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论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简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学说论文,于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的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和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共产主义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①]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由于科学技术的投入,使生产力突飞猛进。这种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着诸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生态失衡等全球性问题,以及社会活动中人的片面、畸形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除了在以理论上重新思考自己的命运和活动目的外,更侧重于在实践中选择并检验有利于自身全面发展的最佳生活方案。理论和实践都需要将人的发展这一课题突出地位,正确阐明人的发展的理论已成为时代的呼声。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一部系统的关于人的发展著作,但马克思的几乎所有著作都闪烁着关于人、人的发展的真理光辉。

1 对“发展”的主体——“人”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立足点在于,它所讲的人是“现实的人”,“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里所说的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就,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②]生产实践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也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人们正是在这种现实的活动中确证自己,表现自己、实现自己并发展自己。

按通常的理解,马克思所讲的人包括个人、类或集体、社会等多种形式,而“人的发展”中的“人”主要不是“类”而是“个人”,是个人作为类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个体存在物的发展,或者说是个人所具有的类特征、社会特征和个性的发展。

这样的规定并不意味着个人是脱离人类、社会或群体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显然,个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自从达尔文进化论产生之后,人们大多都承认人类发展这个事实(尽管历史和现实中都有人否认社会发展,而信奉历史停滞论、循环论或倒退论),但社会的发展不是空洞的、抽象的,最终要以个人的发展来证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并不简单等同于个人,社会的发展并不直接等同于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到,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靠牺牲个人的发展为代价的。资本主义就是通过最大限度地损害个人的发展,才取得一般人的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所追求的就是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寻求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规律。他们的结论是:“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③];“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④]。他们之所以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是因为他们坚信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⑤]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真正的人的发展只能是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能只是一部分人的发展和另一部分人的不发展。因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⑥]资本主义的现实说明,工人经常地为满足最迫切的生活需要而进行斗争,失去了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而剥削、压迫工人的资本家也得不到全面发展。恩格斯指出:“精神空虚的资产者为他们自己的资本和利润所奴役;律师为他的僵化的法律观念所奴役,……一切‘有教养的等级’都为各式各样的地方局限性和片面性所奴役,为他们自己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近视所奴役,为他们的由于受专门教育和终身束缚于这一专门技能本身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⑦]

2 人的发展是“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发展论述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全面剖析与批判的基础之上的,要了解人的“发展”的涵义,就要了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发展状况。

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资本主义对于人的发展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提供了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斩断了一切血缘纽带和封建羁绊,突破了地域和民族的界限,把个人和全世界联系起来,客观上促进了人的某些方面的一定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它把工人只是作为创造剩余价值的工具,作为“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的条件”,有限地发展其某一局部的才能。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一切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发展的状况,马克思所要解决、所要强调的主要不是人的发展是否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是针对工人的畸形发展的片面性、工具性和有限性而期望和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和充分的发展。

第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讲的最多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人应该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完人”或“超人”;也不是指象荷马史诗中夸耀的那种“样样活计都能干”的英雄,或者为前苏联某些学者所解释的“共产主义技术多面手”。这样的解释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本来涵义相去甚远。马克思认为,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具有拉斐尔的才能,但社会应该为每一个人提供这样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使每一个具有拉斐尔才能的人,都有不受阻碍地自由发展和显示自己才能的可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让每一个具有拉斐尔才能的人都成为拉斐尔,具有贝多芬才能的人都成为贝多芬,这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真实涵义。达到了这个境界,也就实现了人的自由和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和解放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今天,我们谈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人的能力方面,还有人的思想道德方面。人的能力只有同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相结合,才能在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充分展现出来。当代教育学研究人的能力的发展与个体的道德情操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的发展亦表明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领袖人物都富有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第二,关于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应当是自由的。马克思在很多场合都明确提出了这一点。例如,“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不受阻碍的发展”,等等,并经常把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联系起来,称之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或“自由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作为主体的人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是为了自己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活动的分析,不仅发现了在私有制条件下,分工是片面化、强迫化的原因,同时又科学地预见到,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任何人都不再有固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⑧][*]在此,马克思所说到的“人的自由发展”,主要是从人的内在需要出发的。

3 人的发展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发展,就是每个人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能力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调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自我认识、自我调整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本身生产的能力,等等。人的能力是人类表现和确证自己社会本质的内在力量,是主客体对象性关系得以建立的必要条件之一。劳动的形成“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劳动过程就是主体能力在特定环境中对特定对象的外化和实现;劳动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⑨]不了解人的能力、人的本质力量,就不可能理解人的劳动主体性,不可能说明人的劳动和人在劳动中的主体地位。

关于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马克思经常使用的概念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

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是指人类建立在低下的生产力的基础上的简单、狭隘和封闭的社会关系向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基础上的丰富,全面和开放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由带有类似动物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痕迹并使人受其盲目地支配的社会关系向真正属于“人”并受其自觉调控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由使人奴隶般地服从于固定的社会分工和由此而导致的畸形、片面地发展并不断地生成着人与人的对立的社会关系向使“人终于成为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⑩]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11)]人的能力发展固然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内容。但马克思主义从不把人的发展简单地归结为能力的发展。因为人的能力的形成、发展和表现都离不开社会关系。生产力要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表现出来,政治力量要在一定的政治关系中表现出来,精神力量要在精神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检》中,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关系的丰富的关系作了阐述:“生产力或一般财富从趋势和可能性来看的普遍发展成了基础,同样,交往的普遍性,从而世界市场成了基础。这种基础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而个人从这个基础出发的实际发展是对这一发展的限制的。不断消灭,这种限制被意识到是限制,而不是被当作某种神圣的界限。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11)]在此马克思说明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其交往关系的发展,是对社会关系的不断实破。

个性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容,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表现和最高水标。这里所谓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以整个族类或每个个人的自由自主发展为前提,以个人独特的性格和行为为特征。以心理品质以及能力素质等的充分发展为主要内容。马克思认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个人没有个性,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结论,偶然性对个性的压抑,已成为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只有共产主义才能使“有个性的人”最终代替“偶然的人”,使“集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12)]也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13)]的时候,人的自由个性才能实现和得到全面发展。到那时,个人的独特性,整体性和全面性都将得到充分的展现;每个人都将是充分自由而又各具独特个性的人,整个社会将是各具个性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正因为如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由个性的充分发挥,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内涵。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命题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片面发展的扬弃而得出的。而且历史的发展表明,人的全面发展有其现实可能性和历史趋势,这主要表现为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自由时间的不断增多,愈来愈追求自身的完善和全面发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这些规定直接搬到现实生活中来,并以此来否定现实。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是通过对人类历史的考察尤其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的扬弃,所建立的科学理论,可以说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终极关怀,代表着人类发展的趋势,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发展的渴求。这对人的发展当然富有指导意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坚持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统一。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自然历史进程的一面,尤其当人类尚处在不能认识社会和自身发展规律的时候,一旦人们认识到这些规律之时,才能自觉地推动历史和自身的发展进程。现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取决于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或者说是“类”的终极目标,而不是现实中人的现实目标,但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为我们人和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天,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培育“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四有”新人既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相符合,从而为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章第23,2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1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章第516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章第515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17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章第37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5页,128页。

[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43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36页。

标签:;  ;  ;  ;  

论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