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运会羽毛球男子双打决赛技战术分析论文_牛成伟

2017年全运会羽毛球男子双打决赛技战术分析论文_牛成伟

牛成伟(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17)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以2017年全运会羽毛球男子双打决赛的技战术使用情况为主要的研究内容。通过研究表明。双打运动员的发球有效率较高,但是成功率不高。表明发球不是最主要的得分方式。发球得分上,洪炜、柴飚在发球落点的角度上把握更加精准。全运会男子羽毛球双打决赛中接发球最常用的技术是推压技术;王懿律、刘成在接发球强攻意识较强,失误率也相对较高;洪炜、柴飚在接发球配合上较为默契。从全场得失分技术来看:前场,搓球和放网的得分率较高,扑球的得分率较高,失分率较低,挑球和勾球多用于被动局面;中场王懿律、刘成封网和拦网的得分率较高,失误率也较高;洪炜、柴飚封网的得分率较高,拦网的失误率较高;后场杀球和低抽的成功率较高。希望通过本研究,为羽毛球运动员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2017全运会;羽毛球;双打;技战术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090-01

相比羽毛球单打来讲,羽毛球双打更讲求双方运动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在比赛中需要技术能力较为全面的运动员负责后场的杀球,另一名运动员负责组织前场的抢网、放网。在比赛中的快抽和挡网使得整个比赛的节奏较快,也为比赛带来了很强的观赏性。关于羽毛球技术,我国学者也进行的不同层面的研究,作为一名羽毛球爱好者,在假期参与了第十三届全运会羽毛球比赛的观看:在本届比赛的男双决赛中,相对较为年轻的王懿律和刘成在双方的激烈比拼中,在第三局以2分的优势,获得了决赛的胜利,这表明我国年轻的羽毛球双打运动员的技术能力在不断的提升。可以为羽毛球爱好者以后的训练比赛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第十三届全运会羽毛球男子双打决赛中运动员王懿律、刘成、洪炜、柴飚为研究对象,以全运会羽毛球男子双打决赛中技术的运用为研究内容。

1.1研究方法

以“羽毛球双打比赛”“羽毛球进攻技术”“羽毛球双打技术”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参考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关于羽毛球双打进攻技术以及防守技术的相关书籍,为本研究的研究方向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

对全运会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决赛比拼过程中发球的落点进行统计,在发球落点上,王懿律、刘成发球落点在1号区域占到了36%,5号区域占到了29.31%,在其他区域的发球落点较为均匀,维持在6%-10%之间。洪炜、柴飚的发球落点中,19区号区域占34.55%,5号区域落点占21.82%,其他区域的落点占了了5%-15%之间。在比赛的过程中,双方发球都结合其他区域不断变化,目的在于变换节奏,牵制对方的主动性。比赛中王懿律、刘成的发球过程中发球落点略高,给了洪炜、柴飚以杀球的机会,因此王懿律、刘成在发球技术方面还有待提升。

2.2017年男子羽毛球双打决赛接发球技术运用分析

数据显示,在羽毛球接发球过程中,王懿律、刘成使用次数最大的技术为推压技术,占到了41.82%;洪炜、柴飚在接发球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次数也为推压技术,占到了44.83%。双方在比拼过程中,搓球、放网、挡网、杀球、扑球、挑球等技术使用的次数差别不大,在5%-15%之间;吊球和高远球在接发球过程中使用的次数较少,多在自身处于被动的过程中使用,多为过渡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分析男子双打决赛过程中,接发球使用的技术较多,表示运动员各项技术使用较为灵活,其中最常用的技术还是推压技术。

2.1 2017年男子羽毛球双打决赛前中、后场技术运用分析

数据显示,双方在中场比拼过程中,较多的使用了抽球技术,使用率占到了47%-54%左右;挡网和挑球技术使用次数比抽球次数少,占到了20%左右;封网和拦网的使用次数较少。在本次比赛过程中,双方在中场的比拼较多,洪炜、柴飚比赛经验丰富,抽球技术熟练灵活,因此多与对方进行抽球的比拼,导致双方抽球技术使用次数较多。

2.2 2017年男子羽毛球双打决赛全场各项得失分技术分析

上表数据显示,王懿律、刘成前场技术中,搓球和放网的得分率较高,达到了10%左右;同时搓球和扑球的失误率较高,占到了40%和22%。洪炜、柴飚除勾球外其他技术的得分率均在10%以上;除推球外,其他各项技术的失误率也较高。洪炜、柴飚,扑球的得分率较高,失分率较低。在比赛过程中,洪炜、柴飚扑球时机选择较好,对于网前来求扑球回球及时,从而获得得分。洪炜、柴飚在推球的过程中,推球速度快、落点较为刁钻,因此得分率较高。王懿律、刘成

在在前场略显被动,因此放网和搓球使用较多,多为扭转被动局面。双方挑球和勾球也多是在比赛中处于被动防守的过程中使用,得失分无明显的规律可言。数据显示,王懿律、刘成封网和拦网的得分率较高,失误率也较高;洪炜、柴飚封网的得分率较高,拦网的失误率较高。王懿律、刘成在处于被动的情况下使用封网积极下压得分,得分率较高,失误率也较高,表明运动员在中场比拼过程中较为积极。洪炜、柴飚在中场过程中较多的使用了抽球与对方比拼,这表明其此项技术叫为娴熟。王懿律、刘成在与洪炜、柴飚平抽过程中不占优势,想要变换节奏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因此得分率较低,失误率也较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全运会男子羽毛球双打决赛中发球落点多集中在1号区域和5号区域。双打运动员的发球有效率较高,但是成功率不高。表明发球不是最主要的得分方式。发球得分上,洪炜、柴飚在发球落点的角度上把握更加精准。

3.1.2全运会男子羽毛球双打决赛中接发球最常用的技术是推压技术;王懿律、刘成在接发球强攻意识较强,失误率也相对较高;洪炜、柴飚在接发球配合上较为默契。

3.2建议

3.2.1建议在羽毛球上大过程中结合自身的优势技术进行站位和配合,在比赛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在比赛过程中占据优势。

3.2.2建议加强羽毛球运动员发球技术的提升,虽然发球不是最主要的得分手段,但是发球技术使用的较好,能使比赛过程在心理上占据优势。

参考文献

[1]程勇民,陈跃.“快、狠、准、活”技术风格对羽毛球运动队促进及其制约——兼论羽毛球运动的制胜规律[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04

[2]程勇民.中国羽毛球男子双打项目技术诊断[J].中国体育科技,2015,3(12):45-47.

[3]丘玉芳.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比赛第三拍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15, 34(10):15-21.

论文作者:牛成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2017年全运会羽毛球男子双打决赛技战术分析论文_牛成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