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草根群体引领“道德中国”复兴——好人有好报——社会各界关爱道德模范纪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论文,社会各界论文,草根论文,模范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回音壁
2007年,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组织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评选范围最广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在党中央的倡导下,崇尚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成为时代新风尚;关爱道德模范、帮扶道德模范也成为时代新亮点。
1
道德模范获得崇高荣誉后,成为媒体竞相报道宣传的“明星”。然而,随着对他们事迹的深入挖掘和宣扬,大家发现其中相当数量的“明星”为他人和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自己却承受着比常人更多的磨难。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贵州省望谟县油迈瑶族乡教育辅导站老师韦正雄,在突发洪水面前,舍亲人勇救学生30多名。自家的房屋却遭受洪水毁坏,母亲年老体弱,女儿正在上学,靠乡政府救济度日。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广西财经学院学生谢芳秋,当年为救人被火车轧断右腿。她和3个妹妹均为在校学生,家庭经济来源是多病的母亲做临时水泥工的一点收入。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王顺友,长年跋涉在深山老林中,患有多种疾病;而父亲、妻子不仅依靠他微薄的工资生活,身体状况也很差,沉重的家庭困难始终压在他身上。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山西省平顺县西沟乡两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申纪兰,是全国唯一的连任一至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如今她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没有固定收入,却对自己要求很高,生活十分清苦,家里的家具至今还是40年前的“老三件”。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杜儿坪矿矿工家属党素珍,没有经济收入,患脑梗塞身体瘫痪,每月都需1500元治疗费。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靠退休金维持生活。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张晓,在4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母亲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卧床不起。从那时起,张晓就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侍候母亲、料理家务的重担。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没有生活来源,没有固定居住场所,靠拾荒、勤工俭学和救济度日。
仅从上述所列,人们就可以看到,在鲜花、掌声的背后,道德模范们面临着怎样的艰难困苦。这次评选表彰的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大多数是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当中,有的收入微薄甚至没有经济来源;有的身患疾病或残疾;有的家庭负担沉重;有的付出了经济甚至生命的巨大牺牲,因此物质生活贫乏,精神压力极大。
不能让英雄流汗、流血再流泪!于是,理解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帮扶道德模范,成为人们的共识。
2
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对于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要给予关怀,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体现“好人要有好报”。
2007年11月,中央文明办制定下发了《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暂行)》,力求建立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长效机制,体现党和政府对道德模范的关爱,弘扬社会正气,更好地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办法》规定,采取分级负责的方式,生活困难的全国道德模范由中央文明办负责帮扶;生活困难的提名奖获得者,由各省(区、市)负责帮扶。要采取解决生活困难、资助就学费用、提供养老保险等多种方式进行帮扶,使之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经过认真调查分析,中央文明办确定了拟帮扶的14名生活困难的全国道德模范名单。2007年11月底,将他们的困难情况和拟帮扶的办法在中国文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网、光明网、中青网上进行了公示,征求群众意见。
数天时间内,点击量就达到几十万,数万网民发表意见。大家对这一举措高度评价,一致叫好。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中央文明办决定对王顺友、刘玉莲、谢延信、韦正雄、李明素等人,分别一次性为他们缴付养老保险金10万元;对刘霆、谢芳秋、黄来女、张晓、杨怀保等在校学生,分别资助学费、给予生活补贴等数万元;对党素珍、徐丽珍、韩瑜等人,分别一次性资助10万元生活费;对申纪兰资助5万元,用于购买必需生活用品。2008年春节前,对他们的帮扶资金和物品全部送达本人。
全力帮扶和细心关爱道德模范,也成为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各类社会组织和各界群众的自觉行动。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出台了帮扶道德模范的政策,要求统筹多方力量,采取多种方式,解决道德模范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让每一位道德模范都能够生活得舒心一点,压力减轻一点。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四川省邮政公司资助王顺友4万元,帮助他维修简陋的住房和购置家具。凉山州邮政局从2005年起,将王顺友的工资和津贴上调了480元。木里县邮政局为他在县城分配了一间住房。
重庆市及沙坪坝区妇联、教委等部门先后多次前往李明素家中慰问并送去慰问金。各级部门还通过各种评比表彰活动给予她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山东省济南市政府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郑承镇和他收养的8个孩子办理了城市低保。他告别了20平方米的小屋,搬进政府提供的新居。
在湖南湘潭大学,校党委不仅免除了杨怀保本科学习期间的1.2万多元学费,还不时给他送去慰问金。为了方便他就近照顾病中的父母,照看正在中学念书的弟弟,学校还特意为他在校园内腾出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
此外,来自身边群众的关怀也让道德模范感到十分温暖。韦正雄邻村的乡亲们主动出工出劳,帮助他修建了房屋;张晓母亲再次住进医院时,老师和同学轮番倒班,帮助他照顾母亲;党素珍所在的矿医院医生护士对她进行医疗监护,做定期检查;黄来女所在的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03级党支部学生党员除了带头多次为她捐款外,还主动排班陪护她的父亲……
3
社会各界对道德模范的帮扶、关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党素珍接到中央文明办的资助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满怀深情地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信道:“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我只是做了一些平平常常、力所能及的事情,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给了我这么大的关怀,我激动的心情真是千言万语难以表达。”
李明素说,洪灾中,我们家遭受了很大损失。但我高兴,因为救出了32条生命。这次中央文明办给我购买了养老保险,真是“洪水无情人有情,党的恩情比海深,送来深情暖人心,重建家园有信心”。
张晓母子仔细保管着一个笔记本,里面工整地记录着每一个好心人对他们的帮助。不管是现金,还是一袋牛奶、几个苹果,他们都记在这个“恩人本”里,尽可能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
兰州的一位记者说,对张晓帮助本身,就说明了道德模范的感染力,必将有更多的人通过对张晓的帮助感受这个社会爱心的力量。
刘霆的老师陈伟说:“今天我们能在校园里看到刘霆安安心心地学习,看到刘霆妈妈健健康康地生活,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爱的社会。”
太原市民韩斌说,这些道德模范的社会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他们受到资助,让他们周围的每个人都感觉到了社会的温暖。
网友“漂亮女生”留言:“好人应该有好报,国家应该让这样的好人过上幸福生活!”
人们一致认为,当道德模范遇到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避免了道德模范陷入精神富有、生活困窘的尴尬境地。这不仅是对他们的关爱,而且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对道德模范的崇敬之情。
更为重要的是,帮扶活动也表明了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导向,会引领和促进更多的人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