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_新闻策划论文

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_新闻策划论文

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闻论文,产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闻策划的定义与争论

近几年,“新闻策划”这个词组在我国新闻界使用频率颇高,争论也颇热烈。赞成者说:“有新闻就会有新闻策划”、“有新闻竞争就会有新闻策划”(1);反对者说:“新闻根本就不能策划,凡策划出来的也不能称之为新闻”(2),“策划新闻只不过是披着新闻的外衣的广告和宣传”(3)。双方针锋相对,各有其理。

这种分歧的产生,源自对新闻策划概念的不同理解,其核心是对“新闻”一词的不同理解。反对者的立论,理解为是对新闻本源即事实的策划;赞成者的立论,理解为组织报道的策划。双方没在概念的同一性上争论,看似热闹,却各说各了。

“新闻”一词,在我国用得很泛化,早已变成一个多义词。一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即著名的陆定一定义。但需强调,新近发生的事实不等于新闻,报道后才成新闻。事实、新近、报道构成了这个定义的三要素。二指新信息,如“你最近听到什么新闻?”三指新闻体裁和新闻作品,如新闻版、新闻奖;四泛指新闻业务、新闻活动、新闻行业,如实用新闻、新闻界等。

新闻上述四种含义中,新闻策划的“新闻”显然不属于一、二、三种含义,而属第四种含义,即:新闻策划是指对新闻业务、新闻活动的策划。这种新闻业务活动内涵甚广,不仅仅只是组织报道。至少包括:创办新报、新刊、新台;报刊的改版、扩版;电台、电视台新创设的板块节目;报刊栏目、专刊、副刊的重新设计;重大题材报道与深度报道的策划;战役性报道的策划;精品与独家报道的策划,等等。

因此,我们可以给新闻策划下一个定义:“是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

这个定义,规定新闻策划的主体是编采人员,当然首先是报刊台的老总们。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认为新闻策划应成为总编辑的主要任务之一(4),新民晚报总编辑丁法章说:新闻策划要“逐步走向以编辑策划为中心,记者采写为依托的联合运行机制”(5),定义排斥了报刊台的经营人员和广告人员,因为他们没有从事新闻业务活动。

定义规定新闻策划的客体是新闻业务活动,内涵已如上述。决非指对新闻本源即事实的策划。新闻策划本身也是一种新闻活动,而且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特点的活动。有同志把新闻策划定义为:“在新闻事实发生之前,由记者参与设计促成事件发生并予以报道的一种行为”(6),“是新闻媒介不满足于守株待兔式地捕捉新闻,而是主动利用自身的影响,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从而‘制造’新闻,取得轰动效应。”(7),这是对新闻策划的客体的误解、曲解,容易产生严重后果。有专家认为新闻策划广义包括广告策划、经营策划、公关策划,竞争策划等等,理由是新闻泛指信息,因此新闻策划泛指所有策划活动(8)。这是对新闻策划的泛化,应把新闻策划与其他策划区别开来。一个定义应具确指性。

这个定义还把新闻策划与过去长期运用的办报办台方案、报道计划、版面设计等区别开来,突出“创意”。创意是新闻策划的第一要素,缺乏创意,就是一种带常规性、随意性的方案、计划、设计。

新闻策划的目的不是制造新闻,而是更好地配置和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新闻资源的客观方面来自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的新闻线索,社会各方面力量;它的主观方面主要来自编采人员的积极性和新闻点子,人财物的配置,各种新闻手段的运用,内部机制的运作等等。这里需强调的是,新闻策划与拉赞助,搞创收,搞有偿新闻,是两股道上的车,绝不能混淆。

新闻策划产生的条件与特征

新闻策划现象在国内存在已久,但当时不用这个词组。最具影响的是延安解放日报整风后改版,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其改革性、创意性在我国新闻史上闪耀着光辉。

这个词组的出现是近几年的事,这有其产生的历史与现实原因。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报纸“官办官订官看”,宣传报道计划根据上级指令、计划拟订,很少考虑受众需求,新闻功能比较单一,只发挥喉舌作用,媒体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很大局限。我国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改革开放的浪潮,新闻改革的春风,不断地冲击着媒体和其人员,加之各种新媒体雨后春笋般涌现,在1993年每三天就诞生一张新报,报业竞争空前激烈,读者市场和广告市场的形成,媒体纷纷走上企业化经营,这给新闻观念、新闻机制和新闻运作带来了深刻变化。新闻改革与竞争迫使新闻人员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拿出绝招,办出自己特色。另一方面,从80年代起国外各种新学科知识纷纷传入国内,编采人员借助于信息论、系统论、传播学、运筹学、决策学等知识,改变了知识结构,激发了创新求变能力。策划一词最早见于企业、公关、广告活动,随之引入新闻业务活动领域。

