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财政支出规模与效益研究

河南省农业财政支出规模与效益研究

沈琼[1]2003年在《河南省农业财政支出规模与效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和农村经济在一国的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财政如何支持农业的发展,这是经济学界和社会实践工作中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财力有限的农业大省,河南省正面临着农业结构调整,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过渡时期,在此过程中肯定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财政体制,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转变财政职能,更新农业财政支出观念,由单纯重视数量的增长,转变为既重视数量的增长,又重视质量的提高。这又要求我们全面、清晰地了解历年来河南财政对农业支出的规模和效益情况,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对河南省农业财政支出规模与效益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在导言中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农业财政支出的相关理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的方法论;然后详细、具体地分析历年来河南农业财政支出规模变动情况,得出农业财政支出总量虽不断增长,支出规模却在波动中不断下降、与其它省份相比河南农业财政支出规模偏低的结论,探讨了河南农业财政支出规模下降的原因,并预测未来十年河南农业财政支出总量;接着运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分析河南农业财政支出效益情况,包括农业财政支出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农业财政支出的弹性系数变化,农业财政支出结构效益等,并分析制约效益发挥的因素——农业财政支出资金管理不善;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公共财政框架下农业财政支出资金全过程管理模式,具体包括:农业财政支出投放体系、支农资金管理体系、支农项目管理体系、评估体系、决策体系以及监督体系等六大体系。

尹毅[2]2010年在《基于DEA方法的财政支农资金运用分析》文中指出本文首先简单阐述农业财政投入的理论基础,指出我国财政支农的支出基本符合《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支出的范围。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简称DEA)、实证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河南财政支持农业资金利用的总量、增长速度、组成部分及效率。在投入总量上,河南财政支农资金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波动下降后又略有上升。所占份额低的是财政支农科技叁项费用支出。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增长与财政总支出的总量增长不相协调,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财政总支出的增长速度。其增长速度与农业总产值相比,财政投入总量增长也明显低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分散,时有发生财政支农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情况。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农业生产效率非参数估计方法,并根据该数据包络方法在对河南财政支持农业发展资金利用、投入总量、组成、效率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河南的实际情况和有关理论,提出了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具体建议和财政农业支出工作的基本设想和财政支农重点,构建了适用于河南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新模式。

