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外资与现代墨西哥_美国铁路论文

引进外资与现代墨西哥_美国铁路论文

引进外资与近代墨西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墨西哥论文,引进外资论文,近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振兴经济的渠道是多样化的,其中,利用外资是一条摆脱贫困、发展经济的捷径。近代墨西哥就是通过吸引、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进入现代化建设轨道,是较早地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在利用外资方面墨西哥创造了成功的经验,但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迪亚斯时期是墨西哥利用外资最突出的时期,探讨迪亚斯政权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可作发展中国家吸引、利用外资的借鉴。

一、引进外资是近代墨西哥谋求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墨西哥独立(1821年)后的半个世纪中,封建关系依然存在,外国侵略势力仍然猖獗,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内战与外患频频发生,使国家陷于长期动荡不安的局面。各地盗匪蜂起,田园荒芜工商业倒闭,国库空虚,国家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给人民造成无穷的灾难。在这纷扰困窘的年代,波菲里奥·迪亚斯(1830-1915年),于1876年“当选”总统,从此令人难以置信地统治墨西哥有35年之久(1880-1884年曼努埃尔·冈萨雷斯任总统)。因此,史学家称这段历史为“迪亚斯时代”。

经济发达与否是决定国家能否发展的关键。墨西哥资源丰富,矿藏丰饶,有色金属和石油之蕴藏量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如果资源得到开发,势将使墨西哥摆脱经济困境,促使政治安定,文化发展。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墨西哥既缺乏发展的资金,又没有必要的技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作为他的智囊团的“科学家派”(注:科学家派:迪亚斯统治时期,墨西哥实证主义者根据孔德的“实证阶段”是科学阶段也是人类理智发展的最后阶段的论断,引出了“科学政治”的概念,其含义是用统计学、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等科学方法研究国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问题,当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政治集团被称为“科学家派”。)根据法国奥古斯特·孔德的实证主义理论,提出利用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首先发展本国经济,然后以本国资本取代外国资本,达到经济繁荣,国家富强的目标(注:霍华德·费·克莱因著、天津外语学院、天津师范学院《墨西哥现代史》翻译组译:《墨西哥现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38页。)。迪亚斯使这一理论终于成为现实。

发展国内经济和吸引外资的首要条件是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全国出现井然有序的局面。墨西哥自独立以后,由于没有建立起巩固政权,政治始终动荡不安。墨西哥的混乱使外国投资者裹足不前。为了改变这样不利的形势,“科学家派”以孔德的实证主义理论为依托,把“秩序与进步”作为施政纲领。按照“科学家派”的逻辑,“秩序”与“进步”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实现社会秩序经济才能得以发展,国家达到繁荣进步。而安定的社会秩序只能在专制制度下才能出现。所以,为了恢复“秩序”,迪亚斯便强化国家机器,扩充武装力量,无情地镇压异己分子,严格地控制人民的思想意识,不允许公民享有言论和新闻自由,这样的独裁统治是由于维护“秩序”和发展经济实现“进步”的需要,直接为外国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吸引外资方面,迪亚斯政府还注意到使诸投资国相制约,防止某一国的独霸垄断,避免墨西哥处于受挟制的地位。迪亚斯从吸引法、英资本考虑,还主动改善了和这两个国家的关系。他不顾民众因法国侵略战争而产生的反法情绪,同法国恢复了外交关系,力图使其在经济上成为对美国和对其他欧洲强国的平衡力。(注:莱斯利·贝瑟尔主编、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组译:《剑桥拉丁美洲史》第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5页。)

迪亚斯掌政之初,国家财政处于严重危机的境地,但他为了树立墨西哥政府对外的威信,便毅然担负起偿还旧债的任务。他所采取的策略是借新债还旧债。虽然,这不是彻底摆脱债务枷锁的治本途径,甚而还可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导致政权的瓦解。但这一举措提高了迪亚斯政府的信誉,外国资本因为他的合作态度,(注:F、H·欣斯利编,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组译:《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724页。)纷纷向墨西哥投资。除来自美国、英国和法国资本家在墨西哥投资外,荷兰、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诸国的资本也投入墨西哥的各个经济领域。

