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论文

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论文

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兰 飞 刘维婧

【摘 要】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我国特有的经济监督制度,是强化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应用,传统审计方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审计要求。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有关大数据使用的相关法律文件不完善、数据分析效率不高以及审计质量不理想等问题,建议通过完善法规文件、创新审计工作方法等多角度去完善审计模式。

【关键词】 大数据 国有企业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是现代审计制度在我国的一种创新,是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措施。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针对国有企业相关领导人在任职期间的决策执行、财政收支等方面的全面审计,是提高审计监督管理能力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重要工具。我国最早在1999年颁布有关国有企业领导人任职期间审计的暂行规定,并陆续在2000年、2006年、2010年以及2014年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细则,从法律层面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对象、流程等各方面进行了明确,有利于更好地执行经济责任审计。伴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更新和改制,以及大数据时代下审计数据量呈几何式增长的现状,传统审计已不能完全适应现有工作要求。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实现审计数据的全面流通和审计创新,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重点。

一、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理论基础

(一)经济责任审计受托理论

经济责任审计受托理论是指国有资产管理相关部门将国有资源的财产管理权授予相关国有企业领导人,相关领导人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并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而产生的经济关系,是一种委托和被委托的社会关系。受托理论的产生最早起源于公司制的发展,正因为公司制的产生出现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所有权人为更好地提升公司管理效益,特聘请具有专业管理资质的人才进行公司经营权的管理,即出现了委托方和受托方。委托方作为公司所有权人,注重的是公司的经营效益和保值增值情况,而受托方接受委托之后,承担确保受委托资产增值保值的责任。如何确保受托人能以公司利益为重,并严格遵守相关财务准则以更好地服务公司,就需要委托方进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而伴随着受托活动的复杂性增加,委托方凭借自身力量已经无法很好地开展相关监管工作,因此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工作,审计由此产生。因此,从发展历程上看,国有企业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着受托活动的发展复杂化而产生的,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而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关系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国家和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理论

内部控制理论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该阶段主要以内部牵制为基本出发点,提出通过建立两个以上部门之间的合作可以大大降低一个部门单独工作时可能出现数据造假、交易虚假的概率。上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内部控制进入了企业管理的职能阶段,该阶段在原有内部牵制基础上引入了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即通过内部控制协调企业各机构之间的生产经营,从而达到提高经营效率的目的。伴随着企业组织机构的不断复杂化,内部控制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引申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大部分,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既要考虑如何保证企业运转的安全性又要考虑如何在特定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这需要企业内部领导层、管理层以及各执行部门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形成一套职权明晰、责任到位的考核制度,并做好相关的宣传和指导工作。

在内部控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成为企业监管的重要问题,由此经济责任审计应运而生。尤其针对涉及国有资产的国有企业,其领导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决策的失误,是否存在监守自盗以及弄虚作假侵害国有利益等情况,单凭内部控制的内部力量无法实现有力的监管,必须通过第三方独立的审计力量介入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监管。因此,国有企业领导人在离任以及在任时都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以更好地实现经济责任的终身化,提高领导人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平台中(如下图),政府是支持者和监督者,第三方机构是信息的评价、储存主体,企业既是信息提供者也是信息使用者。此信息平台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为了推动职业经理人选聘市场的成熟和完善,构建起一个合理、有序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同时推动建立起职业经理人和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使各主体在法律、法规制度下合理运行。

(三)经济责任审计系统管理理论

情况 8.2 若f3(v)=1,此时最坏的情况是v点关联9个6-面,一个3-面,v的非三角邻点均为3-点,且它们各自还关联着一个3-面。由R1,R2.1,R3.1或R3.2或R3.4及最坏3-面9+-点情形得

二、大数据对于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分析

(一)大数据对经济责任审计组织管理和审计职能的影响

1、转变传统组织管理模式。传统经济责任审计下采用分组管理模式,即审计机构将内部组织分设为财政、投资、农业等不同小组,每一小组在各自领导人的带领下针对本小组的领域进行针对性的审计调查。在这种模式下,各小组各自独立实施本小组内的审计工作,各组之间信息沟通不顺畅且相关数据不能及时进行共享,降低审计效率。伴随着国有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日趋庞大和复杂,并逐渐衍生出资金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等诸多企业内部运营信息系统,依靠传统的分组审计方法,很难从单纯的分组数据中发现经济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组合企业内部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以及交流不同小组内部不同领域之间的管理信息,才能更好提高审计效率。

