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运行中危险点的控制对策分析论文_王勇

电力调度运行中危险点的控制对策分析论文_王勇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河北省承德市 067000)

摘要:随着人们对用电需求的不断提高,电力能源需求量随之增大。因此,从发电到调度再到应用的过程能否安全高效运行,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无形中增加了电力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毕竟人类所能承受的电压有限,而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又存在很多危险点需要从业人员及时控制。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危险点,总结控制措施,提出几点改善现状的私人建议,希望能对电力部门有所助益。

关键词:电力调度;调度运行;危险点;控制对策

引言

作为电力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电力调度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电力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电网调度运行危险点的分析和研究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对危险点进行消除,通过统一的调度指挥,保证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电力调度运行中危险点的简要分析

1.1电力调度运行方式上的危险点

电力调度运行方式上的危险点主要在检修申请工作中、批复调整的运行方式工作中、在采用新设备方案中。检修申请工作中的危险点主要是申请内容填写的不明确,主要包括需要检修的设备名称、设备现状以及停电的时间和范围填写不明确。运行方式的批复工作中的危险点主要在电力工作人员没有对电网的实际承受能力做出查看就批复了调整的运行方式。在更换新设备时,没有完全了解、充分掌握新设备的资料。

1.2新设备启动方案的危险点

近年来,为了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电力系统不断加以改造。在对电网进行改造时,使用了大量的新设备替换了原有的旧设备。殊不知危险点就在新设备的启动方案上。因此,必须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对为危险点进行控制。①要深入现场熟悉设备和有关图纸资料。②要对设备的名称和编号进行核对,同时对设备管辖范围、运行方式和主变分接头等进行明确。③还应该要求生产商提供一份关于启动送电项目、试运项目、接带负荷等内容的详细的试运行计划,以此加深对设备的认识。

1.3缺乏可靠的调度操作

在调度运行过程中,如果调度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重视不足,或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没有严格执行相应的安全措施,就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巨大影响,进而导致无防备停电次数的增加以及电力系统运行风险的增加,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由于调度失误引发设备损坏后,电力系统事故发生的几率也会有所增大。

1.4运行方式批复工作中的危险点

在调度的运行方式的批复中通常是存在着危险点的,在这一方面,容易出现在没有对电网的承受能力做出了解的情况下就进行调度运行方式的批复,从而引发调度安全事故。因此,在批复以前,首先要对电网的正常方式进行分析,在调度运行的时候要了解一次方式的变化对二次方式的影响和要求。同时,还可以利用专业软件对电网负荷和送电计划进行分析和风险预测,防患于未然。

2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的控制对策

2.1降低电力调度运行方式上的危险点的有效措施

对于那些采用新设备方案时存在的危险点,首先是参加新设备试运行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对试运行的新设备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还要把运行安全防护工作做好,目的就是为了在新设备进行第一次试运行时,把试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点降到最低。其次是对于新设备的编号以及设备名称,工作人员都要认真核对一遍,然后严格按照验收规定进行验收。最后是负责新设备的有关责任人要提前到达现场,除了了解清楚现场情况以外,还要全面做好新设备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等到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绪以后,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新设备进行安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在检修申请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要求电力检修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去一步一步填写好检修申请表,并且对申请表所填写设备名称以及所要检修的停电范围等各项相关内容进行检查与核实,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检修。

2.2引入信息技术

一方面,应该运用电子信息智能技术,在调度设备改造时,提升其智能化程度,引入分布式控制系统,逐步实现由不同功能模块管理不同电气设备向多种设备功能一体化的方向转变,以软件来确保功能的实现,提升调度数据采集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应该构建电力系统调度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调度的数据记录和统计,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同时,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电力系统调度任务的设计,结合调度作业的特点,对固定检测运行任务进行安排,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当数据采集完成后,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避免人为引导引发的数据失真问题。

2.3降低调度操作中危险点的相关措施

在对操作票进行具体执行时,严格按照指令票的顺序进行,减少相关纰漏的出现,杜绝私自调整操作顺序或者增加操作的项目,在发出指令票前,工作人员必须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现场工作人员核实运行方式。在指令发出和传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做好录音和记录工作,保证指令传达的准确性。同时在指令发出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有相关的监护人员在场,监护人员负责对指令的传达进行有效的监督,避免指令传达错误。若在实际工作中真遇到需要对操作顺序或项目进行调整的情况,工作人员必须向上级领导汇报,获得同意后,在现场核对无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操作顺序或项目的调整,同时针对调整的内容必须做好相关记录和存档。在操作中应规范调度术语和操作术语的使用,重大操作必须由调度班长和主任参与,由他们对操作现场进行监督。

2.4事故处理危险点

在处理电力调度的事故时,工作人员往往容易不按相关规程来处理,事故的处理中由于情况不明或者是现场汇报不准确等原因导致决策人员判断失误,不能很好地及时地对事故进行处理。为此,事故处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政策来进行。在处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本着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认真思考对策,在了解现状的前提下避免决策失误,同时还要防止因负荷过载而导致的掉闸。对于严重事故的处理需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事故的处理进程,并将详细的处理过程形成文件、归档。

2.5强化安全培训

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想要做好危险点的有效控制,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提高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该认识到,强化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是确保所有工作顺利展开的前提和基础,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是保障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电力企业在开展调度人员安全意识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对相关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同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提升调度人员对于安全意识的认知。另外,在开展调度人员安全意识培训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应该关注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将经济责任制度与考核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为电力系统调度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保障。

结语

电网能否安全高效运行是时时刻刻都受到万众瞩目的。电网的调度运行关系到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便利生活,关系到社会各界的有序发展。人类的生活早已离不开电的应用。因此,电力调度运行必须克服自身所存在的危险点,保证电能的供应。本文着重分析了电力调度中危险点的控制措施,并认为电力调度不能只靠事后应对,还应该从根本上找到危险点存在的根源,对症下药。其中,人员素质就是根本的一方面。希望电力部门及时调整生产方案,保证电力调度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春艳.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

[2]苏龙.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机电信息,2014(03)

[3]郝燕.电力调度运行中危险点的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0):8-9.

[4]黄志华.关于电力调度运行中危险点的控制分析[J].通讯世界,2014(03):101-102.

论文作者:王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电力调度运行中危险点的控制对策分析论文_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