迪亚斯政府把大量外资吸引到墨西哥来,1884年至1900年间,大约12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8%。(注:莱斯利·贝瑟尔主编、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组译:《剑桥拉丁美洲史》第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9页。)“1900至1911年间流入墨西哥的外国投资急剧增加,总计将近30亿美元,相当于波菲里奥统治最初24年的三倍。”(注:莱斯利·贝瑟尔主编、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组译:《剑桥拉丁美洲史》第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63页。)迪亚斯时代,正是依靠引进外资,发展了第一、第二产业,振兴了国家经济,使墨西哥步入现代化建设的轨道。

二、引进外资兴建铁路网是近代墨西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在19世纪墨西哥铁路对于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铁路是调动军队去镇压叛乱和消除任何不安定因素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其次,政府可以利用铁路实施怀柔政策,把粮食迅速运给饥民,缓和他们的斗争情绪。关于铁路在“安抚”方面所起的作用,迪亚斯曾经直言不讳地说:“铁路在墨西哥和平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注:简·巴赞特著:《墨西哥简史》剑桥大学,1977年,第111页。)所以,铁路成为实现“秩序”,巩固中央权力的重要工具。在经济方面,铁路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大动脉的功能,它的现代化是实现工业化的先决条件。“科学家派”根据欧美先进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具体地认识到铁路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墨西哥因铁路不发达而展现的落后局面。因此,迪亚斯政府在利用外资的计划中,把修建铁路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就在于使其成为振兴经济的杠杆。

迪亚斯也曾经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倡导国人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自建铁路。但是各州地方主义作祟处处掣肘,致使难以开展。出于无奈,“自1880年起,迪亚斯开始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修筑铁路。”(注:迈耶·舍曼著:《简明墨西哥史》,牛津大学,1979年,第442页。)

优厚的投资条件使修建铁路的外国公司纷纷成立。1880年9月,以波士顿资本家托马斯·尼克松、乔治·威耳布尔和伊萨克·巴尔为首成立了“墨西哥中央铁路公司”。不久,其他公司也从墨西哥政府获得建筑铁路的租让合同。除美国资本家外,英国以及德国和法国的资本家也积极参与铁路建设。从事经营铁路建设的外国公司纷至沓来,1880年时只有16家,1884年增加到49家。(注:《墨西哥年鉴,1920-1921》,洛杉矶,1922年,第167页。)其中美国公司居于多数,基本上控制着墨西哥的铁路运输。

外国公司投资于铁路,固然促进了墨西哥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但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迪亚斯政权的阁僚、财政部长、经济学家——何塞·黎曼多尔于1907年提出铁路国有化的方案,所采取的措施是:提高输出矿产品的价格650%,吸引外国资本家抛出大宗铁路股票,转向矿业经营。几家银行收购了铁路股票后,财政部则采用向国民发行国家债券的方式集资,以高出几家银行购进股票的价格接收过来。“将墨西哥1000英里铁路合并为一个公司,然后以113,000,000美元股票的形式出售,政府购买了主要干线的大部分股票,使之成为国有铁路。”(注:汉克·刘易斯编著:《拉丁美洲历史读物》,波士顿,1974年,第458页。)防止了外国投资公司长期控制铁路,这一作法为落后国家借助外资振兴国家经济提供了经验。另一方面,外国资本家利用出售铁路股票资金,从事贵金属和铜、锌、铝等矿的开采,还建立了蒙特雷钢铁工业基地。(注:迈耶·舍曼著:《简明墨西哥史》,牛津大学,1979年,第443页。)

三、引进外资实现近代墨西哥的经济繁荣

随着外资大量涌入,迪亚斯时代的墨西哥经济迅速繁荣起来。广泛铁路网的建立,多种资源的开采,生产经济作物的种植园增加,使国家的经济面貌得以改观。

为了吸引外资投入矿业开发,墨西哥立法院于1884年颁布法律,宣布国家放弃地下的矿藏权。也就是购买土地者,在购得土地时,也得到地下矿藏的所有权。从而否定了多年遗留下来的土地所有者无权开采地下一切资源的习惯法,土地所有者便获得开采各种金属、建筑材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优惠权利。1887年又宣布开采煤炭、石油、水银不缴纳联邦税和地方税,只交微不足道的印花税的规定。还颁发了所有租赁的矿场、采矿业、冶金业在签订合同后10年内免税的律条。墨西哥所颁布的新法律更加大了对欧美投资者的吸引力。

