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氧自由基指标的影响论文_杨爽

杨爽

(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贵州遵义 563100)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氧自由基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纳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氧自由基指标、血液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氧自由基指标、血液指标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为9.4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纳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和机体高凝状态,降低全身氧自由基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依达拉奉;奥扎格雷纳;急性脑梗死;氧自由基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156-02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因脑动脉硬化所致血流变化、血管病变、血液成分变化,阻碍血流流动,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病情严重者出现痴呆、神经错乱、失语等病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0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必存与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53例,男25例,女28例;年龄43~72岁,平均(53.36±13.24)岁;观察组54例,男27例,女27例;年龄43~71岁,平均(54.01±13.54)岁;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措施,如降血压、降血糖、调节血脂。对照组5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必存治疗,将30mg依达拉奉(商品品牌:依达拉奉注射液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495,生产厂家: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加入100ml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54例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必存联合奥扎格雷纳治疗,将80mg奥扎格雷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021,生产厂家: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加入250ml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共接受2个疗程治疗,15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标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为评估标准[2],治愈:NIHSS评分减少≧90%,无残疾,可以自行进行生活整理;显效:NIHSS评分减少46%~89%,轻度残疾,可进行简单的活动;有效:NIHSS评分减少18%~45%,临床体征表现部分出现明显好转但不稳定,不可进行基本的活动;无效:NIHSS评分减少<18%或出现升高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所有计量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自由基指标和血液指标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为9.4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约占脑血管疾病的70%,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血液供应中断,诱发缺血性坏死,损伤神经功能,且在发病过程中因脑组织细胞水肿、细胞凋亡、氧自由基含量升高、血小板聚集对局部脑组织造成二次损害,价值病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临床常采用依达拉奉治疗,作为是一种具有捕获羟自由基活性的抗氧化药物,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减轻花生四烯酸所致脑水肿,抑制迟发性神经细胞形成,缓解脑水肿,减轻神经功能障碍,保护血管内皮细胞[3]。但临床发现,单独使用该药物的临床疗效有限,因此,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以提高其临床疗效。

奥扎格雷钠是血栓素A2(TXA2)合成酶抑制药物,可以有效抑制TXA2合成,促进前列环素(PGI2)生成,阻断血栓抑制血小板,抑制内皮细胞增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致残与致死率[4]。药理学分析,奥扎格雷钠能够扩张脑血管,增加脑流量,减轻脑细胞损害,修补受损神经细胞,恢复能力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预防血管发生微循环障碍,延缓脑梗死进展[5]。

本研究显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纳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和机体高凝状态,降低全身氧自由基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显萍,王启春,吴大鸿.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研究及机制探讨[J].重庆医学,2015,16(3):334-336.

[2]李林林,李明明,杨舰亭.奥扎格雷钠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7):56-57

[3]武胜涛,张羽,李富慧.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房,2017,28(9):1184-1187.

[4]郑超,陈奕,张凤,等.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18):2503-2505.

[5]苏浩,陈懿,葛金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18(4):806-809.

论文作者:杨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氧自由基指标的影响论文_杨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