丁文恩[3]2009年在《基于公共财政视角的财政农业投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是不可能的。鉴于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决定了财政在必要的时候对农业给予支持和保护。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财政改革也步入了一个关键阶段。我国的财政体制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轨,再到“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农村”的逐步实施,表明财政供给范围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投入重点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转移。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勿庸置疑,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弱势产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凋敝,农业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是“十一五”时期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财政农业投入的现状、结构、规模和效益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财政政策效果。如何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是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方法及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必要性进行理论探讨,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财政农业投入的政策演变进行剖析,从制度和实践两个方面考察财政农业投入政策不合理的根源;其次,采用C-D生产函数估算出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最优规模为26.1%,即我国财政农业投入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为26.1%;利用非平稳时间序列建模原理,研究财政农业投入结构与农民纯收入关系。财政农业投入结构中的五个子项目,即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和农村救济费均对农民纯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与农民纯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协调关系,从系数值的大小可以看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支出是影响农民纯收入最重要的因素,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和农村救济费在其后。而财政农业科技叁项费支出,未能成为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解释变量,这并不意味着农业科技叁项对农民收入增加无所作为。这恰恰说明,现阶段我国财政农业科技叁项投资严重不足。最后,对全文简要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主要结论简述:第一,财政农业投入政策受到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制约;第二,我国财政农业投入规模偏小。由经济理论可知,财政农业投入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应加大财政农业投入的规模;第叁,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结构应进一步优化。根据计量分析,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五个子项目应调整其优先序;第四,我国财政农业投入效益应提高。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仅仅关注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多关注财政农业投入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针对制约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因素和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部法律;两项改革;叁个原则;四个方面。一部法律,即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投资法》,以立法形式规制农业投资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讲,都具备出台《农业投资法》的条件。两项改革,即推进财政农业投入供给主体的改革;完善财政农业投入资金的管理体制。叁个原则,即弥补市场失灵原则;遵循效率、公平原则;尊重农民主体意愿原则。四个方面,即明确财政农业投入的目标;保证财政农业投入的重点;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曹丽霞[4]2015年在《河南省下辖地市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对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由于农业存在正外部性、公共产品属性与弱质性特点,需要政府对农业给予支持与保护。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河南省政府一直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由于政府财政支出需要在各个行业进行统筹规划,用于农业的财力支持毕竟有限,由此注重对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研究就显得极为关键。其不仅可以为今后政府在制定财政农业支出政策、提高财政农业资金利用效率提供理论指导,也对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对2007-2013年河南省18地市财政农业支出效率进行研究。首先对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做了说明,介绍了各地市农业概况,并从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两个角度对河南省18地市财政农业支出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DEA分析方法测算出2007-2013年河南省18地市的财政农业支出效率,并分别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叁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再次,以2007-2013年河南省18地市财政农业支出综合效率为因变量,通过建立Tobit模型,研究人均GDP、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量、财政自给率、城镇化水平对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影响;最后,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文章主要结论:第一,河南省财政农业支出效率整体偏低,地区差异较为明显;第二,河南省不同地市综合效率值偏低的原因有所差异;第叁,河南省绝大部分地市财政农业支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第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地区政府的公共财政能力是影响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重要因素,而城镇化水平与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关系不显着。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合理规划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加强对财政农业资金支出的管理与监督;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贾礼彪[5]2011年在《河南省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尤其是对河南这样一个人口大省而言,发展农业更具有战略意义。“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农业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时期,但农业发展仍然面临基础薄弱、灾害频发、科技含量低、发展方式转变慢等诸多难题。要实现河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迫切需要加强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重视和支持,在河南省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当中,财政扮演着重要角色,财政惠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共用七部分对河南省财政支农进行了分析研究,简单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财政支农的理论基础,围绕河南省农业发展特点以及财政支农状况,对财政支农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优化财政惠农的对策措施。健全的财政支农政策是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有力保证,根据河南农业发展实际,落实“以粮为基,统筹叁农”的指导思想,坚持“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财政支农原则,提高财政支农的效益和水平,对克服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夯实中原粮仓至关重要。总之,随着农业经济的深入改革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农业现代化建设对财政支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政府一定要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财政支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财政支农的广度和深度,合理引导社会闲置资金投入农业领域;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拓宽财政支农思路,突出财政支农重点,丰富财政支农模式;完善财政支农的政策法规,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划分,畅通财政支农渠道,落实好财政支农资金;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坚持科学的财政支农,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高效的财政支农将有利于破解“叁农”难题,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吕洪波[6]2007年在《中国财政农业支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生存条件,为生产活动提供了基础,而且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起点和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农业发展问题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加快农业发展更是具有重大的意义。不可否认,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农业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显现。无论是从农业的重要地位、农业的基本特征,还是从财政的职能来看,财政都必须支持农业,财政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采取不同的形式用于农业支出。农业GDP的增长情况、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以及粮食产量水平等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文章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从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结构以及支出方式叁个角度,分别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以及农村发展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从财政农业支出规模来看,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GDP、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都具有正的效应,财政农业支出的贡献系数分别0.38、0.15和0.88,说明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来看,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对农业GDP的贡献最大,贡献系数为1.36,其次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贡献系数为0.96,第叁是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支出,贡献系数为0.61,农村救济费支出最小,贡献系数为0.5。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对粮食产量的贡献最大,贡献系数为3.4,其次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贡献系数为2.95,第叁是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贡献系数为2.33,农村救济费支出最小,贡献系数为0.29。从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来看,有效的推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财政农业补贴的方式来看,2004年以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农产品价格补贴的方式,从2004年以后,开始实行直接补贴和价格补贴并用的方式,其中直接补贴主要包括粮食直接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良种补贴,即“叁补贴”。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多年以来实行的农产品价格补贴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没有达到,甚至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但是其稳定粮食价格,保障居民生活,尤其是保障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的目的得以实现。而“叁补贴”分别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产量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但是也存在补贴力度不够以及补贴方式不当的问题。税式支出作为一种特殊的支出方式在鼓励纳税人的经济活动,减轻纳税人的经济负担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被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农业税是我国多年以来征收的以农业收入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2006年1月1日,我国政府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取消农业税是我国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对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粮食产量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财政农业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也有一些因素制约其效应的发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偏小。过高或过低的支出规模都是不经济的,理论上存在最优规模。本文运用定量分析方法,估算出我国农业支出的最优规模,我国实际农业支出规模与所测算出的最优规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再通过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也可以看出我国财政农业支出规模都是偏小的,因而可以得出财政支出规模的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的结论;二是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在支出规模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安排各项支出比重将直接影响财政农业支出的效应。本文通过计量模型得出了我国农业支出的合理结构是各项支出占全部财政农业支出的比重从大到小依次应该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支出、农村救济费支出。但我国实际各项支出占全部财政农业支出的比重相应顺序为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支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救济费支出,反映出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性;叁是农业补贴支出方式有待改进。农业补贴的方式主要包括价格补贴和直接补贴两种方式,这两种不同方式的补贴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应该逐渐减少对农业的价格补贴,增加直接补贴的支出力度;四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在既定的支出规模、结构和方式的前提下,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成为影响农业支出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农业支出资金管理体制上存在很多问题,进而影响了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实际效应。针对制约我国农业支出效应的因素,本文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一是要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支出规模;二是要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各项支出比重;叁是调整农业补贴方式,加大直接补贴力度;四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支出资金管理体制,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

