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对列宁经济思想转变的认识_列宁论文

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对列宁经济思想转变的认识_列宁论文

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对列宁经济思想变化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品经济论文,列宁论文,仍然是论文,社会主义经济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何爱农译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为了更好地分析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代即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界限没能划清的原因,应当考虑到,在工人阶级解放运动的进程中重要的是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思想同资产阶级社会相对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掌握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果之后,将最终把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同他们的劳动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结合起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划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不可能是现实的研究任务,尤其是缺乏解决这个任务所必要的事实材料。比如,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这部著作中曾指出这一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之间的差别,在政治上说,将来也许很大,但现在在资本主义下着重来谈它就很可笑了。”从群众性的无产阶级运动政治领导人的立场所作的这个声明,说明为什么列宁可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划分不充分。

因此,应当注意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另一论点:“全体公民都成了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的职员和工人,全部问题在于要他们做同等的工作,正确完成工作量,领取同等的报酬。之后更断然地表示了这一观点:“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部门,成为一个劳动平等、报酬平等的工厂。”列宁只是在他说明社会主义是文明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的晚期著作中才修改了这种论点,其中有两点引人注目。第一,这里实质上指的是从经济观点来看把全部劳动活动(不仅是生产活动)集中起来是不可能的,当然也是不需要的:全体成年的男女都应当成为一个“管理处”即国家的工人或职员。而第二点则是与以下的社会主义原则明显地不相容:一切劳动者在他们都将同等工作的条件下得到同等的报酬。关于不仅同劳动的数量而且同劳动的质量相应的工资问题,也就是说,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之间的关系并未加以讨论。列宁也象马克思一样,把社会主义看成是废除了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

应当指出,在所引用的著作中有“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一节,其中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作了划分。这种划分并未触及上面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这里指的是国家的消亡和“从等量劳动获得等量产品”的原则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在这里,列宁强调我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向共产主义的分配方式过渡,国家何时消亡和怎样消亡,因为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材料。

没能充分地划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两个概念,在列宁十月革命后期的著作中也有。例如,列宁断言:“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显然,这里指的是消灭严竣剥削阶级。在另一篇文章中,把共产主义说成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很明显,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社会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社会状态。在另一处,他谈到“完全的”社会主义。那时“将要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则。”不应当把所有这些理解为列宁放弃了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原则性的社会经济划分。很可能是这两个概念在同一个共产主义前景的范围内混用了。

这里还产生一个问题:对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时代没能充分划清界限,是不是十月革命胜利后错误地实行所谓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的原因之一呢?正是原因之一,因为历史事实毫无疑问地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以及飞快上升的通货膨胀所引起的全面的破坏的结果。

不应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考虑到这个术语的限制性)同建立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生产和分配的提法混为一谈。生产与消费的严格集中,压制市场经济以便动员现有的物质资源来供给打仗的军队,到处实行固定价格,加强货币发行——所有这些都是沙皇政府战时经济政策所固有的。因此,把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的提法同这些非常措施直接联系起来是错误的。

列宁在论述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时,曾提起在十月革命刚刚胜利时布尔什维克并未考虑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而为什么在1918年下半年又通过关于在城乡实行无货币、无商品关系的决议呢?列宁解释道:“当时我们多少由于军事任务突然压在我们肩上,由于我国在帝国主义战争结束时似乎已经陷于绝境,由于这些以及许多其他情况而犯了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破坏了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革命群众很少想到从资本主义过渡到保证全体劳动人民福利的社会制度是长期的、困难的、复杂的。显然,受到共产主义理想所鼓舞的大部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非党工人,除了废除货币和过渡到实物产品交换之外,看不到摆脱财政体系完全崩溃的任何其他出路。群众要消灭与货币流通和通货膨胀直接相联系的投机倒把的意愿,不能不在苏维埃国家的政策上表现出来。

可见,应当从狭窄的、有限的意义上来理解列宁关于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的观点。当时把共产主义看作是组织实物的即无货币、无商品交换的措施体系,其目的是通过一个重要的“共产主义”措施——余粮收集制来最低限度地(别的是不可能中)满足劳动者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要。

列宁在1921年及以后几年中称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政策是个错误,他并不认为自己与这个错误无关。他直截了当地说:“我们原打算(或许更确切些说,我们是没有充分根据地假定)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因此,下面的设想便是合理的:没能清楚地划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界限能够促成这样一种错误的经济政策,列宁毫无疑问地是这个错误的经济政策的发起人之一。但是1921年初他就开始反对这个错误的经济政策。

在实行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政策的时期里,列宁最坚决地反对“贸易自由”、市场经济。他认为“贸易自由”、市场经济在原则上是反社会主义的。因此,他断言,小商品生产每月、每时产生资本主义。尽管他知道,小生产早在古代社会,资本主义产生前上千年就已存在。在谈到简单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牢不可破的联系时。列宁指的是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之后在俄国已经形成的历史情况。当时被推翻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仍然是比战胜了它的无产阶级更强大。

否定市场经济在列宁所定的《俄共(布)纲领草案》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其中宣布了这样的任务:“坚定不移地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而且这里指的是为在不远的未来废除货币创造条件。“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初期,立即消灭货币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这里他强调,党“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列宁把克琅施塔得叛乱评价为它证明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彻底结束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是严重的错误。因此列宁解释道,党的力量可能并且应该表现出坚决而无情地批评自己的错误,表现为亲眼看到最痛苦的真理的能力,表现为在转向正确道路的事业上的坚定性和彻底性。

在承认了错误之后,列宁曾指出,只有在工人和农民的个人物质利益的基础上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为了保存无产阶级,就必须最迅速地恢复大工业,如果没有不仅拥有资本而且还有相应的组织能力的资本家的参加,这是不可能的。不过列宁赋予合作制,特别是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以头等重要的意义,他把农业生产合作组织设想为自愿的即排除了任何强制的,将农民组织起来的农业劳动活动的民主组织。在《论合作制》一文中,在把社会主义定义为文明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时,他得出结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种根本的改变表现在: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已经转移到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上面来了”,可惜,列宁要尽量地进行新的和平组织工作。同尽量地发展商品货币关系,贸易自由和借贷财政体系联系起来。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质的看法根本改变了的论点仍然没有在理论上加以探讨,尽管这个论点的进一步发展方向已被该文的内容极其鲜明地提出来了。如果不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实现,列宁的号召——学会做生意吧!——简单而明确地表现了党的新的总路线的实质。

新经济政策的巨大意义就在于承认各种类型的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绝对的经济必要性。列宁转向苏维埃经济工作者,建议他们与资本家平等地进行竞争,学会在竞争中战胜他们。“大家都去做经济工作吧!资本家将同你们在一起,外国资本家承租者也将同你们在一起,他们将会从你们那里攫取好几倍的利润,他们将在你们那里大发横财,让他们去发财吧,但你们要跟他们学会做经济工作,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够建成共产主义共和国。”可以设想,新经济政策的理论论证在某种程度上预见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经济特征。但是,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列宁在原则上放弃这样的想法:社会主义是无商品、无货币的社会。仍然有根据认为,作为混合经济制度的新经济政策的发展必然导致修改关于马克思所表述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那些看法。

节译苏《共产党人》杂志1991年第11期

标签:;  ;  ;  ;  ;  ;  ;  ;  

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对列宁经济思想转变的认识_列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