毕业生离校前夕,已落实工作岗位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和非护理专业毕业生分别占35.22%和65.10%,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对于落实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而言,80.00%以上的毕业生对工作是满意的,护理与非护理专业毕业生差异无显著性;探究尚未落实工作的原因,39.11%的护理专业学生是没有单位录用,而34.97%的非护理专业毕业生则是持观望态度,护理与非护理专业毕业生存在明显差异。

经济责任审计系统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员工、生产设备以及其他资源共同组成一个系统,如何通过一定的监管手段实现该系统的高效运转是最终目标。在这个整体之中,人的管理处于核心地位,也是统领全局的决定性力量。为了实现系统的均衡性和高效性,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制度实现各成员之间的权利制衡,以及生产运作的正常进行。伴随着信息化不断推进,传统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日益复杂化的企业组织模式,需要通过信息系统的改革和创新,更好地促进业务销售、风险控制、客户管理等工作进行,扩大生产效益。经济责任审计正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监管效率。面对大数据等信息化的冲击,原有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无法实现国有企业的高效管理,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审计数据的共享和分析,是新时期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改革重点。

在新的审计机构管理模式下,审计机构审计内部组织时不再依据财政、金融等不同领域成立小组,而是通过设立专案小组,针对每次审计任务成立审计项目组并进行统一规划和分工合作,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式下信息沟通不顺畅、审计范围较局限以及审计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新的审计管理模式下,建立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数据分析平台,并组建专业的数据与审计结合的分析团队,针对不同的审计对象制定不同的审计方案,以达到审计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2、扩宽原有审计职能。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的重要管理工具,对强化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改革、保护国有资产安全以及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新时期下大数据的全面推广,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宽和加深。大数据审计可以预防企业经营风险。前期通过对所属不同部门的国有企业进行数据分析,设置有关资产负债比、资产净利率等不同财务指标,离职率等人力资源指标以及其他有关国有企业运行质量的指标预警值,并分析发展动态趋势,当国有企业进行生产时可以将每个指标与系统的标准预警值进行比对,对波动异常的指标可以进行实时报警,以提示其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预防功能。

(二)大数据对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1、转变审计重点。传统审计模式下,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在于国有企业领导人进行经济决策是否合法、真实,其主要任务在于揭示相关领导人在进行财政资金收支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以更好地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更新,经济责任审计在进行审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过程中也更加高效,其审计的重点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首先,审计以党和国家的宏观方针和决策部署为中心。重点审查国有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相关行业管理规定,造成扰乱市场秩序、经济制度等重大安全隐患的行为。其次,审计以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问责机制为重点,深化责任的落实。通过审计领导人任职期间的主要工作轨迹,查出领导人在政策决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不到位、不合规问题,并对相应责任进行合理划分,以准确落实领导人职责。最后,审计以提高国有企业的反腐倡廉意识为终极目标。借助于大数据技术,有效联合公检法、银行等其他部门进行数据整合和分析,查处相关领导人的廉政问题,为保护国家经济利益作出重大贡献。

其次,完善审计数据规范。大数据与传统审计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数据的使用和共享,针对被审计单位对数据保密的考虑,建议要从法律层面规范审计人员进行数据提取、传输和分析以保障数据安全性,需从审计人员开展审计业务、获取审计数据、数据使用和规范等多环节进行落实,有效确保审计数据的安全性。

三、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分析

国有企业因其企业性质特殊,主要分布在能源、交通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中,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如何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更好地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决策和执行,是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如何通过大数据审计技术的运用构建更高效的大数据审计平台,是目前审计改革的方向。目前来看,经济责任审计在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因为本文模型具有典型的多约束非线性混合规划特性,所以基于现有相关算法的优缺点,设计了一种改良模拟退火遗传混合算法(Improved Simulated Annealing Genetic Algorithm, ISAGA),首先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全局搜索确定最优解区域,再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区域搜索寻优解,以提升模型求解的效率与精度。

(一)经济责任审计有关数据取用文件不明确

卢芹也犹豫不决,听培训老师说,学成了去大城市当保姆,一个月少说也有四五千元收入,她心里既向往又发怵:从没离开过家,也没见过世面,更害怕跟城里人打交道,自己能行吗?

