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冲突--外资企业青年价值观的困惑_三资企业论文

跨文化冲突--外资企业青年价值观的困惑_三资企业论文

跨文化的冲突——三资企业青年价值观的困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观论文,困惑论文,跨文化论文,冲突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资企业青年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氛围中,直接面对现代价值观念和西方管理模式的冲击,认识到现代化企业对个人品质和价值观念的要求,也受到西方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三资企业青年价值观的冲突,暴露了他们价值体系的内在矛盾,也体现了社会转型时期现代人的价值观发展的某种走向。为此,我们于1 996 年10月至1997 年5月对30多家三资企业的近1200名青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803 份。下面我们从国家和社会价值观、婚姻家庭价值观、人生价值观、职业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和现代性价值观六个方面来反映三资企业青年在跨文化生存中的心灵冲突。

一、国家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三资青年虽然生存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之中,接受社会和政治意识的影响相对较少,但他们在国家和社会价值观上所承受的冲突依然是十分明显的。

(1)政治至上与经济实力主义的冲突。传统的国家价值观信奉国家政治和外交在国际上的影响,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青年认为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在三资企业的青年中,一半以上的青年信奉经济实力主义的国家价值观,但也有近40%的青年对经济实力主义价值观表示怀疑。

(2)如何评价宗教在我国社会的价值。宗教是为人的精神生活编制的一套心灵柔软体操。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情淡薄。尽管如此,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仍有近60%的三资青年认为宗教信仰在当今并不那么重要,对宗教的作用表示认同和“说不清”的只有40%。这也表明,西方文化的宗教价值观对三资企业青年的影响并不明显。

表1:三资企业青年国家和社会价值观的频数分布(%)

不同意(愿意) 说不清 同意(愿意)

1.国家地位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不是政治影响 39.1 8.0 53.0

2.宗教信仰在我们社会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 59.4 23.317.2

3.对不公正的社会现象要学会忍耐 56.6 13.429.9

4.对一些社会问题主动向政府部门反映或提建议 20.2 23.856.0

5.你是否愿意献血18.4 11.170.6

6.牺牲个人利益来服从社会利益20.1 27.652.4

(3)对待国家、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把个人的价值归结到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之中,对社会和国家尽责任成为个人价值重要的构成部分。因此,三资企业中的青年一半以上愿意“牺牲个人利益来服从社会利益”;在“值得自己为之作出全部牺牲的价值”中,“国家”仅列于“家庭”之后被五分之一的三资企业青年所选择。但是,也有近一半的三资企业青年对“社会利益”至高无上的地位提出质疑,特别在现实生活的具体选择中,认为个人需要和利益往往要优先于社会的需要和利益。

(4)社会参与的策略。从调查的总体结果来看,三资企业青年的社会抱负主要体现在为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慈善事业尽责任方面,涉及到更深层的方面,例如对社会问题的改善,社会正义事业,社会主人翁精神的付出等等,则可能因事件本质的困难和复杂,部分青年采取容忍、迁就的策略。三资企业青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认同“对不公正的社会现象要学会忍耐”的观点,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不愿意“对一些社会问题主动向政府部门反映或提建议”。当然,三资企业青年对社会参与的矛盾心态,可能与缺乏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畅道的参与渠道有关。正如有位青年所反映的:“我时常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也想向有关部门投诉,但经常要么不知向哪里投诉,要么觉得投诉以后肯定不会有结果,所以最后还是一忍了之”。

二、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价值观的冲突

价值观的冲突和转型往往最先发生在爱情婚姻家庭生活领域,三资企业青年在这一领域经受的冲突主要体现在:

1.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是感情第一,还是责任第一?三资企业青年把婚姻和家庭的功能主要归结为自我情感的满足,一半以上的青年赞成“如果夫妻感情破裂,即使有小孩子也应该离婚”。也有四分之一的青年认同传统的婚姻家庭观,把个人对家庭和婚姻的责任放在第一位。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往往对血缘亲情推崇备致,三资企业青年对这种观念提出了挑战,接近一半的青年把夫妻感情看得比与父母或兄妹的感情更重。

(2)在女性的生活中,是事业第一还是家庭第一?三资企业青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女性应该把家庭置于事业之上,这种传统观点首先是受到女性群体的强烈反对,有76。4%的女性认为事业比家庭重要,其次也受到超过半数(51.2%)的三资企业青年总体的反对,而且三资青年中反对女性家庭重于事业的总体频数要高出国有企业(47.7%)5个百分点。