孙美玉[7]2007年在《甘肃省农业财政投入的效益分析》文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领域。由于农业本身的弱势特点,加强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特别是提高农业财政投入的效益显得更加重要。目前,针对农业财政投入的效益研究,学术界已经给予了一定重视,但是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全面研究甘肃省农业财政投入效益的还不多见。基于上述背景,论文以农业财政投入效益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甘肃省的农业财政投入的效益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提高农业财政投入效益的可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以实证的分析方法,从分析甘肃省农业财政投入的运行现状入手,以J县为个案分析了甘肃省农业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然后借助Eviews5.0统计软件和相关方法分析了甘肃省农业财政投入的效益;最终针对甘肃省农业财政投入效益低下的分析结果,提供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本文的主要工作表现为:(1)回顾了美国、日本和法国的农业发展历程,在对中国农业财政投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甘肃省农业财政投入提供了理论依据。(2)对甘肃省农业财政投入的绝对规模、相对规模系统地进行分析后,横向比较了全国各省的农业投入情况,进一步实证分析了甘肃省农业财政投入的结构,并以J县为个案,提出了甘肃省农业财政投入面临的问题。(3)运用Eviews5.0统计软件,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生产函数和回归分析方法,借助候荣华的财政效益理论,从总量和结构方面计算与评价了甘肃省农业财政投入的效益。(4)针对甘肃省农业财政投入效益低下的分析结果,提供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本文的新意在于:运用统计软件和方法,借助相关评价指标,对甘肃省的农业财政投入做了定量地分析,并运用分析结果给出了发展农业财政投入的优先序。文中的农业财政投入效益分析结果对甘肃省和西部地区的政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相关领域的效益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汪厚安[8]2010年在《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及政策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长久以来,我国“叁农”问题的症结被认为是以农补工经济战略造成的财政支农总量不足和城乡公共服务分配不均等。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乡村人口4.3亿,占全国的60%,是“叁农”问题解决的重点区域。该区域以占全国不到50%的财政支农资金,生产了占全国约75%的粮食,也是需要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入的特殊区域。虽然近年来财政支农力度得到较大提高,但由于长期以来在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和使用管理上沉积的问题或体制弊端,导致财政支农资金在促进主产区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效果并不显着,没有发挥出政策应有的效应。在中国现实的国力及体制环境约束下,短期内持续大幅提升主产区财政支农规模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现实。因此,通过提升财政支农效果实现农村民生状况的有效改善,符合粮食主产区的现实情况。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在于,一是分析财政支农政策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寻找“利用财政支农政策能够缓解粮食主产区叁农问题,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实证依据,并为此进行制度设计。这对利用财政支农政策促进主产区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二是从支出总量、政策结构和农户行为叁个层面分析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探讨财政支农总量是否仍然处于边际报酬递增阶段以及最优支农结构,从而为提高支农效果的制度设计提供理论及实证依据。由此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分析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发现,现阶段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性和两难性。前者表现在优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占全国比重较大的粮食产出规模和更经济的种粮成本效益上;后者表现在自然灾害频发、地方经济陷入低资源成本的比较优势陷阱、产业主体理性行为与发展粮食产业的矛盾、环境保护和粮食增产的矛盾等。第二,分析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演变历史与实施现状。研究发现,从财政体制来看,主产区正进行省管县的财政分配模式改革,这对地方财政分配会造成一定利弊影响;从地方财政收支来看,虽然主产区财政收入逐年增长,但财政自给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地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现象比较严重;从财政支农来看,主产区正进入以工补农的高保护阶段。财政支农总量逐年上升,但增长速度波动较大,支农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逐年下降。在支农结构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比重在上升、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比重在下降,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在下降、农村救济费和农业科技叁项费用支出波动不大。与其他区域相比较,主产区财政支农支出严重不足,相对支农支出约为9%,而全国有12%,主销区达到13.6%,这与其在全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地位不相符合。第叁,评价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总量效果。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政策对实现主产区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具有积极作用。从经济效率角度来看,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农村人均支农支出增加1%,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0.328%;支农支出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正效应,农村人均支农支出增加1%,粮食增产0.061%。从社会公平角度来看,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支农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农村人均支农支出增加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会增加0.299%。但是,财政支农政策对缩小主产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并不太明显。其中,财政支农力度不足是影响目标实现的“量”的原因。从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双目标的关系来看,二者不存在冲突。第四,评价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结构效果。研究发现,一是大多数的财政支农工具实施效果并不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整体技术效率不足0.6(1为完全效率),财政投入与其产出之间并不匹配;最低收购价补贴对市场影响很大,收购价水平对粮食产量和农民种粮净利润具有显着正效应;粮食综合收入补贴对粮食产量无显着影响,但对农民收入有显着影响;良种补贴有利于提高良种利用率,农机具购置补贴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却也存在很多问题;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与农业经济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二是从财政支农结构的综合效应来看,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代表更优先);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作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对于城乡社会公平的作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因此,建议政府一是加大生产性支出金额,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业综合开发支出;二是提高非生产性支出资金效率,压缩事业费在财政支农结构中的比例。第五,评价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在分析粮食主产区农户农业投资现状的基础上,对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影响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以湖北省襄樊市为例,采用Tobit模型对这种影响进行进一步的实证论证。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对粮农进行粮食直接收入补贴、进行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都会增加农户私人投资。而良种补贴、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均无显着影响。由此说明,粮食主产区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仅仅依靠农户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国家大力支持。第六,进行主要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国际经验的启示是,第一,财政支农政策实施不仅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投入原则,还要具有调节本国农业经济波动的功能。第二,美欧日印四国的财政支农力度均高于中国,中央财政在支持农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第叁,财政支持方式由价格支持向收入支持转变,由间接支持向直接支持转变;支持领域从单一农产品市场转向农产品与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并举,从直接支持农业生产转向支持农村公共事业全面发展。第四,金融支农是国际上的普遍作法,国际社会均重视对农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发展中国家重视地区性扶贫投资。国际经验得到的警惕是,一是过大的财政支农总量容易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二是对重要农产品的价格支持措施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叁是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农村贫富差距拉大;四是金融支农措施会加大财政负担并容易诱发政府金融体系的腐败和低效运行。第七,提出优化调整财政支农结构,提高政策实施效果的一揽子政策方案。主要包括财政支农目标要进行整合,支农总量要大幅提高,财政支农结构要优化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要进行优化完善,加强其他辅助措施。等等。

