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对比研究论文_舒建满

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418000

【摘 要】目的:研究鼻内镜和传统腺样体刮除术在儿童鼾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对2017年9月-2019年2月本院接诊的鼾症患儿60例进行分组,当中,试验组30例实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0例实行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试验组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比对照组的76.67%高,P<0.05。结论:利用鼻内镜技术对鼾症患儿进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能够取得比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更为显著的疗效,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传统腺样体刮除术;临床疗效;鼻内镜技术;儿童鼾症

临床上,儿童鼾症也就是鼻炎扁桃体,通常是由腺体样肥大所致,可引起鼻道呼吸道狭窄的情况,并于最终导致了鼾症[1]。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鼾症患儿当中,约有5%左右的病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憋气症状[2]。因儿童鼾症的发生能够对小儿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损害,同时能够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所以,临床医师有必要加强对鼾症患儿进行早期对症治疗的力度。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鼻内镜和传统腺样体刮除术在儿童鼾症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9月-2019年2月本院接诊的鼾症患儿60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之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n=30),当中,试验组的男女性构成比为17:13,年龄介于4-12岁之间,平均(6.91±1.28)岁;病程介于0.5-7年之间,平均(3.14±0.97)年。对照组的男女性构成比例为18:12,年龄介于4-13岁之间,平均(7.15±1.35)岁;病程介于0.6-7年之间,平均(3.21±0.86)年。患儿入院后经临床检查明确诊断为儿童鼾症,且有完善的病历信息,在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接受诊治。研究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两组的男女性构成比例与年龄等基线资料作出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3]

(1)免疫缺陷疾病者。(2)无手术适应症者。(3)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4)临床资料缺失者。(5)中途退出治疗者。

1.3 方法

试验组实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详细如下:指导取平卧位,予以气管插管全麻处理,并视患儿的鼻腔情况,选择规格适宜的鼻内镜,并经患儿鼻腔规范化的置入,以对患儿鼻腔中的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从腺样体边缘开始切割,并逐渐推进到中央,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患儿的咽鼓管圆枕造成损伤,待将完成一侧的切割操作后,立即用纱条对创面进行压迫止血处理,此后,再对患儿另一侧的鼻腔腺体进行规范化的切除。待创面充分止血之后,立即去除掉止血纱条,并对多余的血液进行有效的清理。

对照组实行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平卧位,予以气管插管全麻处理,并将患儿的双侧前鼻孔缓慢导入细吸痰管,同时经口内引出,对患儿的软腭进行有效的牵开。于间接喉镜引导下,利用光线反射仔细观察患儿的腺样体情况,然后再利用刮匙对肥大的腺样体进行规范化的切除,并利用纱球对创面进行压迫止血处理。两组术后都接受常规抗感染等治疗。

1.4 手术效果判定[4]

参考如下标准评估两组的手术效果。(1)痊愈,呼吸困难、鼻塞、憋气与打鼾等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呼吸困难、鼻塞、憋气与打鼾等症状明显改善,且患儿睡眠不受影响。(3)无效,呼吸困难、鼻塞与打鼾等症状未缓解,或者有加重的趋势。对手术总有效率的计算以痊愈和有效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准。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SPSS 20.0软件,t和χ2分别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比对照组的76.67%高,P<0.05。如表1。

表1 两组手术效果的对比分析表 [n,(%)]

3 讨论

在儿科疾病当中,儿童鼾症属于是一种常见病,可由腺样体肥大所致,若患儿在发病后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将机油可能会引发严重并发症,比如:中耳炎与呼吸道感染等。有报道称,腺样体为淋巴组织之一,处于咽后壁以及鼻咽部顶部,当其出现组织肥大以及增生的情况之时,将会引起鼻塞症状,且在病情进展后,可引发呼吸不畅的情况,而患儿在睡眠时则通常会表现出呼吸困难、打鼾与憋气等症状,若病情较为严重,亦可对患儿的心肺功能造成损害[5]。

目前,手术为临床治疗儿童鼾症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传统腺样体刮除术具有操作简便等特点,于喉镜下通过光线反射能够充分了解患儿的腺样体情况,此后,再利用刮匙对腺样体进行有效的刮除,但多项研究表明,该术式的临床总有效率仅在70%左右的范围之内。近年来,医疗水平的提升,使得鼻内镜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青睐,通过利用鼻内镜技术对鼾症患儿施以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其疗效,减少手术创伤。于鼻内镜下手术医师可以充分掌握患儿腺样体组织的形状以及大小等,从而有助于提高其手术操作的精确度,避免组织残留,减少再次手术的风险。此研究中,试验组的手术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经鼻内镜引导下对鼾症患儿施以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疗效确切,可见,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在儿童鼾症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建设.鼻内镜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比较[J].微创医学,2018,13(2):177-179.

[2]何仕浩,张守遐,肖彩群,等.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割联合扁桃体摘除术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1):3-4.

[3]裴静,陶跃进.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0):116-118.

[4]刘忠意,刘业海.鼻内镜在小儿鼾症腺样体切除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9):115-116.

[5]冯毅,廖旭光,汪陈设.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152-153.

论文作者:舒建满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鼻内镜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对比研究论文_舒建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