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褚海波1,孟繁曦2,赵滨滨1,王显坤1,袁万忠1

(1.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东丽供电分公司 天津 300300;2.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天津 300300)

摘要:为全面落实泛在电力物联网战略,基于高新技术发展成果,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应用和智能管控系统研发为基础,以施工类集体企业“施工流程标准化、作业要素可视化、精益管理智能化”为管控目标,通过建设集体企业配电网标准化施工全过程管控系统,解决集体企业配网施工作业现场安全、质量管控难、隐蔽工程无法及时验收等难题,实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实现因素关联分析、全过程管控和痕迹化管理,促进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标准化建设。

关键词: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措施

1.配电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1.1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国内从事配电网标准化管理的人才较少,同时,由于标准化在我国起步相对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较晚,所以在国家配电网标准化管理方面的水平比较落后,国家的配电网系统改革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所以,配电网系统的管理水平不高,进而造成国家配电网标准化的改革无法实行。

1.2建设标准不统一

我国配电网在建设之初,由于受地形和地势限制以及一些自然条件约束,在安装时选用的材料和安装方式以及线路运行都存在很多差异。而且,由于当时的技术规范不到位,在标准的制定上存在缺陷,每个地方的配电网的配置千差万别。这些问题都给配电网建设改造标准化造成了很大困难。

1.3技术与设备相对滞后

近几年来,我国电力事业迅猛发展,但是配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电力企业仍旧沿用传统的技术与设备,未能严谨参照安全生产标准完成建设任务,体现了一定的滞后性,导致配电网工程建设无法达标。除此之外,技术以及设备的落后使得日后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条件不相符,严重制约了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发展。

2.配电网建设标准化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需求逐渐增加,实现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发展尤为重要。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不断地建立相关配电网标准化建设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加强技术优化控制,从而更好地满足配电网发展需求,全面提升配电网建设安全、质量、效率和效益水平。特别是目前高新技术高速发展,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应用和智能管控系统研发为基础,以施工类集体企业“施工流程标准化、作业要素可视化、精益管理智能化”为管控目标,通过建设集体企业配电网标准化施工全过程管控系统,解决集体企业配网施工作业现场安全、质量管控难、隐蔽工程无法及时验收等难题,实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

3.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管控措施

基于近三年来天津地区配网施工工程的批量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建立典型配网标准化施工全流程数据库,涉及配网分包队伍、物资供应、安全交底、施工质量、监督检查、竣工验收、档案资料等,实现从设计、施工、验收到投运的全过程管控。并通过建立作业现场风险辨识和作业监控模式,利用视频分析及移动通信技术,有效管控配电网建设作业现场人、机、料、法、环等作业要素信息。使用项目智能分析及辅助决策管控,为施工类集体企业工程管理、安全管控、分包管理等建设提供支撑。

3.1准备工作

3.1.1设计图纸标准化

严格落实《配电网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Q/GDW10)要求,采用标准化管理模式需要规范设计配电网图纸,按照实际情况明确配电网主要设备、材料规格型号,并且在建设之前做好技术交接和图纸审查。

3.1.2材料管理

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并对一些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反复检验,保证在投入使用之前,所有材料的质量和规格都能符合建设要求,并且对所有的材料进行一定的标记,使其更好的使用。

3.1.3施工作业人员

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建设质量,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审查,审核施工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为其配备胸卡证,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建设要求,并且对。

3.2施工现场管理

配电网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安全管理,并严格落实管理制度中的要求,将施工现场管理作为标准化管理的关键内容。然后再参照基建安全生产规范,做好施工现场检查等各项工作,保证施工行为符合质量标准,保证施工进度按计划开展,保证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符合施工规范,除此之外,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还应当从全局性的角度入手,对技术、安全以及质量的严苛把控,并定期加以检查,对文件审查以及工程施工质量等全面监督,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质量隐患以及安全威胁。为了管控配电网标准化施工作业,建立了“配电网标准化全过程管控应用系统”,(系统图见图1)

图1 配电网标准化全过程管控应用系统

3.2.1进度管理

在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合同规定的工程进度节点来制定详细的施工标准,并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序进行严格规定,保证施工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来进行作业,还需要对每道工序的施工时间和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3.2.2过程管理

在配电网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配备合格的机械、设备,为施工作业人员配备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及安全防护用品。按照要求编制施工方案,对于危险性较大的施工作业,应进行技术交底,保证工程质量。开工前,应组织开展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确认形成可追溯记录。严格落实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开展风险辨识和预控工作,落实人员到岗到位要求。按规定履行开工手续,组织交底并监督实施。

3.2.3安全质量管理

在进行安全质量检查的过程中,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对配电网建设的关键工序、隐蔽工程、危险性大、专业性强等工作进行全过程指导和监督,并留存相关的影像资料,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全面执行生产作业安全管控标准化要求,严格执行防触电、防高坠、防倒杆“三十条”安全措施、“十八项禁令”、“十不干”等规定,落实各项现场安全措施。

3.2.4验收工作

在进行验收工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配电网竣工验收资料清单》明确的时间节点和资料份数要求报送竣工验收资料,施工项目经理根据具体的清单和资料进行工程验收,严格落实验收标准,保证施工质量百分百满足配电网工程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进行配电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标准化管理,对建设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并且通过这种管理模式,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采用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而且可以缩短工程的进度,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对一些安全隐患进行预防,从而使各项工作能够更好的进行。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管理工作的优化和完善。

论文作者:褚海波1,孟繁曦2,赵滨滨1,王显坤1,袁万忠1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褚海波1,孟繁曦2,赵滨滨1,王显坤1,袁万忠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