马静[9]2008年在《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投资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粮食总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并基本上形成5亿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粮食产业发展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粮食生产效益比较低,粮食产业链短,粮食加工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差,精深加工能力不强,附加值高的粮食加工产品在食物市场上占的比重小,支撑粮食产业稳定发展的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等方面。另一方面,由于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其服务功能提升缓慢,加之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弱,1978年以来我国的粮食产业一直在波动中发展,粮食产量和价格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粮食生产及供给进入相对过剩时期,但粮食增产并没有带来粮食种植收益的增加。相反,由于粮食价格相对下降,1998年后持续5年间粮农收入徘徊不前,其中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游平原的粮食主持产区这种状况表现得尤为突出。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及商品粮供给的核心地区,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效益及粮农的收入变化状况直接影响粮农的粮食生产积极性,进而对国家宏观粮食供求格局乃至粮食安全产生严重影响。从发展趋势分析和判断,在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经济发展及居民收入逐步提高背景下,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导致市场对粮食尤其是粮食转化、加工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进而导致国家粮食市场供求紧运行格局及粮食安全问题将长期存在。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经验表明,财政支持作为重要公共政策手段和有效的调控手段,对提高粮食产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增加粮农收入,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如何有效运用财政支持政策,以粮食主产区为财政投资支持载体和重点实施区域,探索进一步稳定和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确保提高主产区粮食产业体系的效益和稳定增加粮农的收入,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过程中在战略定位上、制度安排上、政策设计上必须破解的难题。针对粮食主产区的发展,我国政府虽然以取消农业税收和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这些政策在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特别是在保障近四年粮食产量持续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判断,我国现行的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财政政策设计及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现行政策缺乏稳定性和长效性,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结构尚不尽合理,以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问题。同时,现行财政政策体系中,有的政策和手段需要依据WTO规则及我国政府在加入WTO过程中所做出的承诺,特别是其中的“绿箱”规则和“黄箱”规则及相关承诺,进行调整和完善。基于上述背景分析和认识,本文选择以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投资模式为研究主题,主要目标是在探索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基础上,评价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主要政策及政策效果,并在市场经济及开放粮食贸易条件下,寻找和建立满足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利益和目标、符合国际惯例及WTO规则的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的财政投资模式。本文通过借鉴国外财政支持粮食产业发展投资方面的成功经验,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为主的研究方法,在对河南省安阳、汤阴、滑县、夏邑、民权、永城、虞城、汝南、平舆、新蔡等10县(市)调查财政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从微观组织运行、中观分工协作和宏观调节控制叁个不同的层面,实证分析了建国以来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投资模式演变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财政投资对不同粮食产业组织的作用规律与绩效、财政资金在粮食生产及其相关产业之间分配的规律和配置模式、财政支持不同粮食主产区发展的投资变动规律以及主产区粮食产量增长与投资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按照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组织成长、粮食产业结构转换、粮食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设计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投资模式和促进粮食主产区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按照逻辑关系,本文主要研究内容规划为:论文第一章为导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定位和理论、实践意义,并在综述、评价、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和制定本文研究方案。论文第二章为财政支持主产区粮食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围绕财政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投资模式研究内在逻辑,界定粮食主产区内涵与外延、财政支持的定义及其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根据论文研究设计方案,将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及分工、协作关系中重要的区域经济体系,从粮食产业组织、粮食产业结构和粮食产业布局等方面,确立本文的分析视角。