣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课程设计、课后练习等诸多环节上体现兴趣教学的理念,让小学生从语文教学中真正培养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习质量跨上新的台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文作者:宋小海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方法探究论文_宋小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