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计划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论文_苟莉霞 王玲花 韩玲玉

苟莉霞 王玲花 韩玲玉

山西太原市精神病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45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计划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2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 对照组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建立健康教育计划单的模式.采用自制健康教育计划单3个月两组应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及依从性比较对其进行分析评定.结果 经过按健康教育计划单实施3个月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定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各因子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对治疗护理依从性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x2=6,01,p<0.05).结论 有效提高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并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提高了康复效果.使用健康教育计划单可以提高患者对知识掌握程度、自知力恢复程度明显提高.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采用健康教育计划单值得推广.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计划单;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83-01

健康教育计划单是为每位患者量身制定在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的时间表和计划表.健康教育的工作通过表格形式将内容有针对性,具体化,个性化,使责任护士按照每位患者健康教育计划单内容分次少量进行,使护士知道做什么,怎样做,逐项落实,定期评价效果.如果患者在某一方面掌握程度欠佳时可重复进行宣教某一内容.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患者不再只是治疗的被动接受者,还是积极的参与者,并认识到疾病的控制权在自己手中,从而提高对抗疾病的信心与责任.说明健康教育能延缓患者的精神衰退,对提高生活,社会能力、个人整洁、情感等有显著意义,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为2014年1月-5月在我病区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以下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无脑器质性疾病,②年龄18-60岁,③文化程度小学以上,④能进行有效交流.共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例照组46例.观察组平均年龄38.72±7.34,文化程度小学3例,初中26例,高中13例,大学及以上4例,病程8.76±5.31年.对照组平均年龄39.04±6.93,文化程度小学2例,初中24例,高中15例,大学及以上5例,病程7.94±6.21年.两组以上各项经t和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1.2.1 两组均接受临床常规健康教育,每月2次,健康教育讲座,每次30分钟,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由责任护士负责在教室内讲课内容包括疾病基础知识、用药、各项检查、治疗、饮食、心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个体治疗形式, 每周1次讲座后进行个性化咨询并制定计划;发放宣传资料,观看幻灯及录像.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互动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和答疑,评定患者对本次讲座内容掌握程度.在此期间共同回答患者的提问,提问内容进行汇总,将共性问题作为下次健康教育讲座内容的一部分,通过重复教育加强患者的认知.

1.2.2 应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及采用自制健康教育记录单3个月两组依从性比较对其进行分析评定.将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分为3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 .完全依从是指患者主动按医嘱服药,主动配合治疗护理;部分依从是指患者在医护督促下被动服药,对治疗护理被动服从;不依从是指患者有藏药、拒药、吐药行为,不能配合治疗护理.分别于入组时,治疗3个月后由责任护士负责评定. 统计 全部资料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1 IPROS评定结果见表1.

表1 三个月后IPROS评定结果(X±s)

观察组经过3个月按健康教育计划单的健康教育后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精神疾病患者受慢性非自愿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情感,意志活动,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会逐步衰退.我院的精神病房属于封闭管理,新入院患者初入住时会有一种封闭感,由于无陪护,环境陌生,会产生更强的孤独、恐惧、不安全感.责任护士每人分管8-12名患者,从患者一入院开始便主动带领患者进入病房,责任护士选择不同的接触方式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疾病名称和各项检查的准备与配合的注意事项,使患者感到被重视,被爱护,以满足其安全感,建立起对护士的信任,从而能接受已住院治疗的事实.并填写一份适合于该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单.将每天的活动安排好,由责任护士督促并指导.内容包括基本生活技能训练,随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鼓励和督促参加丰富多彩的工疗文娱活动,并及时给予表扬,增加自信心.人际交往训练,护士主动与患者接触,

从简单的社交训练入手循序渐进的提高,共同制定下一个训练目标.每一位新入院患者由责任护士按照计划,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位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进行健康教育,并对每项内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如患者掌握程度欠佳时,可重新进行某一内容的健康教育.如此反复进行康复训练后,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逐渐能礼貌和友好待人,学会了相互关爱,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改善了社会能力和社会兴趣,提高其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提高康复效果.随着优质护理的开展和深入,将护士还给患者每周由职称较高的责任护士讲解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主要药物治疗作用及副作用,学会如何运用正确的服药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具有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降低的特点[1],及时了解患者对本次内容的了解程度,来调整下次健康宣教的内容.

因为受精神症状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低[2].本研究评定观察组的完全依从率分别是61% 对照组完全依从率是37% 观察组进行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后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服药依从性好是提示精神分裂症结局良好的因素[3],有效缓解了精神症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综上所述,健康宣教计划单在临床应用后能让患者尽快适应陌生的住院环境,有效提高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持久提高患者自知力和药物依从性,使患者对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在住院的生活中使每位患者体会到拥有心理健康的快乐,回归社会的美好,树立起战胜精神疾病的信心.本次研究范围窄,时间短,样本量少,在以后研究上将继续深入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更新丰富健康教育活动内容,为患者的康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1] 刘佳丽.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3,13:527-530. [2] 刘哲宁.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1 [3] 郝伟.精神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8.

论文作者:苟莉霞 王玲花 韩玲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计划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论文_苟莉霞 王玲花 韩玲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