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干预对小儿脑瘫康复的临床意义论文_陈艳

陈艳(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干预对小儿脑瘫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择取我院于2014 年9 月至2016 年1 月期间收诊的50 例小儿脑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 例患儿,参照组患儿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参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0%,前者相较于后者具有显著优势,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脑瘫患者施以早期干预能够加快患儿康复速度,提升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干预;小儿脑瘫;康复;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70-02

近些年来,小儿脑瘫患病人数正在不断增多,属于中枢神经障碍症,这种疾病多发于患儿出生的第1 个月,患儿出现运动障碍症状,比较常见临床表现有:听觉障碍、行为异常、智力缺陷等[1]。

有研究表明,对小儿脑瘫患者施以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儿康复速度,本文将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择取我院于2014 年9 月至2016 年1 月期间收诊的50 例小儿脑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 例患儿,这其中实验组男15 例,女10 例,年龄在1-7 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4.4±1.1)个月;参照组男12 例,女13 例,年龄在1-8 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4.2±0.8)个月,两组患儿于基本资料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参照组:对患儿实施常规护理,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对患儿家属施以健康教育,告知其正确哺乳方式,对患儿施以平衡训练,引导其正确爬行及站立。

实验组:对实验组患儿给予早期干预,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健康教育:向患儿家属讲述脑瘫相关疾病知识,并告知家属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法,对于患儿表现出不正常行为,必须予以及时矫正,向家属阐述早期护理方法,提升护理依从性,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第二,个体护理方案:由于患者脑瘫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应该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比如痉挛性脑瘫患者,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家属采取对应的护理方案,将患儿双手置于头部两侧位置,并且向上拉动患儿颈部,与此同时借助前臂压患儿的肩膀,还需指导患儿家属对其实施四肢训练,借以加快患儿康复速度[2]。

1.3 观察方法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分别是显效、有效以及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针对数据分析及处理部分,选取了全新的统计学软件包-- 本组SPSS19.0,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参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0%,前者相较于后者具有显著差异,满足P<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从目前情况分析,小儿脑瘫患者在临床中比率正在逐步上升,该疾病属于中枢神经障碍,病变部位集中在脑部,但是患儿一旦患病病情将会延伸至四肢,致使患儿出现行为异常症状,同时会影响到患儿运动功能,更重要的是患儿智力也会深受影响[3]。从医学角度分析,患儿早期就表现出极为明显的临床症状,这个阶段对患儿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临床效果,改善患儿生存质量。

小儿脑瘫不仅对患儿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还给患儿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理困扰,且这一疾病出现于患儿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将会危害到患儿以后的发育。但是从另一个层面分析,患儿这个阶段的脑部发育还未定型,在此前提之下,可以对患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儿家属给予相应的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同时还应选取神经细胞代谢药物,这样能够帮助患儿修复损伤,与此同时,还可以对患者施以头部运动训练,四肢训练法等,这些综合型的康复训练对患儿康复是非常有益的,借以改善患儿不良行为习惯,提升治疗效果[4]。

本次研究中,对实验组患儿施以早期护理干预,获得了相对较好的临床效果,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相较于参照组的60% 具有显著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满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看出,早期干预对小儿脑瘫康复能够起到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因而在临床中需要扩大应用范围。在对患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时,需与患儿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获得家属支持,让家属参与辅助治疗,制定相对完善的康复计划,加强患儿运动指导,促使患儿各项功能逐步恢复正常。早期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加速康复进程。本次研究中获取到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研究成果,且这一研究成果与梁秋叶、覃花桃[5] 所著一书中阐述的观点基本一致,这说明本次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建议在今后的临床中积极扩大应用范围。

结语:综上所述,小儿脑瘫患者数量的增多致使医学对这一病症引起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案。有研究表明,对小儿脑瘫患者施以早期干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儿康复速度。本文中主要分析了早期干预于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结果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1] 石娜娜. 探讨早期干预对小儿脑瘫康复的临床作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2(07):192-193.[2] 杨锦.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及效果评价[J]. 环球中医药,2013,S2(06):84-85[3] 黄金亚. 早期干预对小儿脑瘫康复的临床意义[J]. 中国农村卫生,2015,24(10):20.[4] 夏剑萍, 汪立平. 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问题探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4,35(11):135-136.[5] 梁秋叶, 覃花桃.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治疗结合家庭康复的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09(28):1154-1155+1160.

论文作者:陈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8

标签:;  ;  ;  ;  ;  ;  ;  ;  

早期干预对小儿脑瘫康复的临床意义论文_陈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