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质量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新模式_学校管理论文

构建以质量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新模式_学校管理论文

构建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模式论文,学校管理论文,素质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真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除了转变“应试教育”思想,建立素质教育大环境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着力构建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的新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学校管理的新模式,也就不可能真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构建这一学校管理新模式,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目前,我们的学校管理,特别是中小学的学校管理,还远远不能适应教育要“三个面向”的要求,远远不能适应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本身各种改革和发展要求。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弊端。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学校管理中,只管智育,不管其他;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只管升学的多少,不管学生素质发展的好坏。许多学校的管理资料档案中,最多的就是学生的考试试卷,各年级各班的学生分数册,期中、期末考试后教师有关考试情况分析的资料等等。这样的一些东西,都是围绕着分数而设置的,而对管理的对象——那些活生生的学生,包括有关学生的思想、意识、性格、品质、才能、体质、特长等素质发展情况的资料却看不见,有关对学生素质的调查、分析、研究、训练以及结论说明等资料也看不见。也就是说,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独立生活素质、创造素质以及现代人意识素质等进行全面的管理,没有把精力放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教育、训练和管理上来。这样的管理,是“应试教育”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严重地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我们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就必须打破“应试教育”的管理模式,着力构建现代的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新模式。

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新模式,要求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端正教育思想,具备强烈的素质发展意识,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分析、研究和评价上,放在学生素质的科学训练和培养上。总之,要把主要精力花在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的管理上。这样的管理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开放的、多元的、持久的。管理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它要对学生的素质情况进行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思想的、道德的,生理的、心理的,智力的、体力的全面管理,具体地说,应包含:

——对学生过去、现在、今后的素质发展情况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研究方面的管理;

——对学生的遗传、环境、教育影响程度的调查、分析,对学生智力基础,智商以及构成其智力程度诸因素的系统分析研究的管理;

——根据实际,对学生施以一般教育和特殊教育、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计划、措施、条件、手段、方式、过程、效果的记录、分析、总结、结论等方面的管理;

——对学生课堂学习、课外学习、家庭学习、社会学习情况的调查、指导和效果的评定,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的观察、分析、训练的计划、措施的制订和实施过程的管理;

——对有特长的学生早期发现、定向培养的措施、效果,向各类专门学校、机构、部门保荐输送的资料以及出校后各类人才发展动向反馈信息的搜集、整理的管理;

——对差等学生素质的调查、研究和重点施教的办法、措施、效果方面的管理;

——对学生体质发展情况的检查、记录、分析和增强学生体质的措施办法、效果的整理和总结方面的管理;

——对学生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方面的调查、培养、施教方面的管理;

——对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认识、行为习惯、心理状态、生活能力方面的分析、研究、培养和结论资料方面的管理;

——对学生劳动观念、态度、劳动习惯及劳动技能方面的分析、训练、考查方面的管理;

——调动学生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学校进行素质培养的办法、过程和效果方面的管理;

——教师集体对学生素质发展所进行的分析、研究、培训、总结方面的管理;

——对学生素质的发展进行各种专题理论探讨和科学研究、试验工作方面的管理;

——对学生素质进行科学评价的标准、办法、措施的研究、探讨方面的管理;

——为进行素质管理而设立的管理组织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制订相关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以及奖惩办法方面的管理,等等。

总之,只有对学生素质发展情况进行认真的系统管理,我们才能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新模式,是一种新的管理体系。它的建立,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的实际和特点,必须符合商品经济发展的规律。首先,必须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劳动者素质的基本要求,弄清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标准和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加强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行为学、未来学、领导科学、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加强对当代经济情况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情况进行及时的研究,并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对当前学生素质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其次,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素质的评价标准、办法、措施开展研究和探讨,建立起一整套对学生素质进行考核评价的标准体系。第三,要采取坚决措施改革目前学校的管理工作,学校领导人员要从重分数转到重素质的管理上来,用主要精力去研究和探讨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管理途径、办法和措施,打破学校传统管理的常规,落实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管理的机构人员,制订有关的素质教育管理的试行办法和有关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素质发展情况进行管理。第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要转变教育思想,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围绕素质教育管理问题开展试点工作,取得第一手材料,要鼓励学校在素质教育管理上摸索新途径、新办法。比如,让学校建立学生素质发展档案袋,建立有特长学生的记录卡片,允许学校以学生素质发展的档案卡片代替原来的分数册,以素质评价结论说明代替原来的班主任评语,以素质发展情况通知单代替原来的成绩通知单;帮助学校建立学生个体素质调查、观察、记载、分析的卡片;帮助学校编制学生素质训练的计划和措施;组织教师、家庭、社会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和考核;定期召开有关素质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五,要花大力气抓好教学改革,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课程、教材、教法,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素质训练过程,促使学校整个教育真正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其关键还在于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具有改革学校管理的紧迫感,具有开拓的创新精神,具有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和科学的工作态度,锐意进取、不断探索,为构建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的学校管理新模式作出贡献。

标签:;  ;  ;  

构建以质量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新模式_学校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