论文第叁章为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在世界范围内考察和分析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历史背景、投资模式、经济政策,揭示其中的共同规律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对研究财政支持中国粮食主产区发展投资模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按照美国、澳大利亚等农业资源丰富国家,欧盟国家、日本等农业资源稀缺国家,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叁种类,研究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动态过程及规律。研究表明,在工业化、城市化工程中,无论是农业资源丰富的粮食生产及出口贸易大国,还是农业资源稀缺的粮食进口贸易国家,其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财政政策都具有战略性、持续稳定性和保护性等特征;重视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注重提高和保护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及粮食产业竞争力,是世界各国政府公共服务及公共财政政策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随着国际粮食市场格局及竞争势态的变化,世界各国在保持粮食主产区公共服务及财政支持政策基本稳定的条件下,高度重视财政政策的调整和优化,以便适应粮食产业竞争国际化背景下的相关国际惯例和符合WTO《农业协议》中的相关规则;世界各国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财政政策既较为广泛,涉及到粮食产前、产中、产后领域的主要环节,同时又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保护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农业科研和推广服务体系完善以及粮食质量及食品安全检测监控体系建设与管理等方面。论文第四章为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及其政策效果分析。从粮食生产和粮农收入角度,实证分析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揭示出主要财政政策效果以及存在问题,为本文设计研究中长期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投资模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总支出对主产区增加粮食产量和提高粮农收入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还存在较大的效率损失,主产区财政农业支持结构还需要不断调整,财政政策也需要进行完善,即应该以粮食产业为支持对象,以主产区粮食产业组织成长、粮食产业结构转换和粮食产业布局优化为财政政策嵌入的突破口,设计并逐步形成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长效机制。论文第五章为财政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组织成长投资模式分析。主要运用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实证研究方法,针对粮食生产者及其相关产业组织的行为特征和经济功能,从建立以农户为基础的粮食生产体系和以粮食企业为龙头的粮食经营加工体系角度,研究财政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组织成长的规律。研究发现,财政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组织成长应该以粮食产业微观经济组织为投资对象,但同时要注意加以区别其特征和给予分类支持,其中随着粮食市场专业化组织的成长,各种形式的粮农专业合作组织在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凸显,应该纳入财政投资支持的重点领域。另外,在支持方式方面,政府可针对粮农、粮农专业组织、粮食龙头企业的特征及其在粮食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选择税收优惠、直接投资、有偿无偿相结合、财政贴息等财政政策。论文第六章为财政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结构转换投资模式分析。从资金供给的角度,分析财政支持对主产区粮食产业结构转换及产业高度化的影响机理,其中第一层次主要分析财政支持对粮食生产结构(即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第二层次主要分析财政支持对粮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即粮食生产、粮食加工以及粮食及其加工产品运销等服务业之间比例关系转换)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财政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结构转换方面的投资应该以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提升粮食主导产业竞争力、引导粮食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为投资支持方向,应该以支持提升粮食加工业的竞争力为投资支持重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建立了财政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结构转换的投资模式。论文第七章为财政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布局优化投资模式分析。运用区域比较分析为主的方法,从历史动态角度考察粮食主产区及其支持政策的变迁历程,探索财政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布局变化、优化的原则及规律。针对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小规模经营和远距离大规模运销等不经济问题,以优势主产区和战略储备区作为投资重点,围绕优势主产区、潜力提升区、稳固发展区、战略储备区四种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提出财政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布局优化的投资模式。论文第八章为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对策建议。以政府投资行为分析为主线,在对改革以来财政政策变化趋势与特征,以及政府调控行为倾向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长期优化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投资模式的对策与建议。总括全文,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形成了符合现代农业区域特征及开发规律的粮食主产区财政投资理论模式,即财政投资支持的政策目标、投资原则与方向、重点投资支持领域和配套措施,并结合我国粮食市场格局变化、财政支农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围绕财政投资机制创新以及投资目标、原则、重点领域等关键问题,提出以促进粮食产业组织成长、粮食产业结构转换、粮食产业布局优化为核心内容的叁种粮食主产区财政投资模式。