因此,新闻策划所包含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运作方法,已完全不同于过去“拍脑袋”式和“拍胸脯”式的方案、计划、设计,带有全新的色彩,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特征,这决非随着新闻的诞生就有新闻策划了。

根据运筹学、决策学原理,新闻策划的第一属性,或者说特征,是创新性。没有创意,没有卓越的构思,只能是一种常规、平庸的计划。所谓绝招、独到,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转”。一味跟着别人亦步亦趋,走习惯老路,就谈不上新闻策划。创新性是策划的灵魂。要善于把新闻点子变成新闻策划。点子是新闻策划前的亮眼火花,是引爆器,是十分可贵的很活跃的一种创造性思维。但点子还不等于策划,还要历经调研、制订、论证、筛选方案等程序,这样的新闻策划才具备科学性,并把点子上升为创意性。一般说,点子多的人较易搞出有创意的策划,策划也离不了点子。

第二是超前性。策划先于行动,这是一层内涵。策划构思人无我有,又是一层内涵。更主要的是,不管战略性策划(创办新报台),还是战役性策划(重大报道战役)、战术性策划(独家报道和精品),其目标定位和实施方案都要尽可能先进、科学、具体。

第三是现实性。离开了实现可能性,再超前的策划也如空中楼阁。要对内部、外部诸多条件作出科学的调研、预测、分析、判断,制订的目标和方案既是先进的,又是可能实现的。要把长期目标、中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实现步骤与措施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四是群体性。任何一项新闻策划都不只是个人行动,而是内外人员的群体性行为。这既指策划本身的群体参与、群体认可,也指实施策划要内部人员、外部人员群体性的配合、支持、协调。

此外还有选择性。最好提供几套方案,经论证、评估、筛选,确定最佳方案,或集各套方案之长,避其所短。

事物的特性是区别事物性质的界限。新闻策划的特性是区别与其他策划的不同之处。

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

正如上述,新闻策划决非对新闻本源的策划。对新闻报道的策划,也只是新闻策划内涵中的一个部分,虽然这是经常性的策划,也是一种基础性的策划,因为所有客体内涵策划的目标,都要通过报道来实现。那末,新闻策划与新闻本源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新闻本源在这里又是基础,是先于策划的客观存在,无需你去策划。但要把新近发生的事实变成新闻,要通过中介——报道。如何报道却是可以策划的,而且策不策划其效果、影响大有区别。对新闻事实只作被动式的客观报道,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征,不能满足现代受众多元化的需求,爱作独立思考、探根问由的需求。作策划性报道,其作用可充分挖掘、展示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充分运用新闻手段(报道方式、体裁、时机、版位),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和最大社会影响。这仍是一种客观报道,只不过已属主动式的客观报道,发挥了媒体人员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体改革和竞争的必然产物及其基本特征。

有些学者把新闻策划解释为对新闻事实的策划,这就变成策划新闻、“制造新闻”了,这便为虚假新闻、帮派新闻(“四人帮”式)敞开了大门,违背了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将会损毁新闻声誉甚至毁灭新闻。策划新闻是对新闻策划的误解、歪曲。

有同志会问: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先有策划,后有事实,再作报道,这如何解释?比如某些社会公益活动,民意测验活动,深圳特区报曾策划了评选全市十佳公仆活动,社会反响很大。

这里需要指出,社会公益活动和民意测验在未成事实之前,已与客观事实之间有了某种因素相联系。换句话说,公民中本来就有扶困济危的爱心存在,市民中对公仆本来就有某种议论和评价,只不过处于分散、无形状态,经策划后把这些分散、无形的因素调动、集中起来,就变成一个新的事实。这种策划,可称为公益策划和民意策划,虽然策划的主体仍是编采人员,但策划的客体却不是新闻业务活动。这两种策划可统称公关策划,也是现代办报人所必备的,值得提倡的,因为可改善和提高媒体在公众中的形象,提高媒体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媒体权威性,国外媒体还有回报社会之举。

对公关策划后造成新的事实的报道,不管是一次性报道、连续性报道或追踪性报道,如华西都市报的“府南河大合唱”、“送孩子回家行动”、“解救三陪小姐”报道,与公关策划一起由始至终追踪进行(9)。对这些报道,如果报道本身没有创意和特色,仍然只有公关策划而无新闻策划;如报道本身有创意有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其中就有新闻策划了,可称之为公关策划与新闻策划的完美结合。