(二)经济责任审计数据利用率不高

大数据背景下的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的综合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大数据审计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关部门诸如银行、政府部门等所搭建的数据共享平台还不完善,数据最终利用程度不高。

首先,数据采集不完全。目前我国还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数据联网平台,而各企业的数据存储方式以及数据平台建设模式不同,导致最终数据的导出和整合存在不兼容或错乱的问题。同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导出的数据如何进行逻辑处理和关联,也是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的大问题。另外,高机密行业由于涉及商业机密等数据保护问题,尚未进行数据信息化管理,还处于传统手工记载阶段,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在信息采集过程中不全面。

其次,非结构化数据利用程度不高。审计在采集数据过程中,既有系统结构化、统一性较高的数据,也有非结构化诸如图片、文档等数据,而非结构化数据无法在数据系统中直接进行转变和关联,必须经过人工审查才能作为审计基础资料被利用。因此,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开发更高级的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非结构数据的转换,以发掘数据背后的信息以及有效提高审计的数据读取效率。

最后,大数据分析水平有限。目前我国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大数据分析还处于摸索阶段,相关的人才也处于空缺状态。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不仅要求相关从业人员要具备审计知识,还要具备相关的大数据技术、数据库技能。

(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质量不理想

最后,审计数据的后续保存和维护也很重要,关系到国有企业的核心机密。需要从加强审计人员的保密义务和责任以及加强信息存储设备后续的投入和维护出发,建立数据的后续长效机制,做好数据备份和加密,建立相关信息防盗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

多媒体将“声、色、画、乐”集于一体,正符合了小学生直观形象的认知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巧妙地化解教学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寓教于乐。如《海底世界》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由于很多学生平时接触不到真正的海底世界,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将各种海底动物的照片和声音融合于课件之中,深深将学生吸引住了,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随后教师抛出的一系列问题,学生都能迎刃而解了。这就是多媒体的魅力。

四、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完善建议

(一)建立健全大数据下经济责任审计的保障措施

首先,健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修订有关数据信息使用和共享的法律实施条例。可以通过审计立法明确大数据审计的法律地位,将审计过程中有关被审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提供数据的义务进行明确,得以明确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等的法律效力,提高大数据审计的严肃性。另一方面,建立数据分析平台的长效机制。针对国企数据报送不及时、不完全等问题,建议通过建立数据维护和报送的长效机制,及时对上报共享信息进行跟踪和完善,以更好地维护大数据审计的基础环境。

2、转变传统审计方式。传统审计模式主要以查阅现场资料、进行访谈等实地审计为主,伴随着大数据技术成熟与发展,直接利用国有企业内部的相关资金管理、产品销售等系统进行系统取数,审计人员再依据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可有效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度。目前来说,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有以下变化:首先,由传统现场审计向现场与远程审计结合转变。新审计模式是指将被审计国有企业内部系统的相关数据传输到审计中心,审计人员再建立相关的数据分析模型,同时安排其他审计人员在现场进行访谈和查询,以实现业务审计与数据审计相结合。其次,审计方式由事后审计向事后与事中审计结合转变。传统模式以事后审计为主,主要依赖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进行审计,不利于及时纠正被审计单位在业务进行时的风险预防,而新模式下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可以实时动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有效地进行问题纠正。

(1)全省17市深层土壤中绝大部分元素的含量分布较均匀,区域变幅较小,变异系数小于0.40,尤其Be,Ga,Ge,Y,Nb,Rb,Ti,Al2O3,K2O,SiO2等元素(指标)变异系数小于或等于0.20,反映了全省17市深层土壤在长期历史中均匀演化作用的特征。

虽然大数据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计效率,但审计结果尚未真正促进国企改革和保值增值,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沟通和思维固化。首先,审计小组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随着国企不断深化改革,审计所涉及的内容从单企业、单年度生产情况,转变为多企业、多部门、多年度的综合审计,涉及财务管理、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主要以专业领域设置审计小组,分组进行综合调查,仍存在信息沟通不顺畅的问题,缺乏小组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信息共享。其次,传统审计思维的固化。审计要求以客观事实为判定的依据,要求所有审计行为必须以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为准绳,但大数据分析的重点是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而非事实的因果关系。因此,大数据分析结果,可能没有可以解释的直接原因,导致审计人员怀疑分析结果。因此,审计人员与数据分析人员思路上的差异,导致数据分析与现场审计脱节,最终的审计结果也无法准确作出判断。