由于采矿业的普遍发展,在采银所占重要地位的情况下,过去不受重视的铜和其他金属都大规模地生产了。迪亚斯时期,墨西哥的金银产量增加了4倍。1910年铜产量居于世界第三位。由于交通运输、采矿、工业的发展,解决能源问题就被提到日程上了。采煤业也相应地兴旺起来。

19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内燃机的普遍应用,引起对石油需求量大增,外国资本家便瞩目于墨西哥的石油开采了。美、英资本家捷足先登,其他国家的资本家也接踵而至。美国以爱德华·多希尼为首在坦皮科和图斯潘一带购买了60多英亩土地,开辟油田。1901年,爱德华·多希尼与人合伙开凿了第一口油井,还获得了10年不缴纳任何捐税和免交油田设备进口税的权利。随后,以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为首的数十家公司也纷纷涌入墨西哥。由于外国资本和技术设备的引进,大量的墨西哥的石油被开采出来,年产量急剧增加。据统计“1901年产10345桶,1911年增为1300万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迪亚斯政府为了吸引外国资本向土地投资,则采取了有利于外国投资者,而损害印第安人的政策。1883年,国会通过的土地法规定:迪亚斯可以授权私人组织土地测量公司,负责测量公有土地,并规定测量公司可以获得所测量土地的1/3,并有权以优惠价格购买其余土地。制定这个土地法的目的在于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因为它把没有地契的土地都列为公有土地,而印第安人多年并没有任何地契,所以测量公司便以此为借口而大肆抢占了印第安人的土地,进而吸引了外国资本家投资开发土地资源。这个土地法实施5年以后,测量公司拥有了6800万英亩土地。到1894年,墨西哥1/5的土地便归测量公司所有了。它又将其中大部分以廉价售给外国资本家,如威廉·伦道夫·赫斯特、哈里森·格雷·奥蒂斯、E·H·哈里曼、洛克菲勒、古根海姆等都在墨西哥占有广袤田地,他们的地产往往拥有数百万英亩之多。这些资本家在所占的土地上因地制宜建起了不同的种植园,经营咖啡、烟草、甘蔗、橡胶、龙舌兰、柑桔等经济作物,将产品以高价在世界市场上出售获得丰厚利润。外国资本家对农业的投资,有助于土地的开发、技术设备的更新,使种植园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墨西哥农业向着现代化迈进。

发达起来的矿业和农业,促进了墨西哥对外贸易直线上升。矿业初级产品和农牧产品大量输往美国和欧洲。迪亚斯时代,“矿产品和金属制品的出口额增加了10倍,从1877年的2600万比索增加到1910年的27000万比索,其中金、银的出口量的增长更为突出。”(注:迈耶·舍曼著:《简明墨西哥史》,牛津大学,1979年,第459页。)“白银出口从1877-1878年607000公斤增长到1910-1911年的230万公斤,此时白银出口已占墨西哥出口总额的1/3左右。黄金产量从1877-1878年的1000多公斤上升到1910-1911年的37100公斤,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6。”(注:莱斯利·贝瑟尔主编,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组译:《剑桥拉丁美洲史》,第4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16页。)农牧产品的出口也不断上升,如1877-1878年和1910-1911年期间,咖啡出口量增加一倍。牛的出口量1878-1879年为11300头,1910-1911年增加为170200头。龙舌兰纤维出口1878-1879年为1330万公斤,1910-1911年上升到1.23亿公斤。(注:莱斯利·贝瑟尔主编,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组译:《剑桥拉丁美洲史》,第4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16-17页。)此外,橡胶、香草、鹰嘴豆、蔬菜、蜂蜜、皮革、烟草等的出口量都有大幅度增加。

国家财政情况,通过外贸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大大好转。“国家年财政收入,从迪亚斯初上台时的4000万比索增加到1900年的7400万比索,1910年又增加为11000万比索”(15)国库储备增加,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外债。1890年,迪亚斯开始偿还美国的债款。1894年,国家收入高于支出。1905年废除了金银双本位,实行单一本位制,进一步提高了国际金融的信用。使墨西哥比索成为世界上最稳定的货币之一。