常博[10]2012年在《山东省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的健康发展,是解决好“叁农”问题的关键,是第一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谐、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总产值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一,是我国粮食的主要生产基地,特别是2000年以来,农业产值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第一,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农产品总量相对过剩,差异化程度低;第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总体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水平较低;第叁,短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较大,转移机制不完善,长期中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财政农业支出和农业效率理论研究着手,分析了山东省及十七地市财政农业支出及农业生产现状,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农业效率,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效率提升的影响。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制定财政支持农业政策,完善财政农业支出制度;第二,扩大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第叁,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第四,建立财政农业支出绩效评估体系,增强支出绩效;第五,提高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农业财政支出规模与效益研究[D]. 沈琼. 河南农业大学. 2003

[2]. 基于DEA方法的财政支农资金运用分析[D]. 尹毅. 河南农业大学. 2010

[3]. 基于公共财政视角的财政农业投入研究[D]. 丁文恩. 北京林业大学. 2009

[4]. 河南省下辖地市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研究[D]. 曹丽霞. 北京交通大学. 2015

[5]. 河南省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问题研究[D]. 贾礼彪. 郑州大学. 2011

[6].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效应研究[D]. 吕洪波. 辽宁大学. 2007

[7]. 甘肃省农业财政投入的效益分析[D]. 孙美玉. 西北工业大学. 2007

[8].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及政策优化研究[D]. 汪厚安. 华中农业大学. 2010

[9]. 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投资模式研究[D]. 马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10]. 山东省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D]. 常博. 山东财经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河南省农业财政支出规模与效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