3.在家庭生活中,是个人偏好第一,还是家庭责任第一?这是已婚青年难以抉择的问题,家庭是不是“鸟笼”,进去以后就失去了个人自由?对于未婚者占大多数(74.2%)的三资企业青年群体,近五分之三的人把个人偏好放在第一位,只有四分之一的青年认同家庭责任的优先地位。尽管如此,重视责任感的中国青年,在个人偏好与家庭责任之间要毫不犹豫地做出抉择是非常困难的。

(4)在生活方式上,是现实主义取向,还是浪漫主义取向?花一百元去烫一个最新式的发型,朋友聚餐实行各自付帐的“AA”制,加入某个俱乐部等等,都是一种现代的、有浪漫情趣的生活方式,但这些现代生活方式消费观念背后,必须要有现代的价值观念作为支撑。现代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的不协调,是造成“三资”青年生活方式上现实主义取向与浪漫主义取向相冲突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总体上,不到一半的人不同意“如今生活容不得那么多诗情浪漫”,接近五分之二的人更倾向一种现实主义的生活态度。

表2:三资企业青年爱情婚姻家庭生活观的频数分布(%)

不同意(愿意)说不清 同意(愿意)

1.如今生活容不得那么多诗情浪漫

48.414.4

37.1

2.一个人的消费可以显示他的地位和大度 73.811.6

14.6

3.如果夫妻感情破裂,即使有小孩也应离婚

25.523.3

52.1

4.女性应该把家庭置于事业之上 52.116.8

31.1

5.为了家庭,我们应该牺牲个人爱好 58.414.9

26.7

6.与父母或兄妹相比,在感情上是否更愿亲近妻子(或丈夫) 16.737 46.4

7.花一百元钱去烫一个最新式的发型 21.613.3

65.1

8.朋友聚餐,你是否愿意实行各自付帐的“AA”制 20.611 68.5

9.加入俱乐部等自愿性团体或组织

15.220.1

64.7

三、职业价值观的冲突

跨文化管理中职业价值观的冲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职业价值观涵括了全世界普遍认同的职业价值和有地区文化特色的职业价值,这是三资企业青年职业价值观冲突的根源。

1.工作价值取向上,是工作第一还是生活第一?家庭一直是传统中国人生活的最高价值,职业只不过是支持家庭生活的手段。但是,随着个人需求结构中成就需要和自我情感满足需要的提升,工作满足个人高层的需要的功能也同样受到青年的重视。因此,对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不如工作更重要“表示同意”的青年接近五分之二,与主流观点形成有力的抗衡。

2.在职业发展中,是重人情和关系,还是重理性和能力?现代企业运作制度中,个人的职业发展必须基于个人能力专长的发挥和遵守公平竞争的理性原则的基础之上,因此西方企业,特别是正规化程度较高的西方跨国企业都十分强调工作中应保持一种单纯的工作关系,防止人情等主观因素对工作的干扰。但是从三资企业总体来看,多数企业并没有把中国文化中重人情的亲密的人际关系的因素否定掉,三资企业中有超过五分之三的青年并不同意“同事之间的关系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工作关系”。人情因素和理性因素都是现代企业运作和控制的重要机制。一般来说,人情机制对组织调控和个体潜能的开发和利用有正面意义,但对组织运行效率则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在职业活动中,是突出个人还是与人合作?一般来说,合作精神往往与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有关,传统的中国人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愿张扬自我,表现自我。但职业作为个人事业发展规划的核心,又需要青年善于施展自己的才华,争取好的个人业绩,因此当某个项目可突出个人业绩时,三资企业青年中主张应“独立完成”和“与他人合作”的,几乎平分秋色。

4.在经营活动中,是冒险还是追求平稳?经营活动中,风险往往与收益成正比。现代西方企业管理特别强调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偏好风险大但利润高的投资决策。因此,三资企业中近七成的青年认同追求高利润的冒险决策。但是冒险并不是盲目的行为,它需要客观的数据,缜密的计算和果断敏锐的个人素质。因此受安常处顺,因循守旧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三资企业中超过三成的青年对这种冒险决策表示“不愿意”或“说不清”。