在迪亚斯时代,墨西哥的经济面貌大为改观。随着外国资本的输入,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采用,蒸汽、水力、电力开始代替人力与畜力。水力发电站建立起来,铺设了电话线,无线电报,开通了海底电报,扩充修建了重要港口坦皮科和韦拉克鲁斯。新崛起的蒙特雷工业城发展起来各种工业。韦拉克鲁斯的纺织厂、新雷翁的钢铁厂的建立,标志墨西哥工业革命的开始,墨西哥经济的繁荣与进步也给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条件带来了某些变化与改善。城市得以改建美化,尤其墨西哥城建起了办公大楼、公园、纪念碑、塑像,铺设了有轨电车,开凿了运河和渠道,解决了城市排水问题,避免了洪涝之灾。较大城市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现代化。在迪亚斯时代,墨西哥通过利用外资从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农业国转变成为一个初具近代工业规模的国家。

四、对迪亚斯政府引进外资的反思

回顾迪亚斯政府通过引进外资所走的振兴道路,可以看到墨西哥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铁路网,实现了铁路的现代化和主要铁路干线的国有化。开发了矿业初级产品和农牧产品,改变了国家经济面貌,为建立一个独立的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基础。黑西哥的经验证实了欠发达国家如要图谋发展经济,就应实行开放政策,引起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改变穷困落后的道路。

但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迪亚斯利用外资也是一样,既有其正面效应,也有其负面后果。墨西哥为利用外资所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引发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由于过度依赖利用外资求发展,经济上出现了极大的依附性,造成了外国资本支配国家经济命脉的严重后果。墨西哥外债从1880年19138万比索增至1910年的82300万比索,墨西哥收入的主要项目给外国银行作了偿还旧债和借款的担保。如国家海关收入的约62%被外国资本家所吞噬。在工商业方面,“美国、英国人掌握着石油和矿产,法国人控制着纺织业和大商号,德国人操纵着五金、器具和药品,西班牙人经营食品业作零售商,英国、加拿大、美国人掌握公用业(电车、发电厂、自来水)”。(注:休伯特·哈灵:《拉丁美洲史》,纽约,1969年,第332页。)在全国最大的43个企业中有28个完全被外国资本所控制,其余也基本上被外资所操纵。如外国资本家掌握了全部石油开采,墨西哥却没有自己的石油工业,墨西哥的石油需要在美国的炼油厂加工,制成汽油、煤油和其他石油产品,然后再输入墨西哥,其结果是墨西哥当地的石油价格远远高于美国市场。在铁路方面外资所修建的铁路完全是为了从墨西哥输出初级矿产品和农牧产品,所以铁路都是通向美国边境和海港的,而墨西哥广大边远地区却没有铁路。这些地区依旧与主要经济、政治中心缺乏近代交通工具,还是用骡马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十分显然,在引进利用外资的同时还要善于利用国内资金校正外资建设的偏差,防止对外国资本的过分依赖,以消除其依附性。

迪亚斯的土地政策是为大肆侵占印第安人土地开阔了道路。外国人对土地大量投资,引起地价在短时间内急剧上涨。结果造成土地的高度集中,1881-1889年间14%的可耕地被29个公司或个人所占有。到1894年20%以上的土地落入约50个人手里,到1911年不到1%的家庭或管理人拥有大约85%的土地。迪亚斯实施这样的土地政策使95%的农民和村社失去土地,有5000个印度安人村落失去土地。这些毫无寸土的印第安人沦为庄园和种植园的雇工和债务农,他们的收入仅是当时美国农民的1/12,而且他们所领到的工资一般不是现金而是所谓的证券,这种证券只能在种植园的杂货铺换取价格比其他铺高出几倍的日用品。他们劳动往往入不敷出,年年负债,结果一生就陷入欠债网或为债务农。其余印第安人流离失所,不少沦为铁路、油田和矿场的劳动者。艰苦的劳动、菲薄的工资,使他们瘦骨嶙峋,终日挣扎在饥饿线上。由此看来,在利用外资时还应当注意避免两极分化,如果只让少数人得到实惠,而大多数人依然一贫如洗,则必然激起社会矛盾的激化。迪亚斯所采取的不断伤害民众利益的政策,终于引起下层民众的强烈反抗,最终反对迪亚斯的各阶层民众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革命洪流,于1910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迪亚斯政权。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在利用外资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保护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让他们在经济变革中得到实惠。只有不断地提高整个国民的生活水平,使他们安居乐业,才能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标签:;  ;  ;  ;  

引进外资与现代墨西哥_美国铁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