目前,从我国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法律文件来看,主要涉及传统审计模式下的一般审计实施条例,大数据背景下的执行细则尚不明确。尤其是对于审计案件执行过程中的数据收集流程、数据共享范围以及数据存储等方面都尚未从法律层面进行明确,导致案件在具体执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时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同时,由于数据对被审计单位来说还存在泄露行业机密和降低本企业竞争力等问题,所以有部分企业在现场审计时会存在提供数据的配合度不够的问题,或者提供数据不全面、不及时等懈怠行为,导致审计人员工作效率低下等。另外,因为缺乏一定法律文件作为审计基础,即使审计人员根据数据分析模型得出被审计单位存在一些执行漏洞的结论,也只能作为出具审计报告的依据,还不能完全根据模型结果推定审计结果,这里也存在一个被审计单位以及社会对于大数据的认可问题。审计人员只能以该数据分析结果为导向,再依据传统审计方法去取证复核,但这会大大降低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率。

(二)全面搭建大数据下经济责任审计数据的分析平台

首先,建立大数据审计分析平台,整合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建立数据采集、整合、分析等功能的审计平台,将各行业各企业的相关数据汇总到统一的系统进行存储和管理,确保数据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为更好地实现审计垂直管理上的共享和互通,建立中央与地方共享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跨部门、跨地区、跨年度的横向、纵向综合共享。通过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之间的数据联网,实现数据实时存储和分析,提高数据信息的传导效率和使用效率。

其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大数据分析能力。主要包括提高对图片、音频等非结构型数据的加工和处理能力,运用最新信息采集技术进行信息转换;通过搭建以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分析模型,审查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数字关系,并从中深究出隐藏的企业风险;开发以数据为基础的图文分析软件,通过更直观的图表走势推断被审计企业的财务运行趋势和经营发展状态。

最后,培养符合大数据背景的综合型审计人才。大数据技术出现,逐渐显现出现有审计人才队伍的不足,新的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审计人才必须具备敏感性、复合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即审计人员要通过不定期的培训、实践锻炼等提升自身对数据分析的敏感性,并积极主动接受新技术和新知识,熟练掌握利用软件进行数据采集、转换的技能。审计机关要建立由集合网络、数据分析、审计等各专业线的精干人才组成的高效运作团队,积极引入外部专家力量参与团队建设,以更快、更好地提高自身业务实力。

(三)改革创新大数据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式

首先,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方法。以数据为出发点,协同多维度进行数据关联分析。大数据背景下的经济责任审计要以数据为出发点,通过数据探究背后的体制管理逻辑是否存在漏洞,并结合现场访谈、勘验等传统审计手段开展审计工作。同时,要建立报表指标分析与业务指标分析、国有企业与银行税务等外部数据分析、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的数据分析等多维度、综合性分析模式,实现立体式的数据挖掘和分析。

其次,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勇于打破传统固有方法。鉴于现阶段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数据分析还处于摸索阶段,有关远程审计和持续审计等新型审计模式还不完善,需要通过打破传统的按行政职能划分的行政性审计模式,建立以社会民生为方向,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统一协作性审计模式。

协助单位领导做好其财务工作。发现问题时及时纠正,同时组织制定相应设施制度的细则。负责提出财务分析报告,监督各项计划的执行情况,供领导参考[6]。除此之外,还需组织及审批各项目预算决算,参与拟定单位重要经济合同以及原辅材料供应计划。审查财务报表,负责财务监督。

最后,有效运用数据分析的强大罗列功能,由审计抽查模式转变为全面数据分析建模方式,增大数据覆盖量,有效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度和说服力,全面提升大数据审计的深度和广度。

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一方面扩大审查事项的覆盖面,提升审计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另一方面运用数据关联比对,经济责任审计判断将更加准确,审计结论更加客观,使大数据审计范围得到扩展,实现全面抽样,逐步达到审计全覆盖。

参考文献

[1]郝煜华.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审计[J].审计与理财,2016,(02).

[2]龙前朋.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变化与企业内部审计[J].河北企业,2015,(12).

[3]刘星,牛艳芳,唐志豪.关于推进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理论研究,2016,(05).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标签:;  ;  ;  ;  ;  ;  

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