有一位研究生对我说,梁衡在《没有新闻的角落》一书中,收有“一条记者导演的新闻”一例,说明记者是可以策划事实的。梁衡叙述了他采访山西省方山县疙叉嘴村小学教师李健的经过。李健身处太行深山,艰苦办学,不仅动员附近几个村的孩子入学,还扫掉这个村的文盲,并帮助这个村由穷致富,事迹十分感人,但缺少新闻由头,梁衡建议陪同去采访的县委书记给李健一个荣誉奖励,县委决定授予“山区办学英雄”称号,他才写出了报道。其实,决定这条新闻价值的关键不在于这个称号,而在于李健本身感人的事迹。事实主体是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的。梁衡只是“导演”(建议)了新闻由头,并没有策划事实的主体。因此,这个事例不能作为策划新闻的根据。

新闻策划的运筹与操作

在明确了新闻策划的定义与特征后,要搞好策划也非易事。要把传统策划经验上升到掌握现代策划科学的理性水平,找出其内在规律性,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策划体系,包括理论体系、操作体系,开展对策划思维、运行机制、操作方法的研究。

新闻策划的操作有这样一些流程:

一、目标定位。不同策划客体有不同的目标定位。在策划构思中首先要明确目标,找准位置,预测效应,才能进入其他流程。与其说有什么样的总编辑就有什么样的报纸,不如说有什么样的新闻策划就有什么样的报纸。其中又分近期、中长期、长期目标,这主要对战略性策划而言。

二、实施计划与保证措施。其中包括人、财、物的内外部条件,内部人力配置,人才发挥,各部门分工协作,组织指挥,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的灵活、创新,激励、奖惩机制的建立,规章制度、人员培训等等。

三、信息反馈与目标校正。任何策划不可能预见一切,不能一成不变,因客观世界多变,受众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目标、效果的预测要不断搜集信息,根据反馈修订原有策划。这种修订不是放弃原策划,而是补充、修正、改进。人的认识难以穷尽,执行过程就是认识深化过程,如有了新的点子也须补充进去。

四、制定方案。一个思路开阔、点子甚多的策划者,往往能提供几套方案,或是同一目标的不同方案,或是不同目标的不同方案。

五、论证、评估、筛选、择优。战略性策划往往要请专家论证、评估。战役性、战术性策划,也应由领导和群众反复讨论,或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多次反复修订确定。

这里着重谈谈目标定位。在策划前先要掌握必要的信息和数据,开展广泛而有目的的调研活动。比如创办新报刊,或改版扩版,一要调研受众,办给什么人看,对受众定位,了解他们的需求、爱好、特点,举行不同层次受众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了解受众需求是策划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二是调研省内外类似媒体的特点、经验、教训,确定该借该弃,研究创造自己特色。三要调研内外部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尤其是内部编采人员的知识结构、文字水平、各人特长、思想作风状况,才能在策划中扬长避短,挖掘每个人的潜力,使人才尽快脱颖而出。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在创办前,花了几个月时间到各省晚报、都市报考察取经,然后形成自己一套新晚报理论,开始战略性策划,结果一炮打响,在巴蜀大地一诞生就令人耳目一新,赞成四起。扬子晚报先后经过三次改扩版,三次策划,才发行到100万份。新民晚报1995年改版时举行了多次专家、读者座谈会,在内部又展开大讨论,才逐渐形成策划方案。这些都是成功的例子。

许多报台也有成功的战役性策划例子,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节目的策划;经济日报“关广梅现象”讨论和“小机斗大机”报道的策划;光明日报公民意识、职业道德大讨论的策划;中国青年报大兴安岭火灾“三色报道”的策划等等。

当然,并不是每一项新闻策划都要严格按这些流程进行。

引文:

(1)、(8)见《新闻广场》杂志’96、4期柳雨卿《新闻策划论的本体阐述》

(2)见《新闻界》杂志’96、6期丁未《“新闻策划”现象析》

(3)见《新闻广场》’96、4期熊忠祥《新闻可以策划吗?》

(4)见《新闻界》’96、6期王建新、宋鸿刚《走近新闻策划》

(5)见湖南日报《办报业务参考》363期摘《新民探索》丁法章文

(6)见《新闻纵横》杂志’96、1期卢荫御《“新闻策划”现象初探》

(7)见《新闻记者》’96、10期贾亦凡《昨日的历史今天的新闻》

(9)见《新闻界》’97、1期朱勇刚《也谈媒体的社会公益活动策划》

标签:;  ;  

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_新闻策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