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基础地质技术应用初探论文_王晓辉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基础地质技术应用初探论文_王晓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90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水平可直接影响到项目整体经济效益及安全效益。为切实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专业性及规范性,施工部门需积极应用基础地质技术,合理应用地质材料,不断优化工程勘察流程,为尽早实现相互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基础地质技术;应用

1基础地质概述

对基础地质的全方位解读,有助于勘察人员在思维层面形成一个准确、系统的认知,明确基础地质技术应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基础地质之对一定区域内地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系统的地质原始资料,为后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减少了勘察成本,缩短了勘察周期。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理念,基础地质实现了对岩土参数的有效获取,也从侧面实现了对区域地表形态、地貌特征以及地下结构的梳理,为后续相应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尤其在岩土工程勘察环节,基础地质工作所提供的各类参数,使得勘察人员全面掌握勘察区域的岩土情况,为勘察方案的制定、建筑项目设计方案的制定以及各类施工活动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2岩土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地质勘察技术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岩溶发育情况较为普遍,很容易导致地面塌陷、岩溶渗漏、滑坡等不良地质问题,在岩溶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地质勘察技术,掌握岩溶的规模、密度以及空间分布规律等。常见的地质勘察技术分为以下几种:

2.1钻探技术

为了充分满足岩土工程对地下岩层、土壤、地下水等情况进行精准的勘察,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最常采用的地质勘察技术就是钻探技术,它有助于相关勘察人员最直观的掌握施工区域的地下岩层情况,为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根据钻探方式的不同,钻探技术分为冲洗、回旋及振动钻探三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者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对恰当的钻探方式。

2.2槽探技术

受到不同地区,地质条件差异化较大的影响,单一的地质勘察技术手段无法满足岩土工程的地质勘察需要。尤其是部分地区的地质构造相对复杂,可能存在较多的边坡或者险道,不利于钻探技术的施工作业。针对这些特殊的施工区域,可以选用槽探技术,直接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勘察对象进行最直观的勘察,从而为岩土工程提供全面、详细的地质勘察信息。

2.3高密度电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利用电极,对目标勘察区域进行供电,从而形成人工电场,利用地下岩土不同介质的电阻率差异,从而根据岩土介质的电阻率分布情况来判断地下岩质的结构。相比较其他地质勘察方法,该勘察上几乎图像清晰直观、勘察精度高,可以实现对岩溶、特殊性土的分布进行勘察确定。

2.4地震层析成像技术

所谓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就是首先对勘查区域进行钻孔,然后对钻孔区域岩体的波速进行测试,根据不同介质波速的不同,来对井间剖面的地质结构进行勘察。一般来说,对于完整石灰岩而言,其弹性纵波波速均高于4500m/s,而存在一定溶蚀裂隙发育的灰岩,其弹性纵波波速大约处于2800m/s到4500m/s,而岩溶充填物的弹性纵波波速低于2800m/s。由此可见,在岩溶发育地区,采用该勘察技术,可以有效完成基岩面的埋深、岩溶分布、溶洞分布以及溶蚀裂隙发育范围等勘察。

2.5大地电磁探测方法

该种地质勘察技术,主要利用了电磁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地质体,会产生不同的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对电磁场强弱和特性的分析判断,可以推断出其性质和空间形态。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地下的穿透深度不同,相同频率的电磁波遇到不同的介质,穿透深度也存在差异。因此,采用大地电磁探测技术,可以实现对地下溶洞的勘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基础地质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具体应用

3.1 在野外勘察与资料收集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岩石工程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工序繁杂等特征,需依据工程整体进度计划及野外勘察资料,合理制定勘察方案。在岩土野外勘察工作中,勘察人员需保障野外勘察资料的全面性及精准性,使勘察资料可充分发挥出指导及规范勘察计划等积极作用,从根本上保证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及勘察成本利用率。

在野外勘察工作开展期间,勘察人员应针对现场地形、岩土形态等因素,对地层进行合理划分,为后期室内资料整合工作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同时,注重基础地质原位测试的控制工作,严格依照相关规范流程操作勘察设备,确保勘察工作可全方位覆盖工程施工现场,收集到更加全面的现场地质勘察数据。

在将基础地质技术应用在岩土工程碎石土层资料收集的过程中,需认清碎石土层采样难度大、岩心采样率较低、可随基础地基变形情况而变形等特征,应用连续贯入手段对碎石土密实度及均匀性等参数数值进行测试,判断碎石土层状态,在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性前提下,收集到更多岩土工程基础地基资料。

3.2 在岩土室内测试中的应用

将基础地质技术应用在岩土室内测试中,需保证饱和土试样测试符合饱和时间要求,切实提升岩土勘察质量。在岩土工程的固结实验期间,应确保实验压力及附加应力数值符合操作规范要求,切实提升固结实验精准性。

在岩土工程室内测试实验开展期间,注重岩土勘察报告质量及全面性的审查工作,防止室内测试数值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相差过大等问题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岩土室内测试需及时开样样本,严格遵守国家及有关部门针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颁布的明文规定,提升室内测试结果精准性,确保室内测试数值为工程设计方案的完善及优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3.3 在现场检测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目标为保障工程整体质量、提升工程经济效益及安全效益。因此在岩土工程开展之前,需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及质量检验,制定岩土结构加固方案,确保工程施工现场环境满足工程安全建设要求。而应用基础地质技术可全面勘察施工现场地质情况,分析施工现场隐藏安全风险,制定出更加科学专项的施工现场处理方案。

4 提升基础地质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4.1 不断优化基础地质技术

为切实提升基础地质技术在沿途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有效性,工程管理部门需不断优化现有基础地质技术,切实提升基础地质资料的精准性及完整性。举例而言,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期间,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岩溶地区可根据物探探测结果圈出地基范围内岩溶及裂隙发育范围及空间分布情况。对查明岩溶溶洞平面分布情况起到指导性作用。

4.2 加强勘察质量监管力度

基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特征及具体要求,不断加强勘察质量监管力度,确保勘察结果质量符合工程安全要求。一方面,健全科学专项的勘察质量管理体系,督促勘察设计部门不断提升其勘察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紧抓专业勘察人员培养工作,针对基础地质技术应用要点及先进勘察设备操作技能,在现有岩土勘察团队中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从根本上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保证项目总体质量及施工效率。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数量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更加成熟。为从根本上提升岩土工程质量及施工效率,大部分工程管理部门在岩土工程勘察期间应用了基础地质技术,以期通过更加全面精准的基础地质勘察信息,为岩土工程组织方案的设计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奉勇.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勘察技术[J].四川水泥,2018(09):182.

[2]刘琦.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基础地质技术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3):30-31.

[3]傅仰烟.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与地基基础设计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09):63+66.

[4]张志.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基础地质技术应用初探[J].居业,2018(07):11+13.

论文作者:王晓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基础地质技术应用初探论文_王晓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