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陈寒冰

护理干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陈寒冰

[摘 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2例,好转15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6例,好转12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0.0%(28/40)。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中满意20例,一般16例,护理满意度为90.0%(36/40);对照组患者中满意12例,一般14例,护理满意度为65.0%(26/40)。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护理干预 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 临床效果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5.36.20

作者单位:110000,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作者简介:陈寒冰(1974—),女,福建人,护理本科,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

慢性心功能不全属于一种心血管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1]。相关医学学者研究表明[2],在全球范围内,每天均有高达40%-50%的患者死于慢性心力衰竭。由于老年人是心功能不全的高发人群,因此很多患者合并了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为了促进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存率的显著提升,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积极有效的改善,临床很有必要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3]。本研究对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了护理干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心脏B超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功能不足,入院前的空腹血糖均在7.6mmol/L以上,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胸闷、气喘等症状,均知情同意[4]。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54-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4±10.2)岁;病程在3-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5±1.2)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55-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10.3)岁;病程在2-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5±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具体操作为:1)心理干预。由于患者具有较为严重的病情,同时通常情况下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常年用药,因此患者不可避免会在极大程度上厌恶、恐惧疾病,在这种情况下,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不断深入地认识疾病,将其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有效消除掉,将疾病治愈的信心建立起来,从而对临床的治疗和护理工作进行积极主动的配合;2)血糖干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血糖进行定时检测,积极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从而使其正常的血糖水平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3)药物干预。有效指导患者用药,帮助患者准确掌握药物用法用量,并充分了解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从而保证患者准确应用药物,并有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自身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4)运动干预。依据患者的时间病情将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制定出来,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和沟通,使其和医院医护人员一起对患者的运动进行有效的监督,让患者充分有效地进行运动锻炼,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免疫功能,使稳定的血糖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对过大强度的运动进行有效的避免,从而将患者心脏负担加重的几率降低到最低限度;5)生活干预。积极有效指导患者的饮食,督促患者多吃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对低糖、低盐、富含维生素等进食原则进行严格的遵循,对进食具有刺激性的食物的现象进行有效的避免,同时督促患者禁止饮酒,并注意少食多餐。在患者休息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体位指导,帮助其取正确的卧位,从而促进静脉回流的极大减少,将心脏负担减轻到最低限度[5-8]。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从而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有效评定。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认真观察,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3个评价指标,即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疗效评定标准

如果护理后患者具有正常的血糖水平和显著较多的活动承受量,胸闷、气喘等症状消失,则评定为显效;如果护理后患者具有基本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较多的活动承受量,胸闷、气喘等症状显著减轻,则评定为好转;如果护理后患者缺乏稳定的血糖水平,胸闷、气喘等症状也没有得到有效减轻,甚至在极大程度上加重,则评定为无效[9]。

1.5 统计学分析

在统计学软件SPSS20.0中录入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数据,然后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用率表示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体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性别 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年)

男性 女性

研究组40 24(60.0)16(40.0)63.4±10.24.5±1.2

对照组40 22(55.0)18(45.0)64.2±10.33.5±1.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2例,好转15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6例,好转12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0.0%(28/40)。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例/%)

组别 例数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研究组40 22(55.0)15(37.5)3(7.5) 37(92.5)*

对照组4016(40.0)12(30.0)12(30.0)28(7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满意20例,一般16例,护理满意度为90.0%(36/40);对照组患者中满意12例,一般14例,护理满意度为65.0%(26/40)。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40 20(50.0)16(40.0)4(10.0) 36(90.0)*

对照组4012(30.0)14(35.0)14(35.0)26(65.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属于一系列临床症状,具体发生机制为患者的静脉回心血量在心脏舒缩功能发生障碍的情况下无法第一时间排除,引发动静脉系统缺血淤血[10]。现阶段,在老年致死的原因中,慢性心力衰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由于其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引起了临床的日益广泛关注。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高血糖,患者的心肝肾等会在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的情况下发生功能性损害。心功能不全会在糖尿病的作用下变得更为严重,进而在极大程度上阻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因此,临床很有必要加强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11]。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一方面能够促进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不全症状的有效改善,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患者死亡率的极大降低,从而为患者生存质量的极大提升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因此得到了临床和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普遍认可和广泛接受[12]。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2例,好转15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6例,好转12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0.0%(28/40)。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了护理干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能够显著提升对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从而为患者早日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研究组患者中满意20例,一般16例,护理满意度为90.0%(36/40);对照组患者中满意12例,一般14例,护理满意度为65.0%(26/40)。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了护理干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为提升医院综合效益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总之,护理干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贺亚男.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7(10):15-17.

[2]赵艳芳,雍春花,丁 瑞.糖尿病患者胆道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0,4(4):15.

[3]孙凤媛.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2(29):7099.

[4]张永琼,干春兰,张小容.胆道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华西医学,2012,8(6):22.

[5]杜云华.综合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3(22):137-140.

[6]梁静.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25(03):95-96.

[7]常冉.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40 例的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1): 57-59.

[8]王霞.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40 例的护理[J].广东医学,2013,10(9):1475-1476.

[9]于海鸥.心功能不全患者出入量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16(S1):7.

[10]李福秀.社区护理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23):54-55.

[11]Hai-Rong He , Yuan-Jie Li , Gong-Hao He,etal.The Adenosine Deaminase Gene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Risk in Chinese[J].IJMS, 2014,15 (9):15259-15271.

[12]Sébastien Couraud , Sophie Dell’Aniello , Nathaniel Bouganim,etal.Cardiac glycosides and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 women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J].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2014,146 (3):619-626.

论文作者:陈寒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陈寒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