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7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论文_刘丽君,杨周萍

刘丽君 杨周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药学部 广东 深圳 518107)

【摘要】目的:分析某院近四年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药品安全监管与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近四年来7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分析评价。结果:709例ADR报告中,男女发生比例为0.97: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液及抗微生物药为主,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ADR发生率最高,占73.8%;ADR累及的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占51.5%。结论:应重视合理用药,谨慎使用静脉给药,加强ADR监测,及时上报ADR数据,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6-0056-02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ADR监测工作是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保障临床用药安全,也能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本文就某院近四年收集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709例报告进行总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通过His系统检索收集该院2015年-2018年11月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709例药物不良反应(ADR)事件,采用Excel软件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涉及的药品分类情况、给药途径、ADR累及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涉及患者情况

在709例ADR中,男性患者350例,女性患者359例,男女比例为0.97:1,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发生ADR概率基本相同。我院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60岁,约占发生人数的20.9%,见表1。

3.讨论

3.1 关注重点人群

ADR统计可见,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但值得关注的是,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率达20.9%,这可能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减退、脏器功能下降、内环境稳定性下降、肝药酶活性改变而对某些药品敏感性增加,药物易蓄积有关[3]。这提示,对于老年患者用药应根据其身体情况,调整合理服用剂量。

3.2 涉及药品统计情况

该院导致患者ADR药物品种主要是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液、抗微生物药、中药制剂。之所以导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液ADR发生率位居首位,也与其静脉滴注(给药途径ADR发生率位居首位)的给药方式有关,静脉滴注,使得药品直接进入血液。溶媒的选择、药物浓度、输液配置时间、静脉滴注时间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引起ADR发生的因素[4],因此,应加强医护人员配置输液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严格规范静脉给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坚持“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给药”的用药原则,尽量减少静脉给药机会与次数,减少ADR发生。

3.3 累及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主要是由于慢性、深感觉或与疾病相似的不良反应症状容易被忽略,而皮肤作为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变态反应反而最容易在皮肤中被观察到[5],但无表现或较轻症状的ADR往往可能产生巨大的危害而不被察觉,如长期服用肝肾毒性较大的药物,对于这类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及时发现药品ADR,从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损害[6]。

综上所述,患者发生药物ADR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给药前应重点关注患者年龄、体质机能等特点合理选用药品品种、溶媒及给药途径,给药后应定期观察、检查患者指标,根据可能发生的药品ADR做好一切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加强ADR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萍萍,多克·多丽娜,岳少磊,范瑞,王峰.我院32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新疆医学,2017,47(02):178-181+186.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1-28.

[3]杨堆进.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9):174-177.

[4]昝军民,王建军.21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04):98-101.

[5]徐勤.某院2015年1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抗感染药学, 2018,15(08):1392-1395.

[6] 范玲,顾琴华,成旭东,于栋伟.我院166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海峡药学,2017,29 (07): 266-268.

论文作者:刘丽君,杨周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某院7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论文_刘丽君,杨周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