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性期早期康复介入治疗的疗效研究论文_钟桂平

(贺州广济医院康复医学科 广西贺州 542899)

摘要:目的 研究在脑卒中急性期早期康复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急性期病情平稳后,给予不同时期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同时,在不影响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无明显进展的基础上早期康复介入治疗。结果 经过比较两组患者三个月后的Fugl-Meyer评分,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急性期早期康复介入治疗的疗效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认知、言语、运动、感觉、心肺功能障碍,降低患者致残率、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急性期,早期康复介入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此病发病率高,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脑卒中后遗症往往存在不同程度认知、言语、吞咽、运动、感觉、心肺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生活质量,并对患者的家属也带来巨大的经济、心理压力[1]。本研究中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在脑卒中急性期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50岁—76岁,平均年龄(63.4±11.6)岁;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52岁—75岁,平均年龄(63.7±10.5)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实验标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资料,病程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均享有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急性期病情平稳后,选择不同时机实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在不影响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无明显进展的基础上实施常规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康复师在查阅病例、体格检查及对相应功能障碍进行评定,根据患者评定拟定康复治疗方案,并实施于患者且指导患者及患者家属,主要针对肢体运动障碍进行康复训练,患者急性期处理:①良肢位摆放:康复治疗早期患者为被动阶段,应保持患者各肢体关节的位置为良肢位,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出现,抑制异常模式出现,早期诱发分离运动,保护患者肩、肘、手、髋、膝、踝等大关节活动不受限制,为肢体功能恢复做准备,可有效减少肩关节半脱位、肩疼痛、肌肉挛缩、足内翻、足下垂、压疮的发生;②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由于运动功能丧失,长时间关节不活动,可导致关节僵硬、粘连、挛缩,每天二至二次以上全关节范围正常活动是保持关节正常活动度的关键,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包括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早期通过被动运动使大脑皮质传递神经冲动,可兴奋病变脑部组织,促进肢体主动运动的出现,还可以改善患侧肌肉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可由康复师或在康复师指导后患者在其家属陪护训练。③按摩:对患者出现功能障碍的肢体按摩,可以反射性地影响神经系统,使其兴奋和抑制过程趋于动态平衡,从而对治疗起辅助作用;缓和、轻微的连续刺激可兴奋周围神经,对中枢神经抑制;急速、较重且时间较短刺激可兴奋中枢神经,抑制周围神经;在按摩中根据这特性针对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按摩手法,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患肢者肌肉痉挛的频率,避免肌肉僵化,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减轻肿胀。④电物理治疗:根据患者认知能力、配合程度及患肢肌力,从神经肌肉电刺激、中频脉冲电治疗、肌电生物反馈中选择适合患者治疗仪,促进失神经肌肉支配的恢复,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快速提高肌力,诱导肌肉产生有效运动;对缺血性卒中在神经系统症状无明显进展患者常规使用经颅磁,2次/天,扩张脑血管促进血循环、建立侧枝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对抗毒性物质损害,降低神经元电兴奋性作用,增强其修复能力,调整植物神经功能,促进损伤脑细胞新陈代谢。⑤心理辅导:因疾病造成对身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理会出现认知功能、情绪、行为和人格改变,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治疗师或心理医师及时评定,通过劝导、启发、鼓励、支持、解释、积极暗示、改变环境等方法,帮助患者认识问题、消除疑虑、改善心境、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利于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以上康复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坚持两疗程。

1.3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经过3个月患者肢体康复情况进行Fugl-Meyer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三个月后的Fugl-Meyer评分

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其病因与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及患者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遗传因素有关;此病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存活者存在不同程度认知、言语、吞咽、运动、感觉、心肺功能障碍。

近年来随着大量临床实验和临床数据证明,早期康复介入治疗能够更好的恢复损伤的脑组织、改善患者认知、言语、吞咽、运动、感觉、心肺功能障碍;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解释了试验中治疗组优于在非急性期进行康复治疗的对照组的原因。目前临床知名专家普遍认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平稳不再进展的时候便可以开始以被动运动为主的康复治疗【4—5】。

观察组在不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无明显进展的基础上实施常规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康复师根据患者病例、体格检查、评定后,拟定康复治疗方案,并实施于患者且指导患者及家属,主要针对肢体运动障碍进行康复训练,同时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积极性,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在脑卒中急性期早期康复介入治疗疗效明显,早期康复介入可以改善患者认知、言语、运动、感觉、心肺等功能预后,对患者恢复独立生活、学习、工作能力,减轻家庭负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其重新走向生活、工作、社会;降低患者死亡率、致残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谭永霞,刘建国,戚晓昆.恢复期康复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 动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09):1121-1123

[2]梁现泽.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急性期肢体功能障 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3):195-196.

[3]程光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探讨[J].糖尿病 新世界,2015,20(3):85.

[4]谢财忠,徐格林,刘新峰.脑卒中后早期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 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0):908-913.

[5]焦雪林.脑卒中的康复治疗[J].当代医学,2009,15(2):38

论文作者:钟桂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脑卒中急性期早期康复介入治疗的疗效研究论文_钟桂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