5.企业的经营宗旨上,是追求利润还是报效社会?三资企业中有近七成的青年认为企业除了赚取合理的利润外,更应该为各有关利益群体履行其应负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这是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所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服务社会也是一种长期的自利行为。但也有超过三成的“三资”企业青年认为处理这两种不同经营宗旨的主次关系并非那么简单,有的青年甚至认为企业的任务就是以最有效率的方法来组合各项生产要素,以最低的成本追求企业生产利润的最大化。

表3:三资企业青年职业价值观的频数分布(%)

不同意(愿意) 说不清 同意(愿意)

1.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不如工作更重要52.611.835.7

2.同事之间应该是一种单纯的工作关系61.119.818.9

3.办企业不应只是为了挣钱,更重要是服务社会21.511.567.1

4.上司喜欢任用亲信,你是否会因此而主动亲近他 61.521.317.1

5.你是否愿意投资利润高而风险大的项目 16.115.768.2

6.不愿意为突出个人业绩而愿意与人合作来完成工作46.611.941.5

四、人生价值观的冲突

人生价值观是青年人生信念的整体,是一个人对生存和生活意义的根本看法,它涉及对人生理想、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等具体问题的态度。

1.对“理想”的看法。三资企业青年中,有66%的人赞同“理想不能当饭吃,重要的是把眼前工作做好”,反对这种观点的也超过四分之一。这种矛盾心态可能代表着三资企业青年这么几种情绪:首先,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选择的无奈。反映在职业上,便是个人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实际状况之间的差距,但这一点上三资企业青年的不满足程度要低于国企青年(国企青年认同上述观点的频数为13.8%);而高于在校青年(认同的频数占51.4%)。其次,反映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人生态度的冲突。多数人持现实主义态度,这表明三资企业青年人生价值观重现实轻理想、重实惠轻精神的发展趋势。

2.对“金钱”的看法。三资企业的有近三成的青年同意“以挣钱多少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价值标准,超过五成的青年反对。虽然大家各执一端,从总体上来说青年仍倾向认为金钱并不是衡量事业成功的唯一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青年看轻收入或金钱的重要性。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研究报告表明,三资企业员工收入与国有和乡镇集体企业员工收入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从1985年的1.18:1:0.8扩大到1996年的1.5:1:0.71。中国纺织大学一项比较调查表明,80年代中期,三资企业员工的人生价值观上个人抱负和事业成功的因素占很高的位置,但到90年代以后,三资企业员工则把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放在了首位。

3.对“责任”的看法。三资企业青年中,有接近一半的人认同“人与人之间主要是责任关系而非利益关系”的观念,也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反对。扩大到社会责任与个人偏好的关系上来说,作为一种理想,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个人利益应服从社会利益,不同意的只占五分之一;但在职业、社会生活的实际抉择中,超过一半的人则把“挣钱”“出人头地”放在人生价值的首位,主张把“为社会作贡献”放在首位的不到五分之一。这反映了三资企业青年价值理想与现实抉择的冲突。

表4:三资企业青年人生价值观的频数分布(%)

不同意(愿意) 说不清 同意(愿意)

1.人与人之间主要是责任关系非利益关系

32.422.545.1

2.理想不能当饭吃,重要的是把眼前工作做好

26.47.5 66.0

3.以挣钱多少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

53.517.828.6

五、道德价值观的冲突

道德价值观是青年处理国家社会、家庭、职业与自身深层利益关系的价值准则,因而是整个价值观体系中最根本的意义和依据。

1.对人的本性的看法。三资企业青年中有近一半的人认同“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的观点,但这种观点的义蕴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人性中利己一面的埋怨,也有对人性中个体取向和自利行为一面的客观承认。因此这种观点既可以是一种道德评价,也可以是一种认知评价,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作为三资企业青年道德状态的评价依据。对“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观点持否定态度的三资企业青年约占四成,否定态度中其所依据的更多地是一种道德的观点。因此我们认为,围绕人的本性的不同看法,更多地体现了三资企业青年从道德的角度,对人性具有魔鬼的一面抑或天使的一面的不同看法。

2.对道德标准的看法。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道德标准面临重大的挑战,但在新的价值标准建立起之前,相对主义思想在道德评价中必然乘虚而入。三资企业中,认为现代社会中对错难分的青年占了四成,这一方面反映他们在道德认知上,追求对个人和社会真正有意义的价值的自由心态,并试图以西方的价值观来评判生活中的善恶与是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在道德判断中难以适从的迷惘心态。当然,反对道德评价中的相对主义倾向的青年也接近四成。

3.对宽容态度的看法。三资企业青年重视人际间的宽容,重视对不同价值观的尊重,他们对人工流产、安乐死、独身、未婚同居、试婚、离婚、非婚性关系等现象都十分宽容。但在对待一些不道德行为的宽容性上,或者需要自己作出行为选择时,三资企业青年的态度则差别较大。三资青年对例如“卖淫”这种不道德现象,表示反对的达65.5%,“说不清”或赞成的分别达17.7%和16.9%,赞成“宽恕别人的不道德行为是有涵养的表现”的也达25.5%。抽象地谈论“安乐死”时,只有9.2%的人表示反对,如果在自己的家人和亲戚中实行“安乐死”,反对的达31.9%。

4.对待“德”与“力”或“好人”与“能人”的态度。三资青年中,认同“好人比能人更可贵”的达57%,反对这种观点的也有四分之一。这表明三资企业青年总体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明显,对人的评价倾向于持道德主义的标准,反对能力主义标准。同时,也有部分青年不主张对人进行单一的道德评价,应坚持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5.对道义与功利、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看法。总体上三资企业青年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明显,六成的青年认为道义高于功利。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倾向于集体利益、中间状态和个人利益的三资企业青年人数比例恰好是4:3:3。但是在实际情境的抉择中,偏向于功利和个人利益的人数比例则要高。

表5:三资企业青年道德价值观的频数分布(%)

不同意(愿意) 说不清

同意(愿意)

1.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36.9

14.5 48.6

2.现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很难讲清 37.6

21.3 41.1

3.宽恕别人的不道德行为是有涵养的表现 62.6

11.6 25.9

4.现代社会,好人比能人更可贵 25.5

17.4 25.9

5.义与利不能兼顾时,应该舍利取义 19.3

20.3 60.4

6.卖淫现象完全可以理解

65.5

17.7 16.9

7.你是否愿意在你的家人或亲戚中提供安乐死 31.9

26.1 42.0

六、现代性价值观的冲突

三资企业管理和文化对青年影响最大的便在于现代性价值观方面。三资企业作为现代性观念的重要承载体,它对青年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具有直接、快速和强制性的特点,由此而引起的观念冲突也必然是非常深刻而强烈的。

1.权威意识。三资企业青年在“服从权威”、“漠视权威”和“中间状态”三种态度上所占的比例基本上平分秋色。这表明,一方面部分三资青年受西方文化影响,确立了追求个性平等自由的“平权意识”;另一方面,部分青年依然保持尊重权威,服从权威的传统性观念,重视组织、制度和领导人物的价值。

2.个人取向。帕森斯和齐美尔等社会学家都把“个人性”或“个性化”作为现代性价值。而把集体性作为传统性价值。在“集体取向”与“个人取向”、“讲究社会关系”与“强调个人能力”之间,三资企业青年中持不同意见者双方势均力敌。这表明三资企业青年既有追求个人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一面,也有顺应社会文化,遵从社会风俗和集体规范约束的一面。

3.理性主义。理性主义与情感主义、特殊主义是相对的,它强调现代生活中以普遍的规则处理各种关系、对待各种对象的重要性,反对处理问题因人而异、感情用事。三资企业青年中,认同“理性至上”者接近一半,认同“情义至上”的也接近四分之一,这表明现代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又一次在这里交锋。

4.现代心态。人的现代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便是对社会变革和新生事物的接纳程度。“三资”企业青年中认为自己“心态开放”的约占六成,持模棱两可和认为自己“心态保守”的约占两成。在追求平稳、追求冒险和模棱两可的态度上,三资企业青年也相持不下,势均力敌。

表6:三资企业青年现代性价值观的频数分布(%)

传统性

中值

现代性

1.心态保守—心态开放17.122.060.8

2.服从权威—漠视权威32.932.334.0

3.讲究社会关系—强调个人能力29.030.442.6

4.集体取向—个人取向40.129.030.8

5.浪漫的—现实的18.823.556.7

6.情义至上—理性至上23.729.446.9

标签:;  ;  ;  ;  ;  

跨文化冲突--外资企业青年价值观的困惑_三资企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