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詹元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分析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融入外科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外科快速康复理念,能保障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外科快速康复理念 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患者常予以手术治疗,对于此类患者,不仅需要精湛的手术技艺,和悉心且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同样密不可分。需要护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本文分析了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122例做为此次研究对象,住院时间是2016年的1月~2017年的12月。纳入标准:①患者症状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符合胆管结石相关的诊断标准。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均接受手术治疗且获得成功。按照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61例,两组资料:研究组有男性21例,女性40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是(60.4±4.3)岁。对照组有男性22例,女性39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是(61.6±4.5)岁。对比两组基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即:术前6~8h进行肠道准备,予以禁食,置入胃管;施术过程将腹腔引流管置入;术后留置镇痛泵,如有必要,予以阿片类药物追加疗效;术后2~3d根据患者医院协助其下床活动,在下床时根据恢复情况将尿管拔除,在患者排气并且进食后将胃管拔除,指导其由流质食物过渡至普通食物,待观察腹腔引流液呈清亮状态且引流量减少后将引流管拔除,恢复期间说明需要患者注意的事项。研究组则在围术期融入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实施护理,护理内容:

1.2.1术前:①充分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掌握其发病情况、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帮助其进行身体状况、耐受能力的准确评估,以此确立护理重心,促进护理工作更加高效。②加强认知和心理干预,讲解手术过程、期望取得的效果和需要在各个阶段注意的事项和准备的要点,指导患者进行体位方面锻炼,以及咳嗽、深呼吸相关练习[2]。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准确评估,传授患者进行正确自我调节的方法,鼓励患者多进行积极自我调节。③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为其积极改善存在异常的身体指标,综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评估营养状况,嘱咐患者术前选择维生素含量高、蛋白质高且易消化的食物。本组患者术前并不主张置入胃管,或在施术过程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置入且待术后麻醉效果消退后及时拔除;本组患者不主张实施严格的胃肠准备,提醒患者施术前2~4h适量饮食或食用一定的碳水化合物,保持患者处于良好的代谢状态。

1.2.2术中:实施过程做好保暖工作,将手术室的温湿度提前调节适宜,为患者准备保温毯以及输液加温装置,为腹腔冲洗液加温。注意输液过程将输入液体的量尽量减少,促进术后恢复效率提高。

1.2.3术后:①加强对患者各项体征变化的观察,做好保暖工作,加强引流管的管理工作,确保术后引流畅通,避免管道脱落、受压,对引流量颜色、流量以及性状进行观察和记录,本组患者留置的胃管、尿管,在术前或术后24h及早予以拔除,促进患者恢复速度加快。帮助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恢复目标和功能锻炼计划,鼓励患者及早开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以及床上主动运动。本组患者均于术后6h开始进行床上活动,并在术后2d开始进行床下活动。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若无必要,术后患者应用抗生素类药物1次即可。②疼痛干预,术后各个阶段,给予患者进行准确的疼痛评估,同时根据评估结果予以相应的止痛手段。若患者疼痛不剧烈,可嘱咐其将镇痛泵应用剂量减少,期间做好心理干预,适时的予以心理暗示,同时为其播放音乐、相声,帮助其转移专注度。③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做好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疾病的复发风险。为患者制定出院康复计划,告知复查时间,根据其恢复情况在生活、饮食、用药、功能锻炼等方面予以干预,并利用当场演示、印制资料等形式加强患者的掌握程度。若患者需携带T管出院,做好随访工作,帮助患者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包括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统计、调查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术后两组各项临床指标

研究组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术后两组各项临床指标

3讨论

胆管结石属一种无法自愈的良性疾病类型,目前胆管结石的治疗多主张行外科手术[3]。近些年来,随着临床手术技术、相关设备的完善和发展,胆管结石的治疗安全性大幅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患者术后仍有一定并发症发生风险,而患者围手术期普遍心理状况不佳,要给予及时干预,同时如何提高手术效率、加速恢复,也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4]。外科快速康复理念是医疗模式高速发展性提出的新型的施护理念,也是外科手术围术期更加优化的施护模式,基本的实施原则在于配合先进的治疗手段,实施预见性、灵活性、针对性的各方面护理干预,以此提高治疗效率、促进术后及康复,而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在减少应激伤害,降低并发症方面也凸显一定优势[5-6]。

本文研究组在围术期护理工作融入快速康复理念,在术前做好评估,实施有效的认知和心理干预,做好充足手术准备,结合快速康复理念予以功能锻炼指导,不予胃肠准备,术前进食碳水化合物;术中做好保暖工作,最大程度减少输液量;术后加强病情、体征的观察,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加强疼痛干预、饮食干预,鼓励患者及早进行活动锻炼,出院时予以个体化指导。结果提示,研究组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充分证明,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外科快速康复理念,能保障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谭黄业,樊献军,肖咏梅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肠吻合术患者的应用研究. 重庆医学,2012,41(3):289 - 291.

[2]樊献军,谭黄业,肖咏梅等. 快速康复外科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4):376 - 379.

[3]倪平志,刘隽,汤可立等. 快速康复外科方案在肝胆外科的应用.贵州医药,2011,35(3):250 - 252.

[4]陈少华,陈鹏,吴哲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胆道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福建医药杂志,2014,36(1):34 - 35.

[5]刘隽,倪平志,王俊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 临床外科杂志,2013,21(9):681 - 683

[6]王胜利.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分析. 肝胆外科杂志,2012,20(4):280 - 283.

论文作者:詹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詹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