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抽血后局部皮下淤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顾小美 黄美

江苏省中医院 江苏 南京(210029)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抽血后局部皮下淤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静脉抽血后局部皮下淤血情况分析表”,对在我院门诊静脉抽血后引起局部皮下淤血的85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的过度肥胖、极度消瘦、化疗术后、凝血障碍;与工作人员操作因素有关的止血带使用时间、多管抽血时换管、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与其他因素有关的按压时间、按压位置、衣袖过紧、提取重物等是发生静脉抽血后皮下淤血的主要因素。结论: 静脉抽血后局部皮下淤血与患者自身因素、工作人员操作技术及对患者抽血后相关知识的宣教不够有关。针对以上因素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静脉抽血,皮下淤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4月1月至5月份在我院门诊静脉抽血后引起局部皮下淤血的85例患者。

1.2 调查方法

成立静脉抽血质控小组,自行设计“静脉抽血后局部皮下淤血情况分析表”,分析表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过度肥胖、极度消瘦、化疗术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第二部分为工作人员操作因素与皮下淤血的关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止血带使用时间、多管抽血时换管、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针头选择是否合适;第三部分为其他因素与皮下淤血的关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按压时间、按压位置、衣袖过紧、提取重物。

2结果

2.1淤血患者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研究我院门诊静脉抽血后引起局部皮下淤血的患者85例,其中年龄范围13到84岁,其他资料情况详见表1。

2.2工作人员操作因素与皮下淤血的原因分析

因工作人员操作为主要因素致皮下淤血的患者共18例。本次研究从止血带使用时间>1分钟、抽血管数≥5管、同一部位反复穿刺等因素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3.1加强工作人员操作技术水平可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

从表2结果显示,工作人员操作因素与皮下淤血有直接的关系。加强护士的技术培训,定期进行业务学习,相互交流操作心得体会,提高操作技术水平,以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 特别是对于一些新职工,除让有抽血经验的人员作技术培训外,还要求新职工平时多注意向有抽血经验的老师学习。抽血时止血带的使用最好不要超过一分钟,对于细小难抽的血管,在找血管时若时间超过一分钟,要松开止血带,让血液回流片刻,再扎止血带,以免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引起皮下淤血。对多管抽血时,在换管时注意控制针尖位置,避免换管时针尖移动穿破血管。在调查时发现,抽血管数越多,皮下淤血几率越大,这是因为多管换管针尖移动穿破血管。建议抽血管数大于四管以上时考虑改直插针为有软管的蝶翼针。对于过度肥胖、极度消瘦、化疗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细小的血管、弹性差的血管,抽血时不顺利,反复穿刺,易引起局部淤血,这要求工作人员在采血时要仔细选择血管,准确定位,对于细小难抽的血管,可选用小号采血针。对于没有把握的操作可请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抽取,既可学习到经验又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3.2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抽血后对患者的宣教工作

从表3结果显示,抽血后工作人员向患者宣教不够,患者缺乏抽血后基本的注意事项是造成皮下淤血的主要原因。静脉采血后,因工作繁忙,工作人员只嘱咐患者按压针眼,具体按到什么位置、按压多长时间很少有人注意,大多数患者抽血完后急于离开,较少注意按压时间是否充足,有的患者明明按压了皮肤针眼,还是青紫一片,原因就是未准确按压抽血位置导致皮下淤血。护士向病人开展健康教育是门诊工作的重要内容[1],让工作人员竖立“我的职责我负责”的思想[2]强化服务意识,在静脉采血后反复交代患者需在针眼及上下1-2公分处,纵向按压五到十分钟,应嘱患者不要揉搓针眼部位,不可没有到按压时间就反复查看,不能认为皮肤表面不出血就停止按压,这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引起皮下淤血。避免抽血手臂衣袖过紧。细心观察患者抽血部位衣袖状态,避免衣袖过紧,以致血液回流不畅而溢出血管外引起皮下淤血。要求工作人员有耐心,不怕麻烦,建议患者脱掉过紧衣袖,实在不方便脱的患者也可予手背等处抽血,在抽血后及时放下抽血侧手臂衣袖,从而避免局部淤血发生。避免抽血侧手臂提取重物。患者静脉抽血后当天,患侧应注意多休息,避免用力,避免提取重物,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参加剧烈的运动,如打球等,均可引起皮下淤血。对化疗术后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加强宣教。特别对凝血功能差及服用活血化淤药物的患者要加强宣教,指导按压时间要充分,最好在20分钟左右。同时我们对工作不断改进,放置了“抽血后请按压5—10分钟”的提示牌,电子屏提示:请按压抽血针眼及上下方1—2公分处,抽血当天避免抽血手臂提取重物等。

皮下淤血形成后,指导患者正确处理也非常重要。皮下淤血24小时内给予冷毛巾湿敷,每5分钟更换一次。如24小时后则给予热毛巾湿敷,每5分钟更换一次,并要注意控制温度以防烫伤。此外还应注意避免产生继发效应,因为当机体用冷和热超过一定时间,则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此现象称为继发效应。冷、热治疗应该有适当的时间,以二十到三十分钟为宜。如需反复处理使用,中间必须给予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让组织复原。静脉抽血后皮下淤血的发生与工作人员和患者都有关系,积极探讨导致皮下淤血发生的因素对静脉抽血后发生皮下淤血有预防作用。在皮下淤血预防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穿刺技术、按压时间、按压位置等是导致皮下淤血的重要因素。同时,见化验单上诊断为癌症术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的患者应作为防护的对象。在以后工作中应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苦练本领,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使患者满意。

[1] 史宝欣.护理心理学[M].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163~164

[2] 林漓,林文芳,林银喜.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抽血室的实施[J].护理研究.2013;20(9):156~157

论文作者:顾小美 黄美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5

标签:;  ;  ;  ;  ;  ;  ;  ;  

静脉抽血后局部皮下淤